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进场、施工配合比调整、拌和、运输、摊铺、初放交通等,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按章操作,规范施工。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33-0049-02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无缝隙连续式的路面,因其足够的抗变形力学强度、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及易修补等优点在我国各级公路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随着该技术的普遍采用,质量缺陷也逐步暴露。近年来各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短期运营后出现各种质量缺陷,而不得不进行修补的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的。现结合本人多年来公路建设及养护经验,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分述如下: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进场前必须对各种矿料、沥青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坚决杜绝进场,以确保合料的拌和质量。各种矿料的堆放场地要做硬化处理且具有排水措施。各种矿料应按规格分开堆放,并且设有明显的标志牌,以说明各种矿料的规格、数量。各种矿料的物理化学指标要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要求。沥青的进场应有厂家出具的各项指标合格检验单,并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每一批次的抽检,不合格的沥青严禁进场,已进场的要坚决清除。经检验合格的沥青存放应按进厂时间顺序排列保管。对存放超过半年的沥青相应的加密抽验频率,确保使用合格的沥青。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取样应真实可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试验中应配备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规范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计算的准确性。设计配合比是仅供拌和楼确定各进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准备的沥青用量等。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应特别重视4.45 mm、2.36 mm、0.075 mm三档筛孔,尽可能使其接近设计中值。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由于振动筛筛孔孔径大小及倾斜程度的不同,过筛分级进入热料仓的矿料实际上与筛子的名义尺寸分档有了一定的差别。因此,必须对每个热料仓的矿料进行二次筛分试验,确定拌和厂实际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是为了确定每个热料仓的投料数量,从而调整各冷料上料速度,以减小施工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之间的差异。
3试验段的综合验证
在确定了生产配合比之后,要求必须进行试拌、试铺试验段。试验段铺筑的目的不仅是对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同时还是对混合料拌和及运输的能力、速度、温度、摊铺机械性能、铺筑工艺、质量、碾压速度、机械组合、温度、最佳压实度等的试验取证手段,为大面积正式铺筑提供相对准确的指导性数据和验证数据显示。因此,试验段铺筑是极其重要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使试验段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且尽可能做到一次性成功,必须集中全部的精力和技术力量,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集思广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摊铺时各司其职,细心、准确地做好各种数据的采集统计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监控好各项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试验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取样进行抽提试验,检验混合料实际级配、油石比是否合格。当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时,施工配合比既通过验证,否则应进行调整,重新铺筑验证,直到符合要求。实验段铺筑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各项数据,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及试验段施工总结,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以便尽快指导施工。
4后场控制
所谓后场即为摊铺现场(前场)的大后方,主要由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与试验室组成。根据标准配合比与拌和的有关参数进料与拌和,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的用量以及外渗剂的用量,控制好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经过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集料离析、无结团成块等现象;控制出料温度,随时检查运料车车厢的清洁、润滑及篷布覆盖等工作;在停拌期间检查和督促拌和厂工人清理和规整各个堆料,检查料堆是否有集水、含泥尘等现象。
试验室应按规定的频率抽检,做好沥青混凝土合料检测试验,并做好记录,进行综合分析,随时指导和纠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因质量失控而生产出不合格混合料所造成的损失与浪费。
总之,后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前场的基础。后场的微小失误将直接影响前场的质量,可以说如果后场没有保障,前场将无法施工。因此后场的技术人员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忠于职守,严把质量关。保证不出一车废料,为前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质量做好有利的保障。
5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在运抵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符合要求之后,路面的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设备的运行作业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必须具备前后场综合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大量的机械设备的性能知识。只有充分了解所使用机械的各种性能,合理配置各种机械组合,科学地安排操作工艺,才能合理的、正确的发挥机械化施工的质量优势。如准确的控制摊铺宽度、厚度、横坡度,熟练的调整摊铺机的仰角、行走速度、振动频率、振幅、纵坡自动找平传感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现场技术人员一般要配置3人以上。其中1人负责摊铺前的检查工作,即检查下承层病害、污染、基准线标高(一般为底面层)及到达现场混合料的外观和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Liu Zelin
Abstract:The quality control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including each step and each link, from entering raw materials, adjusting the construction mix, mixing, to transporting, paving, releasing traffic early, must control quality strictly, operate by chapter, constructing standardized.
