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来源 :山东煤炭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邢东矿2129工作面大倾角孤岛工作面特点,进行了矿压观测及矿压显现规律的分析研究.结果 显示:工作面整面周期来压步距为2.00~40.07m,周期来压步距分布不均匀,但主要集中区域在见方阶段,来压期间动载系数平均值1.6,支架卸压阀开启频繁,局部片帮严重.研究成果对实际生产中类似工作面条件的采场顶板管理及支架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基于CHEMKIN软件,分析添加甲醇对正庚烷在高、低温条件下两阶段着火的影响,对甲醇与正庚烷在着火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开展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低温下,甲醇与正庚烷对OH自由基的竞争抑制了正庚烷的低温链支化反应,延长了燃料第一阶段的着火时间;随着甲醇掺混比例的增加,低温反应强度进一步受到抑制,无法检测到明显的低温着火现象;添加甲醇后,HO2自由基的浓度增加,有利于H2 O2的生成,高温下H2 O2通过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OH自由基,加速了第二阶段着火;在初始高温下掺入少量甲醇,着火时刻明显提前,但是掺
当今,就业形态越来越多元化,高职毕业学生可以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求学,其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文章就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为切入点,剖析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为实现15117工作面无煤柱开采,基于沿空留墙技术原理及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确定墙体合理宽度(1.5 m)及围岩应力分布特征,设计15117工作面进风巷、15119工作面回风巷基本支护均为锚网索+钢带,墙体支护为C40柔模混凝土+锚栓+钢筋网片,并在15119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围岩变形观测.结果 表明:沿空留墙期间,围岩变形量小,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为实现淋水条件下的安全支护,综合现场调研、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井下试验等方法,对巷道变形机理、煤岩体强度变化等开展了研究,提出采用防水锚固剂、注浆加固等措施,实现对该类巷道的稳定性控制.
为解决金能煤业大断面掘进巷道变形显著问题,通过分析原支护存在的问题,针对巷道地质条件优化了巷道掘进支护参数,使用注浆锚索改善围岩力学性能和承载能力,使用加长锚索改善预应力传递效果,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可为类似大断面巷道掘进提供借鉴.
以马兰矿12610工作面轨道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工程应用的方法,分析了近距离采空区下底板破坏机制,底板岩层的变形破坏可分为3类,包括压缩破坏区域、压缩膨胀临界破坏区域以及膨胀破坏区域.基于此,开发了采空区下巷道差异性支护技术,现场应用后实现了马兰矿12610工作面轨道巷的稳定控制.
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文章以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作为研究主体,厘清课程思政的融入机理,分析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研究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兼容性与互补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从理论与应用上提高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价值.
基于15108运输巷掘进过X6陷落柱期间巷道围岩稳定性差、顶板破碎严重、支护难度大、巷道掘进效率低等难题,对巷道前期支护技术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帷幕注浆加固+桁架锚杆、多筋梯子梁”联合支护技术.陷落柱影响区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1 m以下,巷道掘进效率由原来的4.1 m/d提高至6.7 m/d,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为了解决安徽淮南朱集西矿13501工作面轨道顺槽受下方11-2煤层采动影响后顶板破碎、两帮内移量大等围岩变形问题,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保护层开采模拟并进行支护方式优化.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有效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为同类型下的深井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镇城底矿22212工作面底抽巷掘进初期变形严重,为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通过钻孔窥视、数值模拟、矿压监测等手段,研究底抽巷围岩破坏特征,提出相应的支护优化措施,并通过现场应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原有支护锚杆未锚固在稳定岩层,锚索延展性与围岩变形不协调,提高支护阻力可有效减小围岩塑性破坏程度,所设计的锚杆+加长锚杆+钢筋网+喷浆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破坏,实现22212底抽巷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