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不同品种泌蜜量和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来源 :山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测定大豆单花泌蜜量和花朵挥发性成分,为研究大豆花朵性状与昆虫传粉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以大豆不同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大豆花朵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毛细管法测定其单花泌蜜量.结果表明,在一天中不同时间不同品种间单花泌蜜量有一定差异;泌蜜量变化从9:00开始逐步升高,4个品种Z-119-99、JD-19、Z-17、ZJ-7在一天中泌蜜量达到峰值的时间点分别为13:00、11:00、12:00、11:00,在13:00以后呈逐步下降趋势.JD-19和ZJ-7测定得到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分别为41、40种,都含有醇、醛、酮、酯、烃等化合物;其中,醇类相对含量最高,其在JD-19和ZJ-7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3.22%和61.49%;醇类中的1-辛烯-3-醇为大豆品种花气味的主要贡献化合物,其在JD-19和ZJ-7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6.2%、52.74%.
其他文献
为探索外源褪黑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培育高品质的黄瓜幼苗,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源褪黑素浓度(0(CK)、50、100、150、200μmol/L)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在褪黑素处理后7、10、15、20 d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外源褪黑素浓度为100、150μmol/L时幼苗增长较显著;外源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黄瓜幼苗的SOD、POD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0%、8.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黄瓜幼
ICE1/SCREAM是参与植物气孔发育与逆境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前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基因资源课题组鉴定了1个与小麦气孔密度相关的同源基因TraesCS7A02G543300。为进一步明确TraesCS7A02G543300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raesCS7A02G543300基因包含一个99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9个氨基酸;TraesCS7A02G543300蛋白为稳定的酸性、亲水性蛋白,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
以16份国内主要胡麻品种及优良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胡麻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并对胡麻的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单果粒数、单株生产力、单株秆质量、千粒质量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变异、相关、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为选育胡麻抗旱新品种及合理评价利用现有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单株生产力与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r=0.839);单株结果数与产量呈显著正偏相关(r=0.783);若保持单株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单株结果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籽粒
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俗称鲅鱼、马鲛等,属鲈形目、鲭科、马鲛属,系暖温性中上层洄游性经济鱼类[1-2],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海、日本太平洋沿岸、朝鲜半岛沿岸及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海域[3-6]。蓝点马鲛是我国高产的重要经济鱼种之一[7],也是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捕捞对象[8],中国沿海的作业方式以拖网和刺网为主,其中流刺网作业时间集中在春汛[9-10]。据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提供的蓝点马鲛资源评估报告[11](图1),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为了探索137Csγ射线辐照绿豆的适宜诱变剂量,用137Csγ射线对6个绿豆品种(晋绿豆2号(绿种皮)、晋绿豆3号(绿种皮)、苏绿5号(绿种皮)、黄绿豆(黄种皮)、冀黑绿0506(黑种皮)和冀绿13号(绿种皮))的干种子进行200、300、400、500、700、900 Gy辐照处理,分析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对绿豆幼苗的辐射效应。结果发现,不同辐照剂量137Csγ射线处理对绿豆干种子发芽影响不明显;但高剂量能明显
为筛选适宜太原露地应用的优良观赏萱草材料,对不同来源地引种萱草开展了物候期、生长表现和形态特征观测,从适应性和观赏性2个层面评价了6种萱草的园林应用价值,并对其1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太原地区萱草引种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6种供试萱草的适应性由高到低排序为H1>H2>H3>H5>H6>H4;观赏性由高到低排序为H6>H4>H1>H5>H2>H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萱草茎叶和花部的数量性状间部分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从园林应用价值方
为了探讨镉对蓖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以滇蓖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蓖麻在不同质量分数Cd胁迫下根部和叶片的草酸、柠檬酸、苹果酸含量和Cd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蓖麻的株高、茎粗、根长、侧根数和生物量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20 mg/kg Cd胁迫下对各指标有促进作用;蓖麻各器官中的Cd含量大小表现为根>茎>叶,Cd含量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显著升高;蓖麻根部主要含有草酸、叶片主要含有柠檬酸;3种有机酸对Cd的响应不同,根部的草酸随着Cd质量分数的增大逐渐降低,而根部的苹果酸、柠檬酸与叶片的草
为研究扦插密度与扦插期对甘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以济薯2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扦插密度和3个扦插期,通过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其产量和商品薯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鲜食济薯26号扦插密度6.0万株/hm2、扦插期4月25日的产量和商品薯率均最高,分别为49464.10 kg/hm2和97.6%。整体来看,产量随扦插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扦插期宜早不宜晚。研究结果可为济薯26号的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为研究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择山西省晋中市东阳基地作为试验地点,设置8个处理,包含常规种子包衣、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1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3.33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50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种子包衣+VDAL原粉1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原粉3.33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50 g喷施。结果表明,在常规包衣的基础上施用VDAL原粉及VDAL水溶肥后产量有所提高;采用VDAL
利用相关分析及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8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营养品质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其特性提出应用建议,旨在为马铃薯优质高产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产量等经济性状与各营养品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马铃薯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及单株块茎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4**,r=0.739**);单株结薯数与单株块茎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0**),与商品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