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交响献奥运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p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可谓中国的“奥运”主题年,各行各界人士都期待着并积极参与到迎接奥运的各项活动之中。新年伊始,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音乐家协会和北京交响乐团共同主办的“2008北京新春民族音乐会”于2月20日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唱响了“献给北京奥运会的华彩乐章”。
  由指挥家谭利华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在音乐会中既担任交响乐的演奏又承担伴奏任务,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该团不仅广泛涉猎国外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而且还以发展和推动民族音乐交响化为己任,举行一系列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并委约作曲家创作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交响乐作品,还不断推出各种戏曲与交响乐相结合的音乐会,在国内率先走出了一条戏曲与交响乐嫁接之路,为我国民族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场音乐会的节目设计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弘扬民族音乐的精神。其中有三部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而创作的交响乐新作《北京述说》、琵琶协奏曲《弦上秧歌》和《呦噻2008》,还有脍炙人口的传统交响音乐作品《春节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包括美声、民族、戏曲和原生态等不同唱法和风格各异的声乐作品。
  三首委约作品在音乐会中分别占据头、身、尾的重要位置。开场是由作曲家杨青创作的交响诗《北京述说》。《北京述说》描绘了北京城的历史与沧桑,讴歌了北京人民质朴善良的性格、坚韧不屈的精神和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念。全曲具有拱形曲式的结构特点: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第三主题 第二主题 第一主题。第一主题采用了北京传统儿歌《水牛儿》的音调,清新纯真的童谣旋律通过发展变得越发宽广、充满朝气,抒发着北京人民质朴的情怀;第二主题带有强烈的沧桑感和悲壮的史诗性,好像述说着京城历史变迁的峥嵘岁月;第三主题的旋律音调来自北京琴书,京腔京韵充满了诙谐和活力,表达了京城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全曲的发展中,作曲家采用频繁模进转调且突出三度和增四度调性关系等创作手法,以营造色彩性的音响。在纵向音高方面,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及其展开,强调四五度音程的平行进行、四五度叠置和弦、五度音程关系的多调性模仿,以及紧打慢唱的戏曲陈述方式,来展示鲜明的民族风格;但在第二主题中,则是以上行大跳为主导的半音化旋律与半音下行的低音线条反向进行,且强调二度关系的调性发展,以造成音响张力,从而与前后的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全曲三个主题的不同写法上可以看出,作曲家依据音乐表现之需,选择相适应的音乐素材和乐思的发展手法,非常贴切地概括了北京城的历史人文景观。
  作为上半场压轴曲目的琵琶协奏曲《弦上秧歌》,为听众展示了一道道浓郁的陕北民间风情。作曲家张晓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弦上秧歌》以诙谐、如歌、热烈、欢快的情绪表现了当代人载歌载舞、欢天喜地迎新春的热闹场面。全曲具有回旋曲式结构特点:主部 第一插部 主部 第二插部 主部。由琵琶主奏的主部主题强调节奏的变化,风趣乐观,且通过各种变奏手法赋予该主题以不同性格,如利用时值宽放的变奏手法使旋律由动感的舞蹈性转变为抒情的歌唱性等。第一插部主题,深切婉转,带有戏曲唱腔风格,突出琵琶的摘、轮、推拉、泛音及滑音等技巧,富有表现力。如果说第一插部主题充满阴柔之美,那么第二插部主题则具有阳刚之气,强调铜管音色和乐队全奏的音响表现,粗犷豪放,将音乐推向高潮。主部主题的两次再现均突出了变奏性,尤其是最后一次到达全曲的高潮。该曲从音调的设计与发展到采用多样的变奏手法,反映出作曲家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挥。担任独奏的是琵琶演奏家杨靖。她对《弦上秧歌》的诠释纯朴自然、刚柔相济、层次分明,将西北地区的民俗民风表现得活灵活现,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会最后的压轴曲目是作曲家张朝创作的《呦噻2008》。