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技术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生物共振技术;过敏性疾病;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8-02
  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变态反应科利用生物共振技术对5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0例患者,男213例,女347例,2歲-72岁,病程1个月-35年,支气管哮喘214例,变应性鼻炎142例,湿疹81例,荨麻疹47例,过敏性紫癜65例,过敏性结膜炎11例,所有病例在过敏原检测前停用过敏药物及激素类药物5-7天,脱敏治疗期间未用抗过敏药物,对于长期应用激素类患者,在治疗7-10天内逐渐停药。
  1.2 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方案 利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提供490种变应原,通过红外扫描检测系统,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所有患者均使用生物共振技术进行脱敏治疗,急性期隔天1次或每周2次,连续3-7次;慢性患者每5-7天1次,8次为1疗程,连续1-3疗程。
  1.3 具体方法 基础治疗:将输入杯中不同过敏原的生物波进行逆转放大重新输回患者体内,患者接受其自身生物共振信号/或逆转的病理共振信号来提高其整体的精神状况或内生调整信号,此时一切紊乱无序的频率模式都将被调整。象限值,传导值根据测试选择,治疗时间根据年岁选择,2-6岁15分钟,7-11岁20分钟,12岁-成人为30-40分钟,DMI强度一般为7,6岁、70岁以上为4,5岁以下2-3,增强或减弱由测试决定,BMF开。
  后读治疗:可根据测试结果或病情及诊断,采用一些增强患者抵抗力、消除能量障碍、排除疤痕干扰、排除毒素等治疗方法消除一切障碍。具体电极的安排,参数的选择,内源性物质的选择见BLCOM治疗程序手册。
  2 结 果
  2.1 脱敏治疗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治疗6个月内有无复发进行疗效制定。痊愈:过敏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过敏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但症状较轻;有效:过敏症状明显缓解,但停止治疗后再次复发;无效:过敏症状无明显改善。痊愈率=痊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2.2 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91.6%,痊愈率为52.1%,所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任何不适,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本组不同过敏性疾病进行脱敏治疗后效果观察,见表1。
  3 讨 论
  国外医学专家从70年代开始研究生物共振技术对过敏症状的影响,其理论根据是法国科学家DeBroglie提出的量子物质理论,所有的物质都拥有特点相同的物质波-共振波,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当人体某种物质不耐受而产生过敏症状时,其固定波和频率发生变化,将此种变应原物质的共振波逆转,放大再输入人体,则过敏症状可被抑制或消除,每个人的基础波形都是一样的,人在接触不同物质时所受的干扰程度不同就产生不同的干扰波,当超出正常阈值后会引起不同生理症状,如过敏、哮喘等,利用生物共振技术检测出人体对某种物质反应超过基础波阈值就可不确认对该物质过敏,然后逆转变应原产生的共振波,进行放大后重新输入人体,将过敏痕迹抹去,使变异波恢复正常波形,从而使人体恢复正常。通过对560例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其临床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到91.6%,痊愈率52.1%,特别是儿童,或急性期的患者尤为显著,生物共振技术治疗过敏疾病的机理可能为:生物共振技术能够消除机体内致敏淋巴细胞的“记忆-过敏性印痕”来自变应原与人体的接触,存储了变应原的唯一生物共振波。生物共振技术与传统的治疗模式不同,检测快速、准确、无创,治疗过程简单、安全、有效、无痛苦。尤其适应于老人和儿童、慢性过敏患者、长期服药治疗无效者。生物共振技术在其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任何复作用,且复发率低,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用药量及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节省了医疗资源,对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评估孕妇心理问题,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孕妇进行孕期生活事件与心理状况及其持续时间调查,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自我评定,并对其进行产后结局追踪。结果:焦虑评分≥40分或抑郁评分≥49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对于焦虑评分≥40分,抑郁评分表评分高于35分者即应予以干预,以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焦虑;抑郁;产后抑郁症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手术室助理护士的重要性、作用以及如何让提高前助理护士的工作环境等。对于改进我国医疗服务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助理护士;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41-01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医院都纷纷引进助理护士,将其吸纳到护士队伍中来。在一些国外医院如新加坡等其工作偏重于照顾病人的个人起居和卫生护理,比如擦澡、换床单、量体温和血压、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姑息性手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268例大肠癌患者,对患者进行姑息性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单纯肠造口症状缓解率达到48.98%,肠捷径手术症状缓解率达到71.43%,姑息切除症状缓解率100%。对患者进行姑息性切除的缓解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方法治疗(P<0.05)。结论姑息性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不能根治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采取改良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取传统囊肿剥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做好所有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