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托他人在选举中投票给自己的拜票现象,让竞争者直接站出来,走上前台,亮出不同于别人的好身手,让公众品评和挑选。它属于现代政治的天经地义。拜票给官员更开放也更阳光的平台,使其有尊严地追逐个人功名,使政治市场供给更充分、公共产品性价比更高。
换届对地方官员来说,无疑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但凡有七情六欲的人,都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坐怀不乱,都要弄点响动来抢眼球,让自己有机会脱颖而出,拜托他人投票给自己的拜票现象于是此起彼伏。
中国政治事实上已经是一种竞争政治。其实即便在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竞争亦连绵不绝,只不过那时公众能看到的只是竞争的结果,整个竞争过程则秘而不宣罢了。现在不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规则逐渐影响政治,政治的利益化开始成为常态而为人们所坦然接受,政治竞争的公开化也开始得到社会认可。
政治竞争逐步从地下转向公开,这是可喜的转变,是政治从野蛮转向文明的一个标杆。政治犹如竞技场,公开的文明的政治竞技,其旨趣跟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样的,那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就是不断挑战人类政治智慧和政治技艺的极限。而不公开不文明的政治竞争则相反,那几乎是一场残酷的丛林战争,人性恶会放大到极致,阴谋、暴力会充斥其间,并陷社会于周期性的剧烈振荡之中,付出巨大的生命和物质代价。
功名是官员最好的奖章。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毫无功名诉求的官员也不可能是一个有为的官员。政治制度设计因此需要给官员的功名诉求一个正常的出口,给官员公开竞技、公平竞技的机会。而官员能不能公开竞技、公平竞技,不仅关系他们的个人福祉,也关系全社会的福祉。所谓政治,本质上就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往往存在着多种选择;通过竞争达成最优选择,受益的当然是全社会。
所以,我们无须对竞争政治惶恐不安。竞争政治既是时代必然,我们要做的就不应该是压制或掩盖竞争,而只能顺其自然并调整制度安排。重要的是为竞争设立规则,规范竞争,使制度对竞争的承载力更强,使竞争更公开,更公正,更文明。否则,压制了正常的竞争,野蛮的地下竞争必取而代之,而这无疑是政治上的返祖。
正视官员的功名诉求,承认公开的文明的政治竞争,那么拜票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竞争者自己直接站出来,走上前台,亮出不同于别人的好身手,公众才能品评和挑选——真正的竞争都是个性化的竞争。作为个性化竞争的主要手段,拜票属于现代政治的天经地义,原本就应该进入我们的政治显规则体系。
拜票如果不能进入显规则体系,就必然渗透到潜规则体系之中。而一旦进入潜规则,因为难以有效监管和规范,拜票就难免被扭曲和异化,各种私下交易乃至贿选便屡见不鲜。
一味指责拜票是没有道理的。拜票给官员更开放也更阳光的平台施展身手,有尊严地追逐个人功名;拜票使政治市场供给更充分,使公共产品性价比更高。拜票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当拜票出现问题时,要紧的不是匆忙关上拜票的大门,而是反思使拜票异化的体制性因素,从而改革我们的显规则体系,让拜票规范化,让拜票走向公开,走向大众,真正成为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常态,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亮点。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换届对地方官员来说,无疑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但凡有七情六欲的人,都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坐怀不乱,都要弄点响动来抢眼球,让自己有机会脱颖而出,拜托他人投票给自己的拜票现象于是此起彼伏。
中国政治事实上已经是一种竞争政治。其实即便在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竞争亦连绵不绝,只不过那时公众能看到的只是竞争的结果,整个竞争过程则秘而不宣罢了。现在不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规则逐渐影响政治,政治的利益化开始成为常态而为人们所坦然接受,政治竞争的公开化也开始得到社会认可。
政治竞争逐步从地下转向公开,这是可喜的转变,是政治从野蛮转向文明的一个标杆。政治犹如竞技场,公开的文明的政治竞技,其旨趣跟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样的,那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就是不断挑战人类政治智慧和政治技艺的极限。而不公开不文明的政治竞争则相反,那几乎是一场残酷的丛林战争,人性恶会放大到极致,阴谋、暴力会充斥其间,并陷社会于周期性的剧烈振荡之中,付出巨大的生命和物质代价。
功名是官员最好的奖章。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毫无功名诉求的官员也不可能是一个有为的官员。政治制度设计因此需要给官员的功名诉求一个正常的出口,给官员公开竞技、公平竞技的机会。而官员能不能公开竞技、公平竞技,不仅关系他们的个人福祉,也关系全社会的福祉。所谓政治,本质上就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往往存在着多种选择;通过竞争达成最优选择,受益的当然是全社会。
所以,我们无须对竞争政治惶恐不安。竞争政治既是时代必然,我们要做的就不应该是压制或掩盖竞争,而只能顺其自然并调整制度安排。重要的是为竞争设立规则,规范竞争,使制度对竞争的承载力更强,使竞争更公开,更公正,更文明。否则,压制了正常的竞争,野蛮的地下竞争必取而代之,而这无疑是政治上的返祖。
正视官员的功名诉求,承认公开的文明的政治竞争,那么拜票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竞争者自己直接站出来,走上前台,亮出不同于别人的好身手,公众才能品评和挑选——真正的竞争都是个性化的竞争。作为个性化竞争的主要手段,拜票属于现代政治的天经地义,原本就应该进入我们的政治显规则体系。
拜票如果不能进入显规则体系,就必然渗透到潜规则体系之中。而一旦进入潜规则,因为难以有效监管和规范,拜票就难免被扭曲和异化,各种私下交易乃至贿选便屡见不鲜。
一味指责拜票是没有道理的。拜票给官员更开放也更阳光的平台施展身手,有尊严地追逐个人功名;拜票使政治市场供给更充分,使公共产品性价比更高。拜票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当拜票出现问题时,要紧的不是匆忙关上拜票的大门,而是反思使拜票异化的体制性因素,从而改革我们的显规则体系,让拜票规范化,让拜票走向公开,走向大众,真正成为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常态,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亮点。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