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盆腔粘连关系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凝血指标及炎症因子变化,分析其与EMs相关疼痛、盆腔粘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8月本院就诊的Ⅲ/Ⅳ期EMs患者207例,根据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分为Ⅲ期组(n=132)与Ⅳ期组(n=75),根据疼痛程度分为无组(n=28)、轻中度组(n=121)与重度组(n=58),根据盆腔粘连情况分为无组(n=25)、轻中度组(n=138)、与重度组(n=44);同期健康妇女20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与EMs相关疼痛程度、盆腔粘连程度关系.结果:EMs组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对照组提高(均P<0.05);Ⅳ期组PT低于Ⅲ期组,FIB 及D-D、NLR、MCP-1、TNF-α、IL-6、IL-8水平高于Ⅲ期组(P<0.05).不同疼痛程度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但NLR、MCP-1、TNF-α、IL-6、1L-8水平随着疼痛程度加重呈升高趋势;随着盆腔粘连程度的加重,PT缩短,而F1B、D-D、NLR、MCP-1、TNF-α、IL-6及IL-8水平升高(均P<0.05).PT与盆腔粘连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性,FIB、D-D、NLR、MCP-1、TNF-α、IL-6、IL-8与疼痛程度、盆腔粘连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Ⅲ/Ⅳ期EM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及炎症反应,凝血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均与盆腔粘连程度有关,且炎症因子还与EMs所致疼痛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灸八髎穴联合脱氢表雄酮(DHEA)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POI合并不孕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黄体支持+DHEA治疗,观察组黄体支持+DHEA+针灸八髎穴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子宫动脉血流、子宫内膜及治疗后6个月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9%比66.7%,P<0.05).治疗后两组抗苗勒管激素(AMH)、卵巢总体积(TOV)、窦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0例,其中50例行SPLM术(单孔组),50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MPLM)术(多孔组).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切口美观满意度、术后卵巢功能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比例、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幅度比较无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即刻疼痛(麻醉失效)评分(4.1±0.8分)低于多孔组(4.6±1.1分)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INHB)、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价值,腔内超声评估患者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不孕患者120例,经筛查分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36例和功能下降组84例,检测血清INHB、AMH、FSH、LH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预测效果.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采用腔内超声检测卵巢最大切面平均直径(MOD)、卵巢间质冬眠峰值流速(P
目的:探究孕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阴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发生宫内感染(IAI)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1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妇女100例,根据IAI发生情况分为宫内感染组(40例)及无宫内感染组(60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以及CRP、IL-6、阴道GBS感染情况,分析发生IAI的影响因素及CRP、IL-6、GBS阴道感染预测效能.结果:无宫内感染组年龄≥30岁、产程延长、胎膜早破比例,以及CRP、IL-6水平、GBS阴道感染阳性率均
目的:探讨补肾舒肝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栓前状态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诊疗的由血栓前状态引起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钠治疔,中西医组加用补肾舒肝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前状态、临床疗效及不良结局.结果: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蛋白C活性、抗凝血酶Ⅲ活性、蛋白S活性中西医组均优于西医组,治疗有效率中西医组(90.0%)高于西医组(72.0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apelin-13、白脂素(Asprosin)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IR)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首次来本院就诊的PCOS患者120例,按照有无IR分为IR组(75例)与非IR组(45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sprosin、apelin-13水平以及糖脂代谢、性激素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Asprosin、apelin-13与糖脂代谢、性激素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对PCOS患者发生IR的预测价值.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应用宫颈电环切术(LEEP)临床效果及与妊娠结局、分娩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诊治的CIN患者60例,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LEEP组和宫颈冷刀切术(CKC)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妊娠结局、分娩方式等,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7.8±2.2min)、术中出血量(10.4±1.7ml)、住院时间(5.3±2.5d)、愈合时间(28.6±4.3d)均低于CKC组(P<0.05)
目的:探讨经阴道动态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RT 3D-HyCoSy)对输卵管通畅性评估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月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152条输卵管)采用RT 3D-HyCoSy进行检查,观察输卵管通畅性显影特征并评估,以腹腔镜下美兰通液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的子宫位置、是否有造影剂肌层逆流及附件部位是否有包块等情况,观察RT 3D-HyCoSy的诊断效果.结果:与金标准比较,RT 3D-HyCoSy诊断154条输卵管的敏感度83.3%,特异度90.6%,
目的:研究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与多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院不孕不育诊疗中心接诊的PCOS患者190例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IR)分为IR组(51.6%)与非IR组(48.4%),比较两组血清GLUT4及CTRP3水平并与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血糖(FPG)、HOMA-IR、血脂代谢等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R
目的:分析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诊治的60例ICP患者(ICP组),健康孕妇50例为健康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AFABP、sVCAM-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sirt1表达,探究AFABP、sirt1、sVCAM-1在ICP表达变化和诊断价值.结果:ICP组sirt1表达(0.26±0.03)低于健康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