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寸缂丝一寸金,是缂丝这种“织中之圣”一直以来承载的盛名,当贤淑的织娘端坐在木质织机前,一手持梭子,一手持拨,让梭子在雪白的丝线之间来回穿梭,原本单调的色线就会逐渐展现出一幅雕琢缕刻的奇幻景象,而在缂丝文化中浸多年的民间艺人陆美英,却更进一步告诉我们,什么是“一寸缂丝一寸心。”


  昂贵版的古老手艺
  缂丝,又称“刻丝”,是汉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更是女红中最为耗时、最为极致的一种。出生在苏州的陆美英总是感慨万千:“追求缂丝工艺的人,就需要一根筋的精神。”苏州,本来就是崇尚女红的鱼米之乡,陆美英打小便流连在绣织的文化中,她坐在缂机前几小时不动弹,都不会觉得单调乏味,反而能感受到妙趣横生。
  长期以来,中国的小农经济格局是“男耕女织”,伹缂丝技艺可以说是一朵奇葩,当年唯独它是传男不传女的,因为这门手艺是可以賺钱养家。从宋元开始,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织绣收藏的亮点。
  明清时期,缂丝被限定为帝王御用,生硬地被皇室垄断,民间不再允许使用缂丝织物。古代在陈述缂丝时有这样一段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这大概是它被选中的原因,因为极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千年不坏艺术织品”。《红楼梦》中晴雯所补的“雀金裘”,就是把孔雀翎毛上的羽绒与丝绒拈合后缂织而成的: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同样是用孔雀羽毛缂织的龙纹。这些用孔雀羽毛缂织出的花纹,看上去“金翠辉煌,碧彩闪烁”,而且永不褪色。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无关印染,不需底布,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其昂贵的真丝材质和曾经的御用皇家身份,更因其织造工艺的繁复与精细中蕴藏着织娘们沉甸甸的寂寞光阴,手持穿有彩色纬线的小梭子对照画稿在经线间来回穿梭,每换一种颜色,就要换一把梭子。据说,织工们在织造一幅缂丝作品吋往往要换梭上万次,一件皇帝祭天祭祖时所穿的缂丝龙袍,可能需要若干织工数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在缂丝作品售卖时,常被告知:“您买的,是织娘的寂寞。”
  “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
  缂丝作为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是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这是一种以花鸟为主流素材,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的技艺,具有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被古人形容为“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
  缂丝有其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同一种色彩的纬线,需要根据纹样的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才能保证整个缂丝作品丰富的层次感。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传统缂丝可细分为四大类:本缂丝、明缂丝、鯧缂丝和引箔缂丝,当今研发的缂丝品有紫峰缂丝、雕镂缂丝和丝绒缂丝。它们各有千秋,“本缂丝”质地较为厚实,作品高雅尊贵,适合于装饰点缀:“明缂丝”是雍容华贵,质地柔软,轻盈:“絽缂丝”质地柔软,间断图案,透气透光:“引箔缂丝”质地柔软,掺有特殊纸箔:“紫峰缂丝”材质轻薄,薄入蝉翼,图案若隐若现:“雕镂缂丝”窗棱效果,且极具观赏性:“丝绒缂丝”是丝毯工艺和缂丝工艺的结合品,无论何种变异,缂丝始终是中国女红文化中不容小觑的高超技艺,任意截取一角,都可发现当中充满了妇道人家间关于生活的奇趣。
其他文献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迁体仁阁大学士。卒后谥文达。平生以治经学考据著名,编梓甚多。文崇骈丽,诗出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财富之源”.“信息超载”而“知识贫瘠”是当前数字档案馆建设亟待破解的一个瓶颈.笔者借鉴国内外企业界知识链理论,建立了以数字档案馆知识链模型为
预防用疫苗是指具有免疫原性,通过接种人体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主动免疫,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相应抗原性物质所致疾病的生物制剂。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是疫苗产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