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从教学来看这部分内容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空间观念的形成,本文从加强与实际生活联系、动手操作、应用创新、多媒体技术手段等几方面来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几何的学习中,通过相关知识进行图形面积周长的计算,都会涉及空间观念,同一些数学公式相比,空间观念更多的存在于一种大脑的想象中,这是一个很难获得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空间观念,需要教师认真去体会。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
  作为一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十分有必要。所谓空间观念,就是将平面转化为三维空间的能力。在当下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只关注特殊情形
  教材涉及的空间观念是综合的一个概念,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重视那些特殊形式,阻碍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圆柱的表面积,教材中强调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教师对这点进行强调,很容易使学生把圆柱体和长方形产生联系,失去对圆柱体的空间观念的认识。
  2.教学方式片面,趋向关注结论
  动手操作是很好的提高空间观念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老师往往觉得学生操作比较费时间,或者仅仅按照课本要求进行简单的操作,不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方式不够丰富,参与性不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空间图形知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较差,无法培养学生优秀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1.联系生活,形成观念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空间知识。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轮廓,从而摆脱现实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要培养空间想象,就要把视野拓宽到生活空间,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引导学生树立空间概念。
  例如,在教圆锥这节内容的时候,我首先激发学生拥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课前找到生活中的圆锥物体。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互相交流。将大脑中立体图形的图像与课本中的立体图形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猜测与手中材料接触的面、边和点的特征,并加以验证。通过这个过程,对圆锥体的更深入理解,学生的大脑中三维图形的原始图像也提升到了数学的高度。
  2.认真观察是基础
  实践证明,学生的空间知识主要来源于真实的原型,与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密不可分。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观察对象”的内容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对象的形状是不同的,他们能够识别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对象的形状。在课堂上,老师向学生展示6个面上不同颜色的长方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告诉他们所看到的面是什么颜色。因为学生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他们观察到的长方体的颜色自然是不同的。
  3.加强操作学习特色深化学生空间观念
  动手操作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经验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
  例如,在一年级的“理解三维图形”课程中,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日常用品:奶粉罐、牙膏盒、鞋盒、皮球等。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以下方式将熟悉的生活项目与数学概念联系起来:触摸、滚动、分解和活动。物理模型是非常直观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学习,学生可以逐渐离开物理模型,建立起空间思维形式。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操作,将想象与观察相结合,最终确定物体的形状。
  4.適当应用创新,升华空间观念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我们能解决什么困难?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于平移这个话题,可以启发学生去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他们是如何应用平移原理的。比如电梯的上升和下降、履带上的物体运动、图案的形成、窗户的推拉等等,这些其实是很直观的平移运动;旋转则是更常见的运动方式,如钟面指针的运动、旋转门的运动、车轮的运动、滑轮的运动、直升机螺旋桨的运动等;轴对称本身也是一种旋转,抽对称可以产生很多好玩的作品,如剪纸。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空间观念的形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电子白板演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使物体的立体效果、位置移动等更加直观、形象,摆脱了文字表达效果的单一性,图像、动画都是学生们比较乐于接受的形式。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学的重点难点是面、棱构成一个什么样的立体空间,有几个顶点。需要学生通过定义形成一个立体空间。通过电子白板可以将教材上的图片进行全角度的展示,画面清晰,将难以展示的部分被动感地展示出来,降低了学生观察的难度,理解起来也简单多了。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积极引导,让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彦新.认知几何图形——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J].求知导刊,2016(10):100.
  [2]赵福堂.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学周刊,2018(29):75-76.
  注: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教育学学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XYLXK2017B11。
其他文献
在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中,语文教育的占比一直都很重,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学生的基础类启蒙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学生的语文学科都十分重视.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
通过大数据的研究表明,数形结合思想正在沿着历史的方向演进,以此达到理解属性结合的内容和其形成的途径,教师在根据学生的案例进行分析来深刻体会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教学数
摘 要:小学科学课堂是贴近人们生活的一门自然学科,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从小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小学生的童心、童趣,培养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习惯,使他们在参与中快乐的成长并且收获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习习惯  科学课堂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可以
高中英语教学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部分,其中听力一直是高中英语成绩提高的重难点问题.高中英语听力不但影响成绩,而且影响学生说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渗透至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正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新课程改革改善的教学规则提到,教师不只是需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自行去吸收和理解教材知识。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提升英语水平的重要关键时期,教师需要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另外,学生通过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摘 要:探究式教学其作用在于优化建设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以问题导入高中数学知识重点与难点,旨在互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想发挥出探究性学习的优势作用,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联系课程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综合素养;教学手段  在
小学数学是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堂,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前提.在数学学习中,如果你没有改变思维方式的能力,只有死记硬背,那么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困难的,既不能
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是教师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作业设计的角度,简单分析教学中如何进行
摘 要:把情感结合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养成必要的文学素养,培养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情感剖析方法,这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很有必要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注意整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气氛高涨且有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1小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情感教育都需要教师去引导,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