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中的自我镜象——从自我身份认同视角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在自我身份认同上的差异,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作家自传中的"我"是一个历史见证者,"我"的特异性是被整个时代大潮所淹没和左右的;第二类把自我看成是中心,一切都围绕"我"来写,彰显自我的个性;第三类传主作为文化或精神象征;第四类传主则是感觉化的"我",真实的"我"是在记忆的碎片和个体化的感觉中建构起来的。作者通过撰写自传获得自我身份认同感,同时找到安放生命的最终位置。这才是自传的真正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在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收录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本对“越明年”的注释是:“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1045年)。”《教参》上也是这样翻译的。“越”字被解释为“及、到”的意思。笔者对此注释产生了怀疑。一是在古代汉语中没有看到过“越”当“及、到”讲的,二是滕子京真的如此厉害,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能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再说本文的主旨不在于表现滕子京的能力,而在
10月21日20点,由今日工程机械财富帮组织,码客、小步外勤协助举办的"工程机械新营销分享会"在2015中国工程机械营销&后市场大会率先开启。130余名对"互联网移动营销"感兴趣的行业
目的:阐述18例小儿溺水的抢救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2007年收治的小儿溺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入院后均常规予清理呼‘吸道、氧疗、防治脑水肿及肺水肿等处理,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