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的防控及其对移植受者的影响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器官捐献供者的感染状态及其对移植受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器官捐献供者细菌培养资料,包括痰、外周血、导管血、导管尖端和尿等的培养结果。分析肝移植和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的感染与供者来源病原体的相关性。

结果

供者痰、外周血、导管血、导管尖和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46.4%(39/84)、20.2%(24/119)、15.8%(12/76)、11.1%(3/27)和7.0%(8/115)。32例外周血或尿培养阳性的供者中,9例(28.1%)在获取器官前接受了特异性抗感染治疗。外周血培养阳性24例供者中,获取供肝行肝移植22例,术后受者均未发生供者来源感染;获取供肾行肾移植46例,术后发生供者来源尿路感染2例(供肾来源于同一供者),均为热带念珠菌感染,受者口服氟康唑治疗后尿培养转阴。

结论

在根据外周血培养结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使用全身性感染供者的肝脏和肾脏是安全的。供者的全身性感染并不是器官捐献的禁忌证。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2016年贵州省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疫情毒株变异情况,比较其与WHO推荐的疫苗株和我国代表株的匹配情况。方法将2016年贵州省铜仁地区两起流感暴发疫情病例标本中分离得到的8株毒株血凝素(HA)1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通过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产物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两起流感暴发疫情均由乙型Victoria系(BV)病毒引起。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9.8
目的分析2008年至2015年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A、B、C组)、杯状病毒(诺如病毒Ⅰ/Ⅱ型、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河南省4个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2 541份,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G/P基因分型采用套式PCR,采用二步法多重反转录(RT)-PCR检测B、C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特征,为诊断、治疗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5株测试菌株均分离自2012年至2015年在瑞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5例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菌株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分析,并选取霍乱弧菌主要的17个毒力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血流感染中分离的5株病原菌经鉴定均为非O1/非O139群霍乱
目的分析ALT正常或轻度异常,即正常值上限(ULN)2倍以下(<2×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合理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 148例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纤维化分期(S)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无治疗指征组(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在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227例HBV相关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国际腹水俱乐部2015年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无AKI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分析AKI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两
期刊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时CD3+CD4+、CD3+CD8+标记T淋巴细胞亚群CD47的表达变化,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47在急性GVH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例患者allo-HSCT移植前、移植后自造血重建起每2周取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CD47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急性GVHD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