Key words: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33-0049-02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无缝隙连续式的路面,因其足够的抗变形力学强度、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及易修补等优点在我国各级公路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随着该技术的普遍采用,质量缺陷也逐步暴露。近年来各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短期运营后出现各种质量缺陷,而不得不进行修补的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的。现结合本人多年来公路建设及养护经验,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分述如下: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进场前必须对各种矿料、沥青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坚决杜绝进场,以确保合料的拌和质量。各种矿料的堆放场地要做硬化处理且具有排水措施。各种矿料应按规格分开堆放,并且设有明显的标志牌,以说明各种矿料的规格、数量。各种矿料的物理化学指标要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要求。沥青的进场应有厂家出具的各项指标合格检验单,并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每一批次的抽检,不合格的沥青严禁进场,已进场的要坚决清除。经检验合格的沥青存放应按进厂时间顺序排列保管。对存放超过半年的沥青相应的加密抽验频率,确保使用合格的沥青。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取样应真实可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试验中应配备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规范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计算的准确性。设计配合比是仅供拌和楼确定各进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准备的沥青用量等。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应特别重视4.45 mm、2.36 mm、0.075 mm三档筛孔,尽可能使其接近设计中值。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由于振动筛筛孔孔径大小及倾斜程度的不同,过筛分级进入热料仓的矿料实际上与筛子的名义尺寸分档有了一定的差别。因此,必须对每个热料仓的矿料进行二次筛分试验,确定拌和厂实际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是为了确定每个热料仓的投料数量,从而调整各冷料上料速度,以减小施工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之间的差异。
3试验段的综合验证
在确定了生产配合比之后,要求必须进行试拌、试铺试验段。试验段铺筑的目的不仅是对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同时还是对混合料拌和及运输的能力、速度、温度、摊铺机械性能、铺筑工艺、质量、碾压速度、机械组合、温度、最佳压实度等的试验取证手段,为大面积正式铺筑提供相对准确的指导性数据和验证数据显示。因此,试验段铺筑是极其重要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使试验段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且尽可能做到一次性成功,必须集中全部的精力和技术力量,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集思广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摊铺时各司其职,细心、准确地做好各种数据的采集统计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监控好各项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试验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取样进行抽提试验,检验混合料实际级配、油石比是否合格。当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时,施工配合比既通过验证,否则应进行调整,重新铺筑验证,直到符合要求。实验段铺筑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各项数据,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及试验段施工总结,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以便尽快指导施工。
4后场控制
所谓后场即为摊铺现场(前场)的大后方,主要由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与试验室组成。根据标准配合比与拌和的有关参数进料与拌和,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的用量以及外渗剂的用量,控制好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经过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集料离析、无结团成块等现象;控制出料温度,随时检查运料车车厢的清洁、润滑及篷布覆盖等工作;在停拌期间检查和督促拌和厂工人清理和规整各个堆料,检查料堆是否有集水、含泥尘等现象。
试验室应按规定的频率抽检,做好沥青混凝土合料检测试验,并做好记录,进行综合分析,随时指导和纠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因质量失控而生产出不合格混合料所造成的损失与浪费。
总之,后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前场的基础。后场的微小失误将直接影响前场的质量,可以说如果后场没有保障,前场将无法施工。因此后场的技术人员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忠于职守,严把质量关。保证不出一车废料,为前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质量做好有利的保障。
5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在运抵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符合要求之后,路面的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设备的运行作业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必须具备前后场综合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大量的机械设备的性能知识。只有充分了解所使用机械的各种性能,合理配置各种机械组合,科学地安排操作工艺,才能合理的、正确的发挥机械化施工的质量优势。如准确的控制摊铺宽度、厚度、横坡度,熟练的调整摊铺机的仰角、行走速度、振动频率、振幅、纵坡自动找平传感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现场技术人员一般要配置3人以上。其中1人负责摊铺前的检查工作,即检查下承层病害、污染、基准线标高(一般为底面层)及到达现场混合料的外观和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Liu Zelin
Abstract:The quality control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including each step and each link, from entering raw materials, adjusting the construction mix, mixing, to transporting, paving, releasing traffic early, must control quality strictly, operate by chapter, constructing standardized.
Key words: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