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印象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无数人拍摄徽州,无数人拍摄皖南,很多摄影大奖作品也出自这里。然而,如何拍出新意,拍出心中的感受,在今天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甜美、宁静难道真是徽州的本色吗?拥有十几年徽州拍摄经验的张东俊给了我们崭新的答案。
  
  20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摄影采风就是去的皖南。那时的徽州虽然交通很不便利,但却很好地保持了一种独特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印象一直烙在我的记忆中。
  2004年开始,因为工作原因,我又能够常常到皖南,拍摄了大量徽州的图片。十几年过去了,徽州的旅游业开发已非常深入全面,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摄影师涌向徽州。高高的马头墙,繁缛的徽州三雕,四方的天井,设计巧妙的水系,都成为徽州标志化的景致;而黑、白、灰,则成为徽州的三原色。徽州,越来越平面,也越来越脸谱化。
  十几年前的徽州印象,在我的记忆中慢慢发酵,酿造出一种独特香气。看着大量的,似曾相识的徽州图片,我在想,如何通过摄影表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皖南,一个属于我的、个人化的徽州。
  我心中的徽州是有颜色的,不是浓烈张扬的色彩,而是明媚温暖的色系,底色上一定也有黑白灰的元素。我选取的角度,并不完全是典型的徽州建筑,而是随处可见的村野小景。一个世纪前的徽商,所拥有的荣光和辛酸,都隐在如晦风雨中,留给这方水土的是宁静的风骨。徽州和其他村野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恬淡。在制作手法上,我运用多底叠加的方式,让图片呈现出一种怀旧和画意的观感。
  (责任编辑:金俊)
其他文献
摄影术从发布至今已经整整170年了。    从早期的碘化银金属版到如今横行天下的数字影像时代,从黑白灰的单色表现到五彩斑斓的彩色时代,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摄影中心到全球化的影像多元化发展……摄影工业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让我们震惊,更让我们的摄影艺术空前盛行。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由“1”和“0”这种二进制系统组合出的影像,让统治天下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化学感光材料迅速走下了舞台。虽然数码相
α77,索尼第二部APS-C准专业机型、首部中高端单电相机,一出世便凭借惊人的技术指标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热议,2430万像素、每秒12张连拍、超精细OLED电子取景器、11个十字形自动对焦感应器,无一不是令人血脉贲张的参数。在使用α77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拍摄后,笔者认为,这确实是款不可多得的优秀产品。    外观极富质感    α77采用了流线型机身设计,表面覆盖大面积蒙皮,并有类似美能达α7D的喷
如此优美的风光摄影佳作竟然是在快速移动的汽车上拍到的,真是不可思议。    外出旅游摄影,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度过,为了拍到漂亮景点的佳作,人们苦熬时光,常常坐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景点拍摄几十分钟。尽管沿途可以看到一些美景,但是由于拍摄条件“不具备”,因此,绝大多数摄影人都“刀枪入库”,一上车就睡觉,等待下车时才拿出相机拍摄。难道在快速行走的交通工具上就不能拍出好片吗?看完著
主持:姜路娜评委:黄文      风雪圣途江苏杨天民 摄10分  《风雪圣途》,照片色彩控制得当,作者有意压暗画面,并使之呈现蓝灰色,营造出很强的油画效果。照片中人物表情各异但皆肃穆,带庄严感,加之较慢快门速度形成的雪花线条跃动其中,进一步烘托了藏民朝圣的主题,体现出摄影者本人对人物活动的主观评价倾向。    出摊儿北京刘桂林 摄8分  《出摊儿》是一幅体现生活小景的街头纪实类图片。原来用来装货的
奇妙的微距摄影展示出被摄体的丰富细节,让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光辉。一般说来,微距摄影利于拍摄较小的物体,如昆虫、硬币、邮票、珠宝、手工艺术品、花草等,它们是广大影友特别钟爱的摄影题材。    大小更重要    “我可以离被摄体多近”是人们从事微距摄影时常问的一个问题。  镜头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但是放大倍率在微距摄影中显得更加重要,放大倍率涉及拍摄图像的大小和我们拍摄的真
“构成”的概念不仅仅是构图,更引深为一种风格和流派。简而言之是将几个不同的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以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如美术史的“构成”主要强调以色块,线条,几何图形表现抽象的纯种艺术的理念。而建筑史中的“结构主义”更强调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和物理特征。使结构本身即形成艺术上的美学表现。  在摄影艺术中的构成应以主题内容的表现,并触发心灵有感而作。单纯的抽象几何图形并没有生命力,摄影构成更应发挥摄影艺
|编者按|爱好摄影的朋友经常会被相熟的新人邀去拍摄婚礼照,因为关于那一刻的珍贵影像会承载着无数美好的记忆伴随我们一生。随着观念的变化,新人们对婚礼照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个性化、真实化,这对“流水线”一样打造出来的影楼婚纱、拍电影一样拍摄出的情侣照,无疑是极大地挑战。就让摄影师陈启华带您一同打造真实完美的婚礼照。    在婚礼上拍照,摄影师要始终坚持“服务”的概念,而不是担任“导演”的角色——让拍摄对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交融现代时尚与传统古典的京城夜景总使人流连忘返,此时按下快门留住精彩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作为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我白天上班囿于办公室无暇外出,而晚上相对自由的时间较多,因此我将拍摄题材主要定位在京城的夜景,透过镜头记录下首都北京夜色的璀璨绚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夜景拍摄对器材要求较高,我常用的是一台佳能EOS5D机身,其全画幅的视角和出色的控噪能力使人倍增拍摄信心。
小花漫山红,  含熏待清风。  时有落花至,  兰影香气迎。  夏日的小花,漫山遍野,香气扑鼻,使人陶醉。镜头留住了她的美丽,数码又给她披上了嫁衣。我凝视着这靓丽小花,像是掉进花的海洋,让我产生无尽的遐想……   两张普通的小花照片,用photoshop 软件可以创作出神奇的效果。我将第一张照片中背景上的叶子做成神秘而抢眼的蓝色,各色小花一下就跳了出来。再将第二张照片中的三朵花放上去,三朵拉着虚线
见到唐志远时,他刚从浙江回来,正在自己家中通宵达旦的工作,为即将出版的画册做准备。在浙江的半个月里,他在给这本画册补拍照片,每天只睡3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泡在深山密林中,与蚂蟥和文字斗争,拍摄那些他心爱的昆虫。  唐志远在一家杂志做编辑,但知道他的人更多是由于他在昆虫摄影领域的的名声,他拍昆虫已有10年,其间在各杂志发表了无数昆虫摄影作品,同时开设的网站“绿镜头”也吸引了一大批昆虫摄影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