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临床常用的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大,费用高.昆明山海棠(THH)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疗效,但无激素类不良反应.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小鼠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观察其是否有预防急性GVHD(aGVHD)的作用。
【机 构】
:
221002,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21002,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临床常用的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大,费用高.昆明山海棠(THH)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疗效,但无激素类不良反应.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小鼠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观察其是否有预防急性GVHD(aGVHD)的作用。
其他文献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导致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MV感染主要发生在移植后最初3个月内,但在接受CMV预防治疗的受者中可能会延迟发病.CMV倾向于侵袭移植物,其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移植物内部的免疫应答出现了异常[1].除与受者死亡率直接相关之外,MV也可引起免疫功能失调作用。
国外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约为0.33%,若是因肿瘤而行手术,发生率增高至0.57%~3.85%,且实际发生率要远高于此[1].肝移植作为腹部的特大型手术,亦是肺栓塞的高发因素.我院有1例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3次发生肺栓塞,现将救治经过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来氟米特(LeD和环孢素A(CsA)对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核因子kB(NF-kB)信号传导通路中核因子出抑制因子激酶α/β(IKKα/β)、NF-kBP65、核因子kB抑制因子α(IkBα)、细胞问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以及NF-kB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NIH小鼠为供者,Wismr大鼠为受者,施行颈部心脏移植,CsA组受者术后接受CsA腹腔注射,Lef组
目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是肝移植术后常用的主要免疫抑制剂.但其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1].因此,对于术后需长期服用CNI.特别是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受者,应密切监测受者的肝肾功能及合理渊整免疫抑制方案.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郎分肝移植术后出现肝肾功能不全的受者,采用以两罗莫司替代CNI的方案,以改善肝肾功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与传统的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细胞替代(无论通过胰腺器官移植或分离胰岛移植)是获得稳定和正常的血糖状态以及避免低血糖发作的唯一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成人胰岛移植的广泛开展,对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其毒副作用(尤其是致糖尿病作用)明显减少,胰岛移植可能成为1型糖尿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并发他克莫司(FK506)所致肾功能损害时使用西罗莫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3例患者肝移植术后均采用以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发生肾功能损害后,停用FK506,或FK506用量减半,同时加用西罗莫司.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血西罗莫司和FK506浓度、肝脏功能及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使用西罗莫司后肾脏功能迅速改善,血肌酐水平由(1
肝脏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治疗上常采用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近年来,由于肝移植的深入开展,临床医师在治疗肝脏肿瘤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本文对肝脏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与肝移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探讨肝移植在不同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肝移植多采用非转流手术,术中阻断门静脉可导致肠道淤血、肠上皮的缺血缺氧,使肠道内环境改变,引起肠道内菌群失调,大量产生细胞内毒素被吸收入门静脉。尽管肝脏枯否细胞可以清除内毒素,但移植肝的枯否细胞功能减退,移植肝成为内毒素损伤的主要靶器官,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放血疗法”已为多数临床医生接受,但肝移植中去除门静脉淤血多为经验性,缺乏实验依据。我们建立兔肝脏原位冷灌注模型,观察恢复灌流时去除门
AEB071是瑞士诺华制药公司正在进行临床研发的一种新型口服免疫抑制剂,其药理学作用机制及免疫抑制效果不同于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抑制药物,有人称其为目前顶级的新型免疫抑制剂.2006年7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世界移植大会(World Transplant Congress)上,有关AEB071的基础研究及早期临床研究结果首次展示在世界移植界面前,现综述如下。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在正常机体维持T淋巴细胞动态平衡和免疫耐受的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在70年代初期,Gerson等就提出正常的胸腺中可能存在一群有免疫抑制能力的T淋巴细胞,但是这个观点被国际免疫学界忽略了近20年.直到1995年,Sakaguchi等才发现在自体免疫耐受中存在一类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