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铁氰化镍修饰铝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多孔阳极氧化铝作模板,用化学修饰方法在铝基体上制备了纳米铁氰化镍修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征及其电催化氧化抗坏血酸的行为。结果表明,纳米铁氰化镍修饰铝电极的循环伏安图上呈现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检测抗坏血酸,纳米铁氰化镍修饰铝电极比铁氰化镍修饰铝电极有更高的灵敏度。用安培法测定抗坏血酸,线性范围为1×10^-6 -1.5×10^-2mol/L,检m限为2.4×10^-7mol/L。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其他文献
人体病变往往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其终端产物多为小分子羰基化合物,尤其是醛类。醛类已被认为是氧化压力增强的潜在标志物,以及癌症分子标志物。由于醛类的高度挥发性,分析这类化
探讨了以离子液体作为液相色谱流动相添加剂,对植物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分离的影响,以及离子液体的烷烃链长度,阴离子及离子液体的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直接测定了芳香族氨基酸。流动相为TritionX-100(1%)胶束、磷酸二氢钾溶液(25mM,pH=6.0)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体积配比为9:60:23,TritionX-100的加入
目的: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痰液中分离的167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为临床预防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来自各临床科室送检的痰标本,采用美国V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