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对'凤丹'牡丹生长、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油用牡丹\'凤丹\'植株生长发育、不同冠层的光合性能、籽粒产量及油脂品质的影响,为油用牡丹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河南省沁阳市试验基地2013年10月定植的\'凤丹\'牡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初植密度为57000株·hm-2.2017年进入丰产期,果荚成熟后调查发现,高密条件下遮荫导致弱苗死亡,保有密度为46800株·hm-2,于2018年3月13日发芽后进行人工间伐,间伐强度为0%(CK)、17%(A)、35%(B)、47%(C)和62%(D).2019年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冠层光合参数、产量性状等指标.[结果]1)间伐对\'凤丹\'植株的生长状况、光合特性、籽粒产量与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中层>下层,MDA含量表现趋势相反,间伐明显改善了\'凤丹\'冠层光能分布,提高了叶片的光合性能.3)单株结果数、单株籽粒数以及单株果荚质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逐渐升高,百粒质量和籽粒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间伐强度47%效果最好,比CK增产47.9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牡丹籽仁脂肪酸组份与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总维生素E含量随着间伐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过程,间伐强度47%的牡丹籽仁维生素E各组分与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间伐后籽粒粗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改变.[结论]通过间伐降低油用牡丹的群体密度,能够调节群体条件下冠层光能分布、改善个体营养状况和降低空间竞争压力,保持油用牡丹高产稳产的生产性能,中等强度(47%)的间伐调控\'凤丹\'牡丹人工林群体结构的效果最好.间伐是调控\'凤丹\'牡丹群体光合性能和籽粒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青海黄土高寒区4种典型人工林树木(针叶和阔叶2种生活型)叶片的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随生长季阶段(Ⅰ:5月15日—6月15日;Ⅱ:6月15日—7月15日;Ⅲ:7月15日—8月15日)和坡位的变化,为指导青海高寒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采集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白桦和青杨4种树木叶片样品,室内测定叶片的OC、TN和TP含量,通过正态性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邓肯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除趋势对应分析、冗余分析和蒙特卡洛置换检验,探究叶片养分
[目的]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是典型的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MVA代谢途径是天然橡胶与萜类化合物所需的五碳构成单元IPP和DMAPP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之一.由2分子IPP和1分子DMAPP聚合形成的法尼基焦磷酸是乳管细胞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的起始前体,厘清该起始物的合成酶酶学性质不仅有助于阐明天然橡胶生物合成机制,同时也为天然橡胶遗传改良提供酶学理论基础.[方法]对橡胶树热研7-33-97基因组中同源的3个预测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HbFPS1、HbFPS2、HbFPS3)进行序列特征分析,优选胶乳中高表达的
报道福建省危害乳源木莲叶片的一种专食性害虫——黄氏枝膜叶蜂Cladiucha huangbki Niu&Wei,sp.nov..该种的潜在分布区包括广东北部、浙江、江西和湖南等乳源木莲分布区.黄氏枝膜叶蜂与大鞘枝膜叶蜂C.megatheca Wei最近似,但本种体型较小;雌虫触角22+3节,明显长于头部宽的2倍;颚眼距0.4倍于侧单眼直径;中窝浅平,上部无深坑;单眼后区侧沟向后明显分歧;锯腹片中部锯刃平直;寄主为乳源木莲等,与大鞘枝膜叶峰明显不同.枝膜叶蜂属已经测定3种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黄氏枝膜叶蜂与刻胸
[目的]对成龄转JERF36基因银中杨——抗逆1号杨试验林进行连年生物安全性监测,评价抗逆1号杨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为评估转基因杨树及转基因植物土壤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以11年生抗逆1号杨、非转基因银中杨对照、林下杂草、林下土壤、试验林旁行道树下杨树实生苗叶片、土壤中筛选出的卡那霉素抗性菌株为材料,采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外源基因JERF36稳定性及水平转移潜在性,利用稀释平板法对9~11年生抗逆1号杨与非转基因杨对照林地的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外源基因JER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的刺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动态变化,揭示其对NaCl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刺槐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刺槐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1.5‰、3‰、4.5‰)下苗木的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分配和NS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1)随着土壤NaCl浓度增加,刺槐苗木的地径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随着NaCl胁迫持续时间增加,叶生物量的增速逐渐降低,而根生物量增速变化不显著,导致叶生物量比显著降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显著增加.2)随着土壤N
[目的]基于黄脊竹蝗若虫不同龄、成虫不同性别及不同组织筛选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黄脊竹蝗后续转录调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黄脊竹蝗转录组测序结果,以TUB、RPS27A、RPL10、AK、GAPDH、EF1A、RPS3、Actin和18S rRNA常用的9种昆虫内参基因作为候选,本地Blast后获得碱基序列并设计引物.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分析这9种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筛选出在若虫不同龄、成虫不同性别与不同组织(触角、头、唇须、肌肉组织、精/卵巢)中表达量最为稳
[目的]探究温带落叶阔叶林物候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提高植被固碳模型和区域碳固定模拟的准确性.[方法]以北京松山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数字相机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相对绿度指数(Gc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将Gcc和SRS-NDVI测量仪测定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通量数据拟合估算出的物候指标作对比,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观测期间,Gcc与空气温度(Ta)、土壤温度(Ts)、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光合有效辐射(PA
[目的]研究高温中大截面承重木构件最外侧炭化层保护下内部受热区木材顺纹弦面抗剪强度及其劣化规律,为木结构抗火性能精细化设计和过火结构构件剩余承载力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木结构建筑常用进口兴安落叶松和花旗松以及强度等级较高、具有结构用材潜在应用价值的国产速生杨木3种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试验箱内充满氮气的方法模拟绝氧环境,在20、50、70、110、150、200、220、250和280℃共9个温度水平下测试216个试件的顺纹抗剪强度,以及150、180和200℃下木材主要化学组分变化.[结果]木材
[目的]研究水煮处理对竹材吸湿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竹材改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将竹片置于100℃沸水中(竹片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水煮处理4 h,利用动态水分吸附仪(DVS)测试水煮处理前后竹材动态水分吸附曲线,采用Hailwood-Horrobin(H-H)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扫描电镜(SEM)、化学成分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水煮处理前后竹材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结晶区参数.[结果]竹材经水煮处理后,在相对湿度
[目的]验证解析木数据参数化3-PG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解析木数据标定的模型预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变化,为扩展参数化3-PG模型数据源提供依据,为模型数据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解析木数据模拟胸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相关公式计算叶、干、根生物量和蓄积量.根据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采用直接计算、参考文献、迭代拟合和默认参数等方法对3-PG模型进行参数化,利用密度试验林和固定样地数据对模型输出进行精度验证,并对模型输出与地面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验证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