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cz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有效提问”,就是教师本着激发兴趣、启发思维、难易适度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的提问.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以本人上的一节观摩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为例,谈谈在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面进行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1课前准备
  1.1备教材
  要理解教材,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本节课重点设为:能用能量方法处理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时的运动规律,能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处理此类运动.因此课中给出以下两个问题:如何利用电场使带电粒子只被加速而不改变运动方向?要使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后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应该怎么办?重点突出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1.2备学生
  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观摩课是在我市一所农村中学——古饶中学进行的,该校学生基础薄弱,是在普高最低线上录取的.课前,我提前进班与学生作了较为细致的交流,也查看了他们做的同步练习作业.引入新课时给出问题:电场对处在其中的带电粒子有力的作用——F=qE,可以改变粒子的运动状态;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会对带电粒子做功——W=qU,从而改变粒子的能量.重力能不能忽略,你的理解是怎样的?复习引入,降低难度,承上启下.
  1.3备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应该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在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时给出问题:你认为这种情况同哪种运动类似,用什么方法处理这种运动呢? (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与平抛物体的运动类似——可以有向上或向下不同偏转;带电粒子的加速度与它的比荷成正比.处理这种运动的方法是:运动的分解.)
  2课中实施
  2.1突出主体
  在设疑时应鼓励、引导学生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后,提出:如何计算电子射出电场时偏移的距离y和偏转的角度θ?学生积极性高涨,踊跃上台板演.
  2.2提问适时
  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在适当时候设疑质问.通过巧妙设问,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和求知欲,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在讨论如何利用电场使带电粒子只被加速而不改变运动方向的问题后,又追问:如何控制加速的末速度?学生展示计算过程——粒子加速后的末速度,师生互动归纳: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而且用动能定理解决带电粒子的运动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非匀强电场——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而只与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有关.再通过教材的例题1,使学生体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带电粒子的运动方法的优势.
  2.3掌控节奏
  研究发现,教师提问之后的等待时间小于1秒时,学生大多会逐字逐句地回忆课本知识,属于低认知层次的信息;等待时间大于等于3秒时,教师更能激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继而保证学生思维的活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比如本节课中提问:如何利用电场使带电粒子只被加速而不改变运动方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再继续下面的教学流程——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师生互动、归纳,最后分析典型方案.
  2.4及时反馈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回答,使学生感受到被了解、被重视和被关心.同时,教师在提问中应该用点头或者一些肯定性的语气词鼓励学生,重复学生回答语中的关键词,保持一定的目光接触,这种尊重学生情感和意见的真诚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和鼓励,从而敢于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对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到快乐.
  在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时给出问题串:(1)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2)你认为这种情况同哪种运动类似,用什么方法处理这种运动呢? (3)你能类比得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研究方法吗?
  2.5环节流畅
  在引入、过渡、结束等课堂教学环节中,利用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流畅.本节课的结束语:带电粒子先在加速电场中加速,再在偏转电场中偏转,最终的偏转量为多少呢?这就是下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示波管的原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激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节物理课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学过程应是一种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 课堂上善于运用各种形式的“提问”,可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从而实现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来推进有效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紧紧围绕 “丰润生命、 共享成长” 办学理念, 营造 “丰富而又宁静” 校园, 让学校灵性释放; 创造“生动而又扎实” 课堂, 让课程色彩斑斓;
期刊
在山东省沂南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从教师年龄角度来讲, 四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一半, 而五十岁以上的占三分之一, 中间很少;从知识结构角度来讲, 年轻教师知识水平高, 接受
期刊
民主治校既是 “以人为本” 核心思想的体现, 也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 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发挥人的主体能力, 是现代管理者所追求的
期刊
1 说教材  1.1 教材编写目的  教材编写的目的紧扣物理新课程标准,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以物理学的光学内容作为素材,以探究光的直线传播作为载体,重在学生经过探究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于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线传播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也是学生生活与成长的重要空间;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主渠道. 而学科课程如何转化成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组织如何实施,如何让课堂教学和谐
期刊
教学理念和设计思想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时老师要突破知识本位的思想,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多问些为什么,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多联系社会和生活,试着用科学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和尊重实验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 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 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为细致、 复杂的任务.” 可见, 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 二者缺一不可, 毕竟学
期刊
在2016 年1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提出将研究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各地要稳步推进选课走班, 方便学生选学选考. 要逐步建立学
期刊
自2004 年潍坊市全面启动中小学去行政化、 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以来, 这项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深化完善, 先后走过了1.0、 2.0、 3.0三个阶段, 到目前已全面建立起依法自主办学
期刊
案例:rn因为有一些维修建设工程在进行, 所以暑期这些天我也常在学校. 那天, 分管主任有事外出, 我便去绿化工地转转看看. 不料这一转, 看出了问题. 池塘底钢筋铺面, 按照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