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局部给药抑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万人植入人工耳蜗,随着植入适应证的放宽,植入时、植入后如何良好保留患者的残余听力和内耳原有微结构及功能,如何安全有效地借助药物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和纤维化、保留残余听力、减少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等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静脉应用激素类药物难以在内耳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而过度提高静脉给药剂量又会造成更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而且部分患者因自身基础疾病限制了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因此,内耳局部给药的研究在近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将内耳局部给药方法分为鼓室内直接给药、鼓室内缓释载体给药、耳蜗内给药和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修饰四大类,并分别就其研究结果及前沿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重要的靶向治疗手段,碘-131(131I)治疗有效降低了部分中危DTC患者的潜在复发风险,以及存在摄碘病灶的高危DTC患者复发、死亡的风险。近年来,随着临床证据的增加,131I治疗的目的、治疗前评估及风险分层系统、动态评估体系、甲状腺在DTC 131I诊治中的意义、分子病理特征及分子影像学在DTC诊治
目的探讨鼻咽内超声实时引导经鼻咽针吸活检术(endonasopharynge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nasopharyngeal needle aspiration,ENUS-TNNA)诊断黏膜下型鼻咽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采用ENUS-TNNA技术诊断的9例黏膜下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
本文报道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上眼睑肿胀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患者1例,活检病理诊断明确后予泼尼松口服治疗,随访1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期刊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fine-needle aspiration,FNA)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109枚超声怀疑转移的侧颈淋巴结,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细针穿刺甲状腺球蛋白检测(fine needle aspiration thyroglobulin
目的评价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和囊实性结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诊疗中心就诊的175例患者,其中114例为囊性结节,61例为囊实性结节,患者由于颈部疼痛、不适感或因结节影响美观行经皮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细胞病理学检查均为良性。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12个月随访,观察聚桂醇治疗甲状
期刊
目的评价BRAFV600E基因检测对不同诊断级别的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病例辅助诊断的意义;探讨甲状腺FNA液基标本中BRAF蛋白(VE1)免疫细胞化学能否作为识别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收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甲状腺FNA检查,并有剩余细胞学液基标本的病例273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同时对其中78例
本文围绕甲状腺癌诊治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分子检测方法,特别是基因突变及融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和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中的重要意义。对于穿刺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不同的分子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其中DNA检测,特别是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多基因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除了用于诊断,它还可以检出与肿瘤预后有关的基因变异,如BRAFV600E突变和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