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马铃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虽然中国马铃薯单产正在稳步上升,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异,拥有很大的增产空间.为改良土壤性质而提高马铃薯产量,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特制有机基质、玉米秸秆、椰糠3种不同基质及其不同添加比例改良黏性紫色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有玉米秸秆或椰糠的紫色土收获的马铃薯产量分别为57517和59908 kg/hm2,相比于纯紫色土分别提高65.42%和72.30%.混有玉米秸秆或椰糠的紫色土种植的马铃薯株高、单株结薯数、块茎干物质积累上均有显著优势.研究发现紫色土中掺入60%的玉米秸秆或者椰糠以及紫色土中掺入20%椰糠种植马铃薯的产量分别达到66150,65575和61238 kg/hm2,较纯紫色土分别增产90.25%,88.60%和76.12%.种植成本上,紫色土中即使掺入椰糠20%也高于掺入60%玉米秸秆,新增成本8倍之多,也不新增纯利润.综合考虑,采用紫色土中掺入60%的玉米秸秆处理更为合理.黏性紫色土中掺入改良基质能有效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以及养分向块茎的转移,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研究可为西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是中国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重要的种植模式,具有促进资源利用和提高产量优势,但对于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养分吸收积累的特性并不清楚.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马铃薯单作(CK)和马铃薯玉米2??2间作(T)两种种植模式,研究间作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大量元素积累、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马铃薯全生育期地上部、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利于干物质向块茎分配;间作增加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和块茎对氮素的吸收,显著增加马铃薯块茎中钾、钙、镁的积累,增加大量和中量养分在马铃薯生育后期向块茎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