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树木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片皑皑白雪。森林中万籁俱寂,异常温暖,只怕雪都要融化了。树木被雪裹住,云杉垂下了沉重的巨爪,白桦屈膝弯身,有的甚至把头低到地上,形成了交织如网的拱门。
  树木就像人一样:云杉无论在怎样的压力下面,没有一棵会弯腰屈膝,除非折断完事,但是白桦,却动辄就低头哈腰。云杉高耸着上部枝叶,傲然屹立,白桦却在哭泣。
  在下了雪的、静谧的森林中,带雪的树木姿态万千、神情飞动,你不禁要问:“它們为什么互不说话,难道见了我怕羞吗?”
  雪花落下来了,才仿佛听见簌簌声,似乎那奇异的身影在喁喁私语。
其他文献
教育不是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疯狂报班,教育不是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就万事大吉,教育更不是让孩子用自己的人生去完成大人的愿望。那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应当承担哪些责任?蒋勋老师以教師的视角,与大家分享几点与此有关的思考。  01 |沟通  很多青春期的行为,在大人眼中常常被定位为“坏”,造成青春期很大的压抑。可是如果大人能够了解这样的世界,中间的沟通一旦进行,青春期的教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去回忆小时候,那时总爱在夏日的大晴天早上,躺在离家不远的江边的沙滩上。当然,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沉思,我不会踱着步子在江边,让思绪和水一起涌动。我也还没学会细数江沙,将心底一切不愉,伴着指缝里闪耀的流逝,一点点埋在沙底。  那时候,我只是纯粹想在凉凉的沙上躺一会儿。风小,风凉;沙细,沙软。却惬意了整个童年。  那时候的童年是简单的。一捧细沙、一个地瓜,就能让我玩乐一整个酷
有些沙枣花向着天上的一颗星星开,那些花香我们闻不见。她穿过夜空,又穿过夜空,香气越飘越淡。在一个夜晚,终于开败了。  可能那束花香还在向远空飘,走得并不远,如果喊一声,她会听见。  可是,谁的叫声会让一束花香听见,那又是怎样的一声呼唤。她回过头,然后一切都会被看见——一棵开着黄白碎花的沙枣树,枝干曲扭,却每片叶子都朝上长,每朵花都朝天开。树下的人家,房子矮矮的,7口人,男人在远路上,5岁的孩子也不
那天  云是先你一步到来的  阴凉回到了树上  风摆你长发成乡村的荣耀  我更愿意相信  你的孤单是月光编织的  用朔月的清冷  与望月的伤感  因为你走后  雨珠落地时  带着戏腔并溅起了银两  后来,你全猜到了  我想你的时候  鱼就屏氣,天就放晴  草就登临山冈  草真的登上了山冈
我们这座山像是一个秃顶的老头,头顶没有树木,只有长得很慢的酸枣树和草本植物。松树、柏树还有枫树等等都在半山腰和山下。山腰到处是石头和树,山上是一层层的梯田,这种地貌叫塬。  我们的村子就在塬上凹进去的小山沟里,村子里有巨大的槐树、桐树、椿树,夏天,村子就被隐在接连不断的树冠里。这村子的人们对树有很大的需求。家里有孩子的早早种几棵榆树桐树或者槐树,等孩子大了,做家具使。家里有老人的种几棵柳树,等老人
百合亦称啊米哈、白百合、蒜脑薯、卷连子、向百吕等。百合含多种生物碱、蛋白质、淀粉、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B-胡萝卜素、还原糖、维生素B2等成分。研究认为:百合具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止咳化痰等功效,适应于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心神不安、肺结核咯血等病症。  民间治胃痛:百合50g,乌药15g,水煎,日服2次。治肺结核:百合15g,川贝10g,共研细末,分3次,1日服完。治咯血:百合9g,藕节6
锦绣中华,如果是勾角相连、逶迤于东方的华庐美居,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再加上港、澳、台,是相通连体的三十四套房子,这其中,新疆就是祖国西边最大、最美的一间。  这最大最美的一间,家具也出奇得大:  横贯东西的天山,是一个安稳、无垠的书案或餐桌。47个民族,包括13个世居民族,我们围着这个大书案或大餐桌,排排坐。下面是绿洲的软垫。大家学习、阅读、思考、工作、生活。  天池、赛里木湖,是早已备好的两
我国食笋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诗句。宋代赞宁专门编了一部《笋谱》,书中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竹笋,总结了历代流传的竹笋采挖、烹食经验,集古代竹笋知识之大成,可以说是一部竹笋方面的专业辞典。  一代文豪苏轼也是有名的美食家,他嗜笋也是人所共知的,曾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在他所写的诸多评竹论笋的诗文中,说的最为精辟诙谐的是:“宁可
悖论常常反映事物的本质,世界的真正的模样。庄子笔下的樗树,树干臃肿,枝条卷曲,完全不合乎工匠的要求,因而得以免遭斤斧,自由生长。格拉斯的《铁皮鼓》中的主人公奥斯卡也正由于是鸡胸驼背的侏儒,才在二战的炮火中成功地躲过了好几次性命之虞。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句话:大事不着急。  什么事让我们魂不守舍、心跳加快、血流加速?一篇一个小时内就要写出交稿的新闻特写,报纸就等它付印了;火车三分钟后就要开了,还未
吴晗(1909~196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因此于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代表作有《朱元璋传》,先后写作四稿,投入毕生精力,是明史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