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LC)患者术后行护理干预对评估患者疼痛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6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97例单号入院患者归为实验组,在LC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将189例双号入院患者归为对照组,在LC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手术当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内疼痛缓解幅度大,疼痛改善效果更好。结论: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优化疼痛评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干预 疼痛评估
护理干预评估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凭借医学知识,在良好临床判断力基础上为实现患者康复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它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现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6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干预在评估LC患者术后疼痛方面所具有的临床作用及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共收治39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排除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胆囊或胆管癌风险患者、合并出血或其它血液疾病者、非LC导致疼痛患者剩余386例。依据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中单号住院患者归为实验组,共197例。男102例,女95例;年龄24-71岁,平均(42.12±3.41)岁;非结石性胆囊炎126例,胆囊结石37例,胆囊息肉29例,胆囊癌5例。将入选患者中双号住院患者归为对照组,共189例。男97例,女92例了年龄25-70岁,平均(41.88±2.92)岁;非结石性胆囊炎121例,胆囊结石34例,胆囊息肉27例,胆囊癌7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患者用药等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镇痛护理、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心理护理:通过交流让患者做好疼痛准备,通过语言暗示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能够战胜疼痛的自信心,如告知患者伤口日渐愈合等;患者对于疼痛的疑问需耐心解答;舒缓患者负面情绪,避免疼痛增敏作用。
②镇痛护理:针对LC术后疼痛明显或敏感患者,在适当给予镇痛药物的同时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实现镇痛效果,如在病房内播放电影、音乐等。为防止患者因咳嗽导致疼痛,需注意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对于有感染征兆的患者及时行药物治疗。
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耐心询问LC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如疼痛时间、程度等;告知患者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让患者对LC术后疼痛有所了解,避免陷入恐惧误区;给予患者科学用药指导,防治患者药物依赖。
④生活护理:为加速患者伤口愈合,需给予患者科学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形成优良生活习惯;叮嘱患者不要用力排便;定期复查伤口,认真预防并发症。
护理周期内,使用VAS在术后三天内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统计两组患者的VAS得分。
1.3 疼痛评价
以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时需使用标有10个刻度的游动标尺。标尺两端依次标注数字0-10。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数字越大则疼痛感越高。患者依照自身疼痛感选择对应数字。每组VAS评分取本组全部患者VAS评分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并以±标准差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当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内疼痛缓解幅度大,疼痛改善效果更好。两组患者VAS具体评分详见表1。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并投入使用,已经成为现阶段临床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常用医治办法,目前被认定为良性胆囊疾病治疗金标准[1]。鉴于人体应激反应,虽然LC属微创手术术后仍会导致疼痛[2]。这不仅会造成患者机体不适,也会降低其心理舒适感,导致情绪改变,最终作用于机体免疫力,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有时在疼痛作用下患者的消极心理暗示也会放大疼痛感,加大患者痛苦体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
护理干预主要是指护理人员为实现患者康复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鉴于LC术后患者疼痛感的负面作用及影响,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作用于患者心理,消除其负面心态,最终将心理暗示转变成生理反应,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当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6.77±0.35)分和(6.72±0.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正基本相同。经护理干预,术后1-3天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降低幅度大,3天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暗示及疏导等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LC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患者临床术后伤口疼痛在所难免,在评估LC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估得分,即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推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丹丹.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4,05:570-571.
[2]邓玲.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转归影响[A].安徽省护理学会.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安徽省护理学会:,2012:1.
[3]翟淑华,胡敬一.全程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A].河南省护理学会.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1:3.
[4]张霞.两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06:63-65.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干预 疼痛评估
护理干预评估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凭借医学知识,在良好临床判断力基础上为实现患者康复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它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现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6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干预在评估LC患者术后疼痛方面所具有的临床作用及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共收治39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排除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胆囊或胆管癌风险患者、合并出血或其它血液疾病者、非LC导致疼痛患者剩余386例。依据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中单号住院患者归为实验组,共197例。男102例,女95例;年龄24-71岁,平均(42.12±3.41)岁;非结石性胆囊炎126例,胆囊结石37例,胆囊息肉29例,胆囊癌5例。将入选患者中双号住院患者归为对照组,共189例。男97例,女92例了年龄25-70岁,平均(41.88±2.92)岁;非结石性胆囊炎121例,胆囊结石34例,胆囊息肉27例,胆囊癌7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患者用药等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镇痛护理、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心理护理:通过交流让患者做好疼痛准备,通过语言暗示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能够战胜疼痛的自信心,如告知患者伤口日渐愈合等;患者对于疼痛的疑问需耐心解答;舒缓患者负面情绪,避免疼痛增敏作用。
②镇痛护理:针对LC术后疼痛明显或敏感患者,在适当给予镇痛药物的同时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实现镇痛效果,如在病房内播放电影、音乐等。为防止患者因咳嗽导致疼痛,需注意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对于有感染征兆的患者及时行药物治疗。
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耐心询问LC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如疼痛时间、程度等;告知患者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让患者对LC术后疼痛有所了解,避免陷入恐惧误区;给予患者科学用药指导,防治患者药物依赖。
④生活护理:为加速患者伤口愈合,需给予患者科学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形成优良生活习惯;叮嘱患者不要用力排便;定期复查伤口,认真预防并发症。
护理周期内,使用VAS在术后三天内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统计两组患者的VAS得分。
1.3 疼痛评价
以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时需使用标有10个刻度的游动标尺。标尺两端依次标注数字0-10。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数字越大则疼痛感越高。患者依照自身疼痛感选择对应数字。每组VAS评分取本组全部患者VAS评分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并以±标准差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当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内疼痛缓解幅度大,疼痛改善效果更好。两组患者VAS具体评分详见表1。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于上世纪80年代研发并投入使用,已经成为现阶段临床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常用医治办法,目前被认定为良性胆囊疾病治疗金标准[1]。鉴于人体应激反应,虽然LC属微创手术术后仍会导致疼痛[2]。这不仅会造成患者机体不适,也会降低其心理舒适感,导致情绪改变,最终作用于机体免疫力,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有时在疼痛作用下患者的消极心理暗示也会放大疼痛感,加大患者痛苦体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
护理干预主要是指护理人员为实现患者康复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鉴于LC术后患者疼痛感的负面作用及影响,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作用于患者心理,消除其负面心态,最终将心理暗示转变成生理反应,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当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6.77±0.35)分和(6.72±0.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正基本相同。经护理干预,术后1-3天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降低幅度大,3天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暗示及疏导等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LC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患者临床术后伤口疼痛在所难免,在评估LC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估得分,即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推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丹丹.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4,05:570-571.
[2]邓玲.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转归影响[A].安徽省护理学会.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安徽省护理学会:,2012:1.
[3]翟淑华,胡敬一.全程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A].河南省护理学会.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1:3.
[4]张霞.两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0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