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蚣抗纤方抗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芪蚣抗纤方(QF)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以及TGF-β1mRNA阳性表达的影响,探讨QF治疗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攻击法制备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半定量法观察肝组织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PT-PCR法提取总RNA,电泳仪观察TGF-β1mRNA阳性表达。结果免疫纽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纽大鼠肝组织TGF-β1胞浆强阳性表达,Smad2棕色阳性着色由胞浆转至胞核。QF干预组大鼠肝
其他文献
读了中国兽医杂志2004年第8期中的<兽医临床常用注射药物的配伍禁忌>(以下简称"文章")一文后,觉得作者能根据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临床联合用药越来越多及基层兽医工作者临床
目的探讨葛花总黄酮有效成分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活性的影响及其构效关系。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分别探讨葛花总黄酮有效成分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葛根素和刺芒柄花素分
利用保护地土壤的模拟酸化,通过盆栽油菜试验来考察模拟酸化条件下油菜根系的生理生态变化.研究表明,无论是根生物量、根系活力、根体积、根长度,还是根系的营养元素吸收量均
贵州省畜禽品种改良站于1998年从加拿大引进6月龄安格斯种公牛20头,2005年3月31日发现其中1头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正常(37~38℃)、瘤胃蠕动弛缓、排尿减少等临床症状,
通过对1962-1999年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以及运用日照等气候要素与玉米产量建立模式,揭示了光能资源与玉米产量形成的内在必然联系,分析出影响贵州玉米高产的制约因
2013年,水电局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提出的“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