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期社会价值空阙,陈独秀领头的新文化运动引领了一场新的价值体系的建构,运动提出的人格塑造、文学革命、人性批判等问题涉及到价值重建的各方面。然而启蒙思想家们几乎一开始就被安置在替辛亥革命补理论课、为民主共和制所象征的意识形态寻找合法性的角色位置上,这场价值重建更多地倾向于意识形态层面,因而没能完成价值重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