面子与本钱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o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然,争面子就像做生意,也是要有点本钱的。
  可以用来当本钱的东西、事情和条件很多。一般说来,但凡别人没有,而只有自己才有,或虽然别人也有,却不如自己的多和好,或不比自己先有,都可以视为“本钱”。比方说,阿Q看过杀革命党,未庄的其他人没有看过,这就是本钱。阿Q也因此有面子,可以有資格向他人炫耀,有资格在讲述中将唾沫飞到赵司晨(一个在未庄也多少有点面子的人)脸上,有资格在讲述中扬起右手,照着王胡的后颈窝上“直劈下去”。该王胡虽然先前曾轻而易举地痛打过阿Q,这回不但不敢还手,还“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就因为这一回阿Q的面子实在颇大之故。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唯我独有”的东西,也要别人认为有价值才行。比如孔乙己懂得“回”字的四种写法,别人不懂,照理说也应该算是有本钱的,可惜别人不买账,也就不算。又比如,阿Q的头上有癞疮疤,别人没有,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东西,连阿Q自己也不觉得是面子,当然也就无足夸耀。
  历史上公认可以作为面子之本钱的,主要是爵位、年龄和德行。这三种东西,或曰三种条件,在上古确非一般人所能有,因此孟子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也就是说,爵位高的,年纪大的,德行好的,这三种人,是天底下面子最大的。不过,这只是上古的事。后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年纪大,德行好,也未必有面子。六七十岁的农民,见了二三十岁的县官,也得下跪叫“太爷”;品德高尚的书生,也远不如贪官污吏吃得开。于是,可以用作“面子本钱”的,就只剩下一种,即社会地位(爵)。
  社会地位,一般以“富贵”与否为标志。“富贵”二字虽常联语,但其实是两件事。富指有钱财,贵指有地位。贵者或有许多财富(也不尽然),富者却并不都贵。子民之中,富莫若商,但从“士农工商”的次序看,商之地位还在农、工之下。古时候,商人再有钱,也不得穿漂亮衣服,只有花钱捐官以后才能摆谱儿,即富不如贵之证。
  所谓“贵”,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官位显赫,或拥有可以折算成官位的各类头衔,如“相当于某某级”的职称等。其之所以是面子,在于它的拥有者是“人上人”。“人上人”既然“高人一等”,他人便只能“低眉”而不敢“面对”,自然是极有面子。所以,一家公司哪怕只有三五个人,那负责人也一定要自封“总经理”;而副职如果享受正职待遇,则名片上一定要注明是“正处级”或“正司级”,以免别人小看了自己。
  再就是血统高贵了。或出身名门望族,或世代为官为宦,或皇亲,或国戚,或者姓了某一高贵的姓(如爱新觉罗)也行。上古可以当诸侯、大夫的都是贵族,故官位与血统都统一于“爵”。后代的帝王在酬劳功臣时,也有既封官又赐姓的。可见姓氏、血统,也是一种面子。屈原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杜甫说自己是大将军杜预之后——一以神为祖,一以王为祖,一以将相为祖。虽然有点“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但以血统为面子的精神,却一以贯之。反正姓孔的都是孔圣人之后,姓岳的都是岳武穆之孙。只有姓秦的不敢夸口,因为秦始皇并不姓秦,秦桧倒实实在在地姓秦。然而姓郑的却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郑和之后。其实郑和是太监,哪来的后代?但既然姓是面子,也就顾不得许多。曹操的“祖父”曹腾不也是太监?曹操不也照样姓曹?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不也照样考证出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
  这个道理,连阿Q都懂。比如姓赵,在未庄原本就是一件有面子的事,何况后来又出了一个秀才。于是,阿Q为了脸上有光,在灌了几碗黄汤后,竟然不识好歹地公然宣布自己也姓赵,而且“细细地排起来”,比秀才还要长上三辈。这种僭越的言论,自然不能为赵太爷所容忍。于是阿Q便被叫去训斥了一通:“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姓也者,“人之所生”也。生在某姓,即姓某,不存在“会不会”“配不配”的问题。但赵太爷既然认为阿Q不配,未庄其他人也自然认为不配,最后大概阿Q自己也默认了不配,便从此不敢姓赵。
  不过,上述本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个家族的面子,也就五代而已。到头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能一点儿面子也没有。同样,原来一点儿面子都没有的,也可能飞黄腾达,封王封侯,身价百倍,这就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总之,面子的大小有无,是会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有时很快,甚至是很有戏剧性的。就说阿Q,因为曾经见过革命党一“面”,成了“准革命党”,便在未庄人还弄不清什么是“革命”、稀里糊涂既敬且畏时,短时间地由“阿Q”升格为“老Q”,在“天下有达尊三”中占了“齿”这一条。后来,“咸与维新”了,赵家也有了“柿油党”的“银桃子”,阿Q却没有,于是再次沦为无“齿”之徒,最后还掉了脑袋。
  (摘自《闲话中国人》)
其他文献
