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我国科技成果供需方面的问题
  农业科技供需问题是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的首要因素。很多学者们就农业科技成果供需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组成部分来看,其主要涉及了农业科技研发部门、农技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现有文献也作了这方面的探讨。
  1.1农业科技成果供给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供给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大部分学者在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本身质量问题 、转化渠道、资金的投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且有人提出要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上述几方面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我个人认为农业科技成果在供给问题上还主要有科技人员的素质问题,如果科技人员没有相应的科技素质,科技成果的质量、转化 和应 用也将成为空谈。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包括 科技研发者和农业推广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都离不开科技研发者和科技人员。
  1.2农业科技成果需求问题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小农生产存。最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在农业生产还没有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西北和西南地区占据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 ,这样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小农生产在农业在农业经营规模上达不到一定的标准,那么就无法有效运用科技成果。而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农业专业教育,农业技术教育,再加上农民长期在饮食结构方面不注重营养,身体素质也较差,这就形成了农民的主体素质比较低,对农业科技没有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的需求。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是阻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方面,需要我们的高度关注。
  2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的建议
  2.1加强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转化的支持
  农业科技的转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方面,政府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的转化。例如对农业科研人员、农业科技推广者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有相应的政策,从政策抓起,在西北和西南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便有利于农业科技的转化。在资金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的匮乏严重影响农业科研的发展滞后农业实际的生产,也影响到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这样才有保障农业科技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政府的出现也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容易导致“搭便车” 以及“市场失灵”的现象的出现了一定的保障,能最大限度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
  2.2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2.2.1加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也只能将永远陈列在实验室或冰柜中,失去农业科技研究的实际意义。在农业的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也要承担一部分的推广任务。
  2.2.2优化农业科研体系建设
  要提高整体农业科研水平,除了投入大量的资金外,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做到科研、开发、推广的有机结合。
  2.2.3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人员的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说过“人才是关键”。当务之急必须把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
  2.3加强农、科、教的有机结合
  要加强农、科、教的有机结合,这是农业科技转化的有力支撑。不管是科研还是教学要根据农业实际生产的需要来进行,若研究出来的成果如果没有农业实际生产意义或无法转化, 那么就失去其研究的价值。因此,科研部门应当深入了解当前现代农业实际需要,结合这一事实进行有效研发;农业高等院校也要尽量根据现实的农业生产需要来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意义重大,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农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对大庆大田作物水稻病虫的测报工作,以及发布防治措施,调查防治效果,总结出大庆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1]。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
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森林为人类社会生活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只有加强对森林的经营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林业资源和社会的同步发展。营林生产实践是森林经营中的重要实践内容,通过有效的森林经营体系理论,能够给予营林生产实践活动以正确指引,对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森林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森林经营体系理论在营林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森林经营体系理论;营林生产实践
玉米粗缩病又称玉米的癌症。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控制,轻者减产30%,重者绝收。如何控制玉米的粗缩病,结合当地实际略谈一、二。  首先应知道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的主要害虫就是灰飞虱,要让农民朋友认识灰飞虱,知道玉米粗缩病的原因,虽然说是病,得控制虫的道理。该病属于昆虫传播的病害,主要侵染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如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以及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该病毒主要通过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灰飞虱一旦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09-01  泡桐原产中国,栽植区域北至东北,南至两广,西至甘南,东至胶东沿海。其区域分布为东经100-140度,北纬20-40度之间,其中以北纬30-35度之间为集中产区。  兰考县是泡桐的中心产区,索有“泡桐之乡”的美称。  一、栽培历史悠久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神农黄帝削桐为琴”的传说。以
安阳县崔家桥镇位于安阳县东北部,地处豫北平原,土地肥沃,全镇耕地面积5.5万亩。2016年该镇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69公斤,较2015年增加15.1公斤,小麦再次获得了丰收。综合分析该镇今年的小麦生产,主要得益于采取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选用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做到品种合理布局。针对不同地力水平、灌溉条件、种植模式等,在中高产田,选用了“周麦16”、“矮抗58”、“周麦2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多。而作为水利建设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水利建设的执法力度问题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此种情况,文章对我国树立工程项目建设中执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树立建设执法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水利建设;工程建设;执法力度;监督执法  一、水利建设执法存在的问题  1、传统水利建设观念的延续
1、育苗  (1)育苗土消毒  实行产业化免疫化育苗,建议穴盘育苗。于播前21d用40%甲醛100倍液喷施于苗床土中,用量为40mL/m2,具体用量视土壤墒情而定。用塑料薄膜覆盖5d,除去覆盖后14d,待药充分挥发后可播种。或用15%土菌威5000倍液,按2L/m2喷施,用塑料薄膜覆盖2d,即可播种。  (2)营养土配制  将腐熟的马粪1份、腐熟的猪粪等农家肥1份和消毒苗土1份,混匀过筛备用。  
随着种子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搞好种子经营工作,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就必须确保种子质量,因为种子质量是种子企业的生命,抓住了质量就抓住了市场,抓住了发展。因此,要建立一个全方面、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就必须从繁殖制种、种子收购、加工、包装储运、入库、销售以及售后跟踪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1、狠抓基地建设,强化质量管理  公司制种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北,自然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同时建立
摘要:水稻倒伏是多方面、综合性因素造成的,是阻断营养运输、产生空瘪粒、影响米质的重要原因,是增加劳动成本、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瓶颈。2010年,全县耕地倒伏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有效避免和减轻这种现象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保障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强劲,养分输送籽粒充实度完好等高产性状的稳定表现,增强应对“大风、多雨”等自然条件的抵御能力,根据当前水稻倒伏发生的规律和特征,围绕品种、灌水、施肥、防病、种
如何防治洋葱的畸形  于江辉    近年来,洋葱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洋葱生长异常现象在生产中时有发生,表现为洋鳞茎呈“双胞胎”或“多胞胎”及抽薹开花,不能充分膨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    一、洋葱生长异常的主要原因    1 气候原因洋葱是典型的幼苗春化型二年生植物,其幼苗长到一定大小后(茎粗达0.7cm左右就进入感受低温影响的临界期)才能对低温起反应,此时如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