张朝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呦噻2008》以交响乐队与人声的组合形式,采用了中国西南、西北等地的民间音乐素材和少数民族原生态山歌,同时还融合了中国传统乐器板胡和琵琶以及富有现代气息的架子鼓等多种表现手段,将多元风格融为一体,且通过回旋曲式的结构形式营造出神圣、庄严、热情、凯旋的音响画面。引子是用一支原生态民歌与另一支相距小二度调的自创原生态山歌的对位写成,多调性的旋律,古朴灵秀,令人感受到西南乐风的神韵。接下来是一首圣歌,合唱就一个“火”字唱出了人类对火的崇拜、敬慕和希望。主部主题是由一支生气勃勃的自创芦笙短调与一支多风格综合的长调并置而成。第一插部主题是一个锣鼓段,纯打击乐的音响热闹非凡。第二插部主题则是由板胡独奏和琵琶伴奏所形成的一段紧打慢唱的摇板,乐队予以衬托,充满着西北音乐的豪放之情。在主部的两次再现中均有较大的展开,长调从衬托地位逐渐跃入主要地位,赋予每一次主部再现以不同的对比,并将音乐一步一步推向高潮。担任合唱的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他们对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诠释得非常地道。板胡独奏和琵琶独奏分别由沈诚和杨靖担任。
  除了以上三部特约新创的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中还演奏了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交响音乐作品。由老一辈作曲家李焕之创作的《春节序曲》,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首传统交响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曲,凄美哀婉的旋律在小提琴家吕思清的名琴中流淌而出。他为此曲录制的四版专辑被业内誉为当今《梁祝》的最佳版本。
  在这场音乐会中,如果将一部部交响音乐作品比作一座座耸立的大山,那么穿插于其间的声乐曲目就如同一朵朵绽放的鲜花,异彩纷呈。68岁的老一辈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为听众献上了他那久唱不衰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两首歌。他宝刀未老,依旧保持着新鲜的舞台表现力,充满着诗意,豪放而壮美,音色清澈洪亮,尤其是高音仍旧魅力十足,深深地打动着听众。
  被誉为“昔日楚剧皇后,今日歌剧英才”的刘丹丽也展示出她的拿手好戏《洪湖赤卫队》选段《盼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和《洪湖水浪打浪》。
  散发着原生态音乐风情的歌唱家巴桑与赵大地的演唱,似乎将听众带到了辽阔的青藏雪域和广博的黄土高原。被誉为“雪域高原第一女声”的新一代藏族歌唱家巴桑,以来自世界屋脊的天籁之声演唱了《天路》和《青藏高原》。她的声音至纯、至美、至圣,意境深远,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颂。而信天游歌王赵大地以纯粹、粗犷、高亢的乡音唱响了《信天游》和《黄河船夫曲》,展示了世世代代生活于黄土高原的人们坚韧执着、炽烈而又含蓄、隐忍而又豪放的性格。
  京剧选段也成为音乐会上的一个亮点。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蓉蓉为听众献上了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和《黛诺》选段《山风吹来一阵阵》。深得京剧表演大师张君秋先生真传的王蓉蓉,扮相端庄、典雅、俊美,嗓音洪亮而圆润,自然流畅、华美细腻的行腔技巧,颇具大青衣之风范。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除继承张派艺术华丽纯美的演唱风格,还借鉴了西洋发声技巧,在塑造人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屡获大奖如“梅兰芳金奖大赛”决赛获提名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等。
  “北京新春民族音乐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年,成为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音乐家协会和北京交响乐团共同打造的一个知名文化品牌。大家期盼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同时也祝愿“北京新春民族音乐会”越办越红火!
  
  安鲁新 博士,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我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平时觉得自己练得挺好,一到上台演奏水平却大打折扣,与平时大相径庭,常常出现错音、漏音、指尖发软、动作僵硬、头脑发昏、脑子空白一片、多次停顿、甚至停顿后再也接不下去等等情况。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很多人都产生了上台演奏的恐惧,并在心里留下了阴影。在这些现象背后,担心忘谱的心理压力是影响演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虽然非常热爱钢琴,但是却往往因此逃避当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