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认同研究述评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者对壮族认同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壮族汉化与壮族"汉裔"情结研究。学者们普遍注意到,土司制度时期壮族的民族认同具有深厚的"汉裔"情结。二是着眼于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政策与壮族认同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从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展开讨论。四是以具体的田野调查资料为论述依据,从壮族的不同文化表征讨论壮族认同问题。五是对壮族认同的不同路径进行研究。这些成果表现出如下研究特点:(1)偏向于从壮族与汉族的互动来论述壮族认同,较少从内部视角来研究壮族认同问题;(2)在壮族认同路径问题上,虽然有学者提出壮族认同三层次论,亦有学者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纵向梳理壮族的认同的发展路径,但却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3)学者们对壮族认同的研究,倾向于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壮族认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较少有建立在扎实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基础上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考古及科研工作的推进,骆越历史中的节庆祭祀、花山壁画以及学术著作、纪录片、民俗表演等文化形态也逐渐被挖掘、还原,进一步丰富了骆越文化资源。但同时,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