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有御史向嘉庆密奏:北京城里赌博成风,大小賭坊遍布,但奇特的是,其中牵头的赌徒全是贵族高官家的轿夫,仗着“背景深厚”在赌桌上呼风唤雨。嘉庆大怒,密令大学士禄康、英和火速查办,务必把赌窝一锅端了。  这么一件“小事”,嘉庆的反应为何如此大?因为赌博问题是嘉庆自登基以来从没商量的“高压线”。  嘉庆恨赌博恨到了骨头里。早在他做皇子时,越演越烈的赌博风气就蔓延清朝皇室,从小耳
作为局里的一个分局,王局长这几天过得很不顺心。这不,前几天送到局里的年终总结和新年工作计划都被局里退回来了,要求重新写好再上交,还说再写不好就把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前天又因为上交的材料出了问题,王局长被骂得狗血喷头。  王局长越想越不舒服,可看看自己手下的那些中层干部,搞歪门邪道都是高手,做事都是狗熊,写各种材料更是一窍不通。不行,一定要找个会写材料的人。不然的话,我这个局长的位置可能……  经过多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脍炙人口,其中体现的多种人才观也极其发人深省。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一天,平原县令刘备被公孙瓒带到了诸侯席间,关羽、张飞跟随其后。在对待刘关张三人的态度上,当时就体现了几种不同的人才观。第一种是以盟主袁绍为代表。公孙瓒将刘备破黄巾中的功劳及出身向诸侯介绍了一遍,袁绍说:“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待刘备坐下后他又说:“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可见,袁
在全世界的元首官邸中,美国白宫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处。正如乔治·布什所说,这里不只是总统权力的象征,它就是世人眼里的美国。  营建之初:总统家没柴烧  1792年6月,白宫还不存在,一位名叫詹姆斯·霍本的爱尔兰年轻建筑师去费城拜见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霍本将要展示给华盛顿的是未来总统官邸的蓝图。他的到来源自华盛顿的召见。1791年5月,华盛顿在南加利福尼亚的查理斯顿对正在建设的县法院一见倾
辞官生涯  1861年,45岁的彭玉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时,他正率领湘军水师在武汉与太平军作战。一道升官谕旨急速送到前线,皇帝要他出任安徽巡抚——这本是天大的好事,无数官僚苦熬一生,远未抵达这个位置。更难得的是,彭玉麟仅读过县学,没有科举功名。  但彭玉麟竟然毫不心动,决定要辞官。曾国藩劝他不要辞,彭玉麟根本不听。他上疏辞官,一次不行,再辞一次。  他极其认真地陈述了自己辞官的主要理由:一、自
莫扎特本是天选之人,但他在少年时代和20岁出头时,与普通人并无二致。虽然彼时他已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但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家乡萨尔茨堡担任风琴演奏家和首席小提琴手。收入低、没有成就感,同时受限于自己并不出彩的演奏会,他迫切地想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质疑和权衡后,他采取了行动。先是辞职,之后在维也纳开店,终于进入了人生中最多产也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  即便你从来都没希
研究世界史都知道,各国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敌人。但各国的敌人都是实际上有政经冲突或领土有纠纷所致,这都是实际的行为。但只有美国是个例外,美国是个永远在寻找敌人的国家,一旦没有了敌人,美国的日子就简直过不下去。  所以在二战以后迄今,美国真是没有一天没有敌人,大国俄罗斯是它的敌人,中等国家越南也是它的敌人,甚至小小的古巴也是它的敌人。一旦被列入美国的敌人,严重的就是美国正式入侵,灭亡别人的国家,或者就
精于手艺的人,不用规矩就可以画圓或直线,那是因为他的手指和使用的工具已化合为一,可以专心致志而不受拘束。因此,忘记了有脚的存在,鞋子穿起来就舒适了;忘记了腰的存在,皮带束上也舒适了。  心志不变,便不会受外物的影响,所在之处则无不安适。   (摘自《老子的智慧》)
人们心中有很多个鲁迅的形象:“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血青年;为孔乙己和阿Q作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性批判家;幽默、犀利、骂人毫不留情的文坛论手;“骨头最硬”“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民族魂……然而,1917年的他还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  1917年,36岁的周树人只是一位蛰居京城的消沉的公务员。此时的他不以写作为业,尚未用“鲁迅”这个笔名,甚至从未以白话文进行过任何文学创作。我们所熟知的那个“
采桑女从一棵桑树的洞里捡到一个孩子,抱回去交给国君有莘氏。国君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厨师抚养。据说其母亲居住在伊水之边,孩子就姓伊,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挚”。他就是后来的商朝名相“伊尹”。  伊尹从小就在国君的厨房里混。什么样的山珍海味都尝过,并且学了一手好厨艺。因为烹饪的手艺好到极致,已经到了“道”的层面,他又从这烹调里面悟出了治国之道。他趁给国君做菜送饭的机会,试试跟国君一谈。国君十分吃惊,就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