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 打造有效课堂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y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的提出既是学习的起点,又是学习的动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精心设计、优化问题,以问题导入新课,又以问题作为主线指导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课的学习中去。新课改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精心设计、合理规划的,要把握好问题的分寸。
  一、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问题设计要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创设一个新奇、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而积极思考。
  在讲“果实”时,为了让学生分清果皮、种皮和胚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提问: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各代表果实的什么结构?在讲“保护色”时,我引入了一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提问: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句诗说明了一种什么生物学象?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我引入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提问:为什么橘子长在淮南为橘,长在淮北为枳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异?
  二、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在这里有两层含义:①针对教材上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要害上落题,在疑难处发问。②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特别是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的疑点来设计问题,有的放矢,以达到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在讲解“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心脏的结构就是重点和难点。我是这样来设计问题的:心脏的壁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由此推断心脏具有什么功能?与心脏相连的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心脏的各腔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瓣膜?他们有何作用?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环环相扣的问题一个个被解决,学生也真正明白了血液在心脏内是怎样流动的,为下节课讲述血液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材上有些探究实验没法开展,此时教师可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给学生设疑,并引导学生解疑,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看问题,主动的接受新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探究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
  在“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探究活动中,我这样设计问题:菜青虫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我们怎样可以获得菜青虫?为什么要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直接从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采集幼虫做实验不可以吗?怎样对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只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可以不?选上面带毛或刺的叶片可以不?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在大小和颜色上有什么要求吗?用什么方式让菜青虫对不同的叶子或滤纸进行积极选择?实验中每组用一条菜青虫是否可以?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对照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吗?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不但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两个重要原则(设计对照组和控制单一变量),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四、问题设计要有引导性
  在讲“细菌”这一课时,对于细菌的发现书上用了二大段文字和图片,为了引导学生对此部分文字进行归纳和梳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串:细菌的个体非常微小,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是谁让我们看到了细菌?人们虽然看到了细菌,却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是谁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他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证明细菌是怎样产生的?巴斯德除了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还发现了什么?巴斯德对后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巴氏消毒法灭菌的原理是什么?巴斯德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引领着学生对书上文字要点的把握,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也提高了对非重点内容学习的效率。
  五、问题设计要有升华性
  当一个问题解决之时,同时也是另一个新问题的开始。在探究方案的交流活动中,教师如能敏锐地把握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抓住契机,使问题升华,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例如,在探究活动“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中,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你认为种子的萌发可能与哪些外界条件有关?你确定的探究问题是什么?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在本次探究活动中,你使用了哪些材料用具?为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应当选择怎样的种子?如果想探究“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对照实验中每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一粒行吗?为什么?可以对“温度”这一变量设计多个对照组吗?如何设计?如何为“水分”、“空气”这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阳光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吗?
  总之,问题是学习的动因,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要想把问题设计好,关键在于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和对教材的刻苦钻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时机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对教学有帮助的问题,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株洲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现有国有企业515家。从1991年开始,市纪委、监察局开始企业效能监察试点工作,近年来在全市广泛开展,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01年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中的作用是:学习的引领者,育人的引导者,创新的点拨者,知识的开发者。使学生在生活中参与语文活动课程,将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地位;作用    一、学习的引领者  现代教育
作为F1车手戴的最为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的头盔虽然与观众保持着密切的接触,但其中蕴含的大量尖端科技却鲜为人知,现在我们就探个究竟。 从外观看七八十年代车手们头戴的头盔
友人送来一张广州音像出版社出品的唱片《蝶梦萦金曲(一)》,唱片中收录了广州粤剧团文武生黎骏声和香港资深粤曲教师蝶梦萦演唱的《金莲传》和《窃符遗恨》两首新创作粤曲,并
郑万珍,193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祖籍广东梅县。新中国成立后,他立志为祖国效力,毅然于1951年回到中国,1955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西语系英文专业。郑万珍从小喜欢唱歌,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具有医学基础的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而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因医学贡献而获1959年诺奖,二人是子承父业的师徒拍档。  美国一项关于“人才成长”的研究发现,有半数以上诺奖获得者有师徒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是汤姆生和卢瑟福及其弟子的师徒培训成效。汤姆生和卢瑟福是师徒关系,他们两人共培养出17位诺奖得主。  古之学者必有师,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法
Previous research on climatic change in the Mid-Holocene in China indicates that it was a warm and humid period, accompanied by stronger summer monsoons, and it
新疆中低产田及其改造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向祥盛,曾强,侯宗贤为了全面摸清新疆耕地土壤高、中、低产田现状,科学地进行归纳分类和区划,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良利用,挖掘土壤生产潜力
Sun已决定将其操作系统运行于Intel下一代64位处理器上了,Apple会是下一个吗? Sun已与HP和Digital合作开发运行于Merced芯片上的UNIX系统,Microsoft司目前也正在开发运行于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