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兼论职业教育发展动力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国外教育制度”?从系统角度出发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首先,“职业性”指的是需要专门资质化的个人和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导向。其次,“职业性”作为诠释性概念,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再次,“职业性”特征发展的三个典型阶段是:“职业性”的生成阶段、嬗变阶段及升华阶段。最后,“职业性”反映了特定的社会需求、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这三大需求为“职业性”的生成、嬗变和升华提供了发展动力。
其他文献
全球教育就是国际教育界为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而开创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目前,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已对全球教育进行了探讨,但是总体上来看,该领域的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上,对我国全球教育现状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对全球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探索。
本研究提出了这样的理论观点”大学年轻教师的选聘归根溯源,其包含三个层次的关系:人与自己,即应聘者自身的状况;人与人,应聘者与整个团队人员的相处;人与环境,即人与学校氛围、周边环境的相适。此外,本文考察了“选聘”的种种界说,并对其进行归纳与总结,提出了大学年轻教师选聘的内涵和其中所包含的维度,其维度分别为选聘原则、
2012年10月27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院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十八世纪初泰勒的“高报酬能提高满意度”研究引领了工业革命后颇为壮观的“满意度”研究大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兴起的霍桑实验室,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新道路,为西方管理学构建了新的管理理论框架和管理哲学理念,得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为情绪。
本文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从新中国初期建立高度集权体制到2001年后“以县为主”体制改革的变迁历程,探讨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权责结构在集权趋向与分权趋向之间交替变革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以县为主”体制未来权责调整方向的影响因素做了预测,对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本文重点围绕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的构建展开系统研究,并辅之以外部质量审计。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概述。
我国高校学术管理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当高校和教师无法通过制度性的合理渠道从事学术活动的时候,各种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灰色地带就空前活跃。学术传承的薄弱、学术规章的缺失以及整体上学术评价机制的缺陷、学术问责制度的缺位和根本上官本位文化的盛行,导致高校教师多重角色混乱,陷入学术不端行为的恶性循环。回顾中西传统中的学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大差别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学术价值理念。
大学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歧义丛生的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发和运用大学文化概念。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出发,大学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为大学及其成员认同的大学稳定的存在方式。大学文化的实质性内蕴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大学的文化生态(包括作为符号象征的物质文化、外在力量的制度文化和内在品质的精神文化),表征大学文化对内部师生发挥作用的文化存在;二是指大学的文化力量,表征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发挥影响的文化存在。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一浙江舟山群岛,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涉海类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工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工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与期待,也折射着工程教育的发展变化轨迹。研究表明,我国各类高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随着工业及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但总体上依然表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素质、重研究轻实践等特点,加强工程教育与社会及工业发展的联系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