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研究整体护理方式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給予观察组产妇系统整体护理,给予照组产妇临床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产后48小时泌乳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并且术后48小时后,观察组足奶、中奶产妇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系统整体护理,可以加快产妇产后恢复速度,促进母乳分泌,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护理 整体护理方式 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79-01
剖宫产本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并且随着我国对剖宫产政策的放宽,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数量逐年上升[1]。由于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经常发生变化,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几率在不断上升[2]。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加快产后恢复。对此,本文结合实例研究整体护理方式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章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患者的年龄在22~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2 3.13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剖宫产手术。另外,120例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生育史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产妇一般性常规护理,而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分别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整体护理。
1.2.1 手术前护理方法
1.2.1.1 心理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在术前要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对产妇家属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优化产妇家属的心理状态,为产妇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2.1.2 术前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常规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各项化验结果。同时,嘱咐产妇在术前8小时内停止进食,4小时内停止饮水。
1.2.2 手术中护理方法
手术中,医护人员帮助产妇取得舒适体位,并调整手术室灯光温度,保持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同时,在手术进行中,医护人员要及时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采取正确对策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另外,手术中医护人员还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3 手术后护理方法
1.2.3.1 及时检测产妇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要注重检测术后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产妇呼吸、皮肤变化情况,必要时对产妇进行吸氧处理。同时,按时记录产妇脉搏、血压、尿量、尿色等,保证产妇生理状态实时处于正常范围。另外,护理人员尤其要注意因产后疼痛而引起的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等问题,及时对产妇进行镇痛处理,可利用镇痛泵或者镇痛药物等。
1.2.3.2 饮食护理
嘱咐患者术后6小时内禁止饮水,对于已经排气的产妇按照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指导其饮食。另外,产后1个月内禁止患者食用辛辣生冷的食物。
1.2.3.3 日常生活指导
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指导产妇家属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并对手术创口进行必要清洁,保持伤口干燥。另外,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强调出院后产妇在休息、饮食、卫生等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并训练产妇掌握一定的新生儿早期教育技巧以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相关情况分析
经表1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3.4 4.6)h,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并且术后48小时后,观察组足奶(31.7%)、中奶(63.3%)产妇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8小时后泌乳情况比较
注:p<0.05
2.2 产妇满意度分析
经表2分析发现,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8.3%)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妇(8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析
注:p<0.05
3 讨论
剖宫产是目前常用的产妇分娩方式之一,然而由于产妇心理因素以及其他手术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手术并发症几率在逐年上升,对此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十分必要[3]。
本文通过实际研究发现接受整体护理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产妇,并且术后48小时后,接受整体护理的观察组中足奶、中奶的产妇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妇。这说明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加快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恢复速度,并且有利于产妇母乳的分泌,同时整体护理还可以提高术后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整体护理方式值得在剖宫产护理工作中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振皓.剖宫产患者整体护理280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28-129.
[2]熊秋华.整体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4,11(2):341-342.
[3]高建娥.整体护理对剖宫产妇情绪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30-131.
【关键词】 剖宫产护理 整体护理方式 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79-01
剖宫产本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并且随着我国对剖宫产政策的放宽,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数量逐年上升[1]。由于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经常发生变化,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几率在不断上升[2]。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加快产后恢复。对此,本文结合实例研究整体护理方式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章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患者的年龄在22~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2 3.13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剖宫产手术。另外,120例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生育史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产妇一般性常规护理,而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分别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整体护理。
1.2.1 手术前护理方法
1.2.1.1 心理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在术前要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对产妇家属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优化产妇家属的心理状态,为产妇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2.1.2 术前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常规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各项化验结果。同时,嘱咐产妇在术前8小时内停止进食,4小时内停止饮水。
1.2.2 手术中护理方法
手术中,医护人员帮助产妇取得舒适体位,并调整手术室灯光温度,保持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同时,在手术进行中,医护人员要及时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采取正确对策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另外,手术中医护人员还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3 手术后护理方法
1.2.3.1 及时检测产妇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要注重检测术后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产妇呼吸、皮肤变化情况,必要时对产妇进行吸氧处理。同时,按时记录产妇脉搏、血压、尿量、尿色等,保证产妇生理状态实时处于正常范围。另外,护理人员尤其要注意因产后疼痛而引起的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等问题,及时对产妇进行镇痛处理,可利用镇痛泵或者镇痛药物等。
1.2.3.2 饮食护理
嘱咐患者术后6小时内禁止饮水,对于已经排气的产妇按照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指导其饮食。另外,产后1个月内禁止患者食用辛辣生冷的食物。
1.2.3.3 日常生活指导
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指导产妇家属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并对手术创口进行必要清洁,保持伤口干燥。另外,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强调出院后产妇在休息、饮食、卫生等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并训练产妇掌握一定的新生儿早期教育技巧以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相关情况分析
经表1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3.4 4.6)h,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并且术后48小时后,观察组足奶(31.7%)、中奶(63.3%)产妇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8小时后泌乳情况比较
注:p<0.05
2.2 产妇满意度分析
经表2分析发现,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8.3%)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妇(8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析
注:p<0.05
3 讨论
剖宫产是目前常用的产妇分娩方式之一,然而由于产妇心理因素以及其他手术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手术并发症几率在逐年上升,对此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十分必要[3]。
本文通过实际研究发现接受整体护理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产妇,并且术后48小时后,接受整体护理的观察组中足奶、中奶的产妇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妇。这说明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加快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恢复速度,并且有利于产妇母乳的分泌,同时整体护理还可以提高术后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整体护理方式值得在剖宫产护理工作中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振皓.剖宫产患者整体护理280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28-129.
[2]熊秋华.整体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4,11(2):341-342.
[3]高建娥.整体护理对剖宫产妇情绪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