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社会的款组织及其特点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组织,侗族也不例外。侗族的社会组织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仍有一些较偏僻的侗乡山寨保留有这种组织。因此,对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侗族社会的过去,考虑其当今和以后的发展,都将会有启示。为此,本文试对侗族的款组织及其特点,作如下探讨。
其他文献
<正> 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学科,是中国历史学的一个特别分支。它研究中国境内包括汉族和古今各少数民族的族别史,民族关系史、地区民族史,也研究分科的民族政治史、民族经济史、民族文化史、民族教育史、民族法律史、民族宗教史、民族哲学史、民族文学史、民族科技史等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注重研究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后,我国的民族史学工作者以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民族史置于中
<正> 一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人数较少的民族,分布在全国总面积的62.5%的土地上。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共有8000万,在拥有11亿人口的中国是“少数”,在世界上并不是少数,远远超过了德、英、法、意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总和,比5个澳大利亚总人口还要多。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种以上的语言,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少数民族的现行文字和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文字,
<正> 前言 50年代,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中国建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便在文化教育委员会内设立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组织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帮助文字不完备的民族逐渐充实其文字。因为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是一项新的工作,我们还没有经验,所以50年代初我们国家曾多次派遣一些语言学专家到苏联访问,学习经验。1954年至1957年又聘请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1984年5月31日在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当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从实施到现在已经五年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们许多年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政策的总结,实际上也是我们整个民族工作经验的总结。这个自治法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乌兰夫同志等老一辈民族工作领导同志直接主持下起草的。乌兰夫
<正> 我国是世界上草场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北方的草原和江南的草山草坡合计53亿亩,仅次于澳大利亚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全国94%以上的草原草山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全国五大牧区也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这些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然而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畜牧业却发展缓慢,丰富的草原草山资源利用率很低。如何用短平快
一九四九年七月八日西藏地方反动当局曾以国民政府驻藏人员中有共产党员为借口,要求国民党政府驻藏人员和内地在拉萨工作的某些人员离开西藏。本文就已经收集到的材料,试将该事件的原委作一初步探讨。 (一) 关于这一事件的经过,已故的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主任秘书、代处长陈锡章曾写道:“一九四九年七月八日噶厦派员请我去有要事面谈。我去到那里,在座的有三噶伦,
<正> 伴随九十年代第一春的来临,全国首家以民族经贸信息为主的报纸——《民族经贸报》在兰州创刊了。 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西北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国家开发重点的西移和古“丝绸之路”的崛起——“欧亚大陆桥”
<正> 一 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一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它作为国家用于调节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宪政纲领性法律文件,首次确立了我国民族法律体系的一条中心轴线。但作为完整、科学的民族法律体系,应当具备其严谨的内涵和有机的构成,这就是民族部门法。顺应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潮流,民族经济法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提上了民族理论研究的议
<正>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各族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下,经过了曲折的道路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加速四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政策。 四十年来,党和国家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援和帮助,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正> 《傣族社会研究》是曹成章同志继《傣族农奴制和宗教婚姻》一书之后研究傣族社会的又一部专著。《傣族农奴制和宗教婚姻》从横的方面对傣族社会的历史概况,农奴制社会的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地租形态、等级制度、政治军事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和家庭婚姻等作了全面的论述。《傣族社会研究》则从纵的方面对傣族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