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学生戒除“网瘾”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916720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面对那些沉迷网络的“花朵”,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戒除“网瘾”,回归正轨。本文针对中学生存在的“网瘾”问题,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戒除网瘾;网络游戏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益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中学生都对网络感兴趣,特别是网络游戏。笔者通过对八年级一个班52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发现有41名同学上网玩过网络游戏。为什么这些学生对网络游戏如此感兴趣呢?一是受社会潮流的影响。现代的中学生都有爱攀比、赶潮流的思想,喜欢攀比谁玩的游戏高级,如果有人没玩过,就会被嘲笑“落伍”。二是因为家长对于网络游戏缺乏理性认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网是与高科技的东西打交道,不应该限制,就是玩点小游戏,不会有什么影响。三是青少年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受同伴的影響。针对中学生愈来愈严重的“网瘾”,应如何应对?有以下几点策略。
  一、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
  网上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玩家对“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不欢迎:60.8%的人表示将换号继续疯玩。北京市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认为,“防沉迷系统”应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迫于“收益”的诱惑,设计者在游戏中注入过多的赌博、暴力和色情因素。因此,只有从源头上斩断这些诱因,才能还网络游戏娱乐益智的本色。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其中包括政府等相关部门。2007年,工商总局、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网吧总量不再增加;对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做出规定;等等,这些使我们看到了治理网络游戏的曙光。
  二、教师的正确引导
  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网吧与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帮助中学戒除“网瘾”的任务重点就落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身上。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少分心,爱学习。对于已经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身为老师的我们该如何去挽救呢?冰心有一句名言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而是用满满的爱心耐心地诱导,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去做有意义的事。比如这个学生跑步快,我们就鼓励他多进行长跑锻炼、参加学校或县里的运动会,学生有事情可做,就会慢慢远离网络游戏;如果某个学生热爱绘画,画画特别好,我们可以引导他在这方面深入发展,向相关刊物投稿,以此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当然,教师在与这些特殊学生打交道时,可能会遇到学生的抵制与反感,那么,我们所要做的是不计较,不粗暴地一骂了之,日久天长,总有一天,学生会被感化的——“将心比心”,人心不是石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三、家长的关心与教育
  据互联网调查显示,90%染上“网瘾”的孩子都有家庭关系紧张的状况,也可以说,孩子染上“网瘾”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很多家长平日忙于上班或打麻将,对孩子的日常起居不在意甚至是漠不关心,当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时才急急忙忙地制止,而家长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简单粗暴地打骂,这样起不到制止的作用,反而使孩子更反感更叛逆,与父母的关系更紧张。作为家长,怎样行之有效地纠正孩子的行为呢?我认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帮助孩子先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再去想学习
  有“网隐”的孩子学习总会落后一大截,突然把他们拉回学校,他们会因挫败而更厌学。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生活作息,因为有能力过规律的生活,就代表拥有自制能力,当孩子有了自制能力,他们就更有心理筹码摆脱“网瘾”。
  2.鼓励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
  有“网瘾”的学生一般都习惯于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多鼓励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不但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提高人的自信心与自制力。家长可以给孩子定一个目标,比如每天打球或者跑步半个小时,甚至陪孩子一起锻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找到新的精神寄托,进而慢慢地淡忘了网络游戏。
  3.经常跟孩子交流沟通
  现在的孩子总说跟父母有隔阂,是因为父母平时很少与他们交流,认为有吃有穿,孩子就满足了。其实,孩子最缺少的是心灵的沟通,所以建议家长有空时多陪孩子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与孩子聊天沟通时,应持平等的态度,使孩子具有主人翁意识,感觉得到被尊重,他才愿意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
  总的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危害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所以我们要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对于已经沉迷网络的中学生,学校、家长、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拯救他们。
  参考文献:
  [1]张春阳.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03):130-132.
  [2]王琦.浅谈网络时代中学生的网瘾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76.
  [3]郭振霞.中学生网络依赖心理的疏导与矫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3):59-60 88.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还原分析法”来组织文言文课堂教学,如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提升语用能力的“关键词还原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培养思辨品质的“意图还原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提升鉴赏能力的“人物还原分析”。从这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教学,是实现“文本解读”向“课堂落实”转化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法选择,也是引导学生指向传承和理解祖国文化的有效路径选择。  【关键
【摘要】本文针对乡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不力的现状,从对课程认识的缺位、教材开发不力、课程资源运用不合理等方面分析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并试图寻找一些改善的对策,时时思考;作为英语科任教师,要如何做,才能在乡村小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开发更多的特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去愉快地学习英语。在不断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在南雄市教研室陈川荣主任的指导下,笔者的思路逐渐清晰,最终形成了这一特色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从“What”(主要内容和主题意义)、“Why”(作者意图和教育意义)和“How”(语言修辞和文体结构)三个维度进行深度的文本解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文本解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已进入全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里,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是提升小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英语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语言类课程,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着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新课程的背景下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的主要任务是要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不知从何时开始,见义勇为、守望相助等美好憧憬似乎悄悄地从人们的脑海中逐渐淡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知不觉地成为现代人的处世方式,冷漠似乎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生活中、媒体中不时充斥着各类由于社会人的冷漠导致的惨痛事例。也许,我们会感到无比困惑:我们的社会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我们身边的人会如此冷漠?在我看来,这一切皆源于教育的缺失,尤其源于对“高分低能”社会接班人的盲目培养。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
【摘要】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是摆在每一位授课者眼前急切破解的课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敢于大胆改革和尝试,以求课堂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有效课堂;途径;实效  实施有效课堂,提高课堂实效,其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探究、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被广泛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目标导向,创设情境;呈现情境,激发兴趣;翻转预设,深度探究;升华情境,价值引领;延伸情境,回归生活”的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策略“五步法”。本文就此浅谈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深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面临着不断改革的新型教育理念下,今天,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做一名“慈母型”的教师;其次要博览群书,既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多才多艺,做一名“多功能型”的教师;其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型”教师。  【关键词】 学生的良师;严慈相济;多才多艺;以身作则  2001年,我走上了梦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行业。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思想、品德育人课,为带给学生更多真实的情感体验,就需要通过生动的网络影像将学生带进逼真的教学场景,使品社课堂容量得到拓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粤教版;妙用网络;拓展容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发散,性格好动,如若在课堂上用枯燥的语言介绍课本内容,即使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学重点,也无法将使学生全神贯注、领会于心。
【摘要】童话在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告诉孩子们真、善、美的道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自身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童话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童话;多维;情景;阅读;表演  童話具有丰富的幻想,奇特的情节,优美动人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作品,教学时应根据童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