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和当今世界就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开放式口语教学实践,试探讨开放式口语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开放式教学 英语口语
一、问题的提出
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下,培养具有较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学生已成职教改革的热点。然而,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厌学情绪浓厚、“聋哑”英语与就业现实冲突剧烈。因此,寻找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是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三、开放式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
开放式英语教学是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代替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是动态的、开放的。目标的开放指的是目标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轻松独立达标、自由发展;教学内容,则是要求将教学内容的学习置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基础上,将抽象、理性化的教材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与亲和力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开放,则是通过小组学习、自我探究、小组讨论、合作等形式,促进师生及同伴间信息传递的互动与情感交流的体验,旨在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封闭性,主张学习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知识的伸缩性,强调学生与经验的联系、独立自主学习,以及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动态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四、开放式英语课堂教学案例探究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课前三分钟值日报告作为热身来营造和谐的气氛。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和参加的各种活动都可以是我们谈话的主题。一般是由一个同学作有准备的报告,我和其余同学以提问的形式参与讨论和交流。比如:三月初,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毁了大片树林。三月九日,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公园植树。三月十日的课前报告就是以此为主题,由于同学们对前一天爬山的劳累、植树的辛苦,对乱扔烟头引起火灾的愤怒情绪记忆犹新,在参与讨论的时候均有话可说,气氛活跃。在此活动中,既达到了营造和谐气氛的目的,又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环保教育,还发展了同学们的听说能力。当然,在同学们的表达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我从不打断他们的发言、不急于纠正其错误,因为这样会使得学生更加紧张不安、羞于表达个人看法,甚至造成因怕犯错而不敢开口丧失掉提高口语的机会。另外,我还适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和鼓励,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其自信心。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足够输入是交际活动成功的坚实平台。成功的交际互动活动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要讲究输入的策略和形式:(1)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以聊天的形式引出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呈现本堂课的新知识点,使同学们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2)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和网络,让学生观看原版电影片断,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名家名篇等手段使之广泛地接触英语,增大在课堂教学中英语口语内容的输入量,以便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获得足够的口语表达的知识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输入时不过分强调语法,输入内容要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这样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我还要求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信息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重组,将其变成有实质意义的新内容后再进行输出;鼓励学生对每篇文章或对话都试着用英语阐述出其大意或个人看法,这样,可在改善口语表达的同时丰富观点,提高输出质量。在课堂口语教学中,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组际间的采访等都是这一环节常用到的方法。
3.交际互动在课外的延伸: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际互动活动是让学生具有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学习完有关食品和购物的词汇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麦当劳或商场等地方用英语交际,让学生在真正的环境中感受应用英语。另外,我们还可以布置一些诸如寻找生活中的英语之类的作业,让学生去寻找、发现。同时,我们要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如在校园布置英语标志牌、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英语歌曲和英语节目、在校园里组织英语角等活动,让英语和生活同行。
实践证明,开放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显著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2]邓晓琦,徐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
[3]张畔枫.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04).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开放式教学 英语口语
一、问题的提出
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下,培养具有较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学生已成职教改革的热点。然而,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厌学情绪浓厚、“聋哑”英语与就业现实冲突剧烈。因此,寻找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是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三、开放式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
开放式英语教学是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代替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是动态的、开放的。目标的开放指的是目标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轻松独立达标、自由发展;教学内容,则是要求将教学内容的学习置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基础上,将抽象、理性化的教材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与亲和力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开放,则是通过小组学习、自我探究、小组讨论、合作等形式,促进师生及同伴间信息传递的互动与情感交流的体验,旨在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封闭性,主张学习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知识的伸缩性,强调学生与经验的联系、独立自主学习,以及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动态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四、开放式英语课堂教学案例探究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课前三分钟值日报告作为热身来营造和谐的气氛。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和参加的各种活动都可以是我们谈话的主题。一般是由一个同学作有准备的报告,我和其余同学以提问的形式参与讨论和交流。比如:三月初,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毁了大片树林。三月九日,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公园植树。三月十日的课前报告就是以此为主题,由于同学们对前一天爬山的劳累、植树的辛苦,对乱扔烟头引起火灾的愤怒情绪记忆犹新,在参与讨论的时候均有话可说,气氛活跃。在此活动中,既达到了营造和谐气氛的目的,又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环保教育,还发展了同学们的听说能力。当然,在同学们的表达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我从不打断他们的发言、不急于纠正其错误,因为这样会使得学生更加紧张不安、羞于表达个人看法,甚至造成因怕犯错而不敢开口丧失掉提高口语的机会。另外,我还适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和鼓励,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其自信心。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足够输入是交际活动成功的坚实平台。成功的交际互动活动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要讲究输入的策略和形式:(1)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以聊天的形式引出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呈现本堂课的新知识点,使同学们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2)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和网络,让学生观看原版电影片断,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名家名篇等手段使之广泛地接触英语,增大在课堂教学中英语口语内容的输入量,以便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获得足够的口语表达的知识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输入时不过分强调语法,输入内容要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这样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我还要求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信息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重组,将其变成有实质意义的新内容后再进行输出;鼓励学生对每篇文章或对话都试着用英语阐述出其大意或个人看法,这样,可在改善口语表达的同时丰富观点,提高输出质量。在课堂口语教学中,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组际间的采访等都是这一环节常用到的方法。
3.交际互动在课外的延伸: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际互动活动是让学生具有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学习完有关食品和购物的词汇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麦当劳或商场等地方用英语交际,让学生在真正的环境中感受应用英语。另外,我们还可以布置一些诸如寻找生活中的英语之类的作业,让学生去寻找、发现。同时,我们要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如在校园布置英语标志牌、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英语歌曲和英语节目、在校园里组织英语角等活动,让英语和生活同行。
实践证明,开放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显著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2]邓晓琦,徐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
[3]张畔枫.大学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