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诱导化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分析及意义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诱导化疗前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影像学表现,并预测转移淋巴结在序贯放疗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40例经病理和CT证实为鼻咽癌初治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65枚,运用超声观测其大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并记录其内部血流分级,分别在化疗前、后及序贯放疗后1~2个月行超声检查,比较转移淋巴结各测值及疗效的差异.结果 根据诱导化疗前后颈部转移淋巴结内血供改变分三组,血供改善组占55%(36/65),血供减少组和血供无变化组分别占23%(15/65)、22% (14/65),诱导化疗及序贯放疗后淋巴结均缩小,化疗后平均退缩率在血供减少组、血供改善组、血供无变化组分别为52%、36%、25%,序贯放疗后分别为90%、81%、70%,三组间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淋巴结血供变化与化疗后退缩率间有相关性(r =0.572,P=0.000),与序贯放疗后退缩率间有相关性(r =0.553,P=0.000),化疗后淋巴结退缩率与序贯放疗后退缩率间有相关性(r =0.621,P=0.000).化疗后淋巴结RI均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血供减少组、血供改善组PSV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供无变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DFI可清晰、准确地观察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诱导化疗前后的变化,其中诱导化疗后血供、大小的变化可预测近期放化疗后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治疗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16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细菌分布、耐药性、治疗结果.结果 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165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占17.57%)、肺炎克雷伯菌73株(占44.24%)、大肠埃希菌48株(占29.09%)、表皮葡萄球菌15株(占9.0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1株(占73.30%).结论 多重耐药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医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肺癌疼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吗啡缓释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 (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x2=4.54,P<0.05);观察组吗啡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9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替硝唑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率和龈沟液的IL-6.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PLI、PD、BOP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目的 研究含壮骨强筋片药物血清对老年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18月龄SD大鼠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蛋白标志CD34、CD31、CD29;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2.5%、5%、10%)含药血清于培养第24、48、72 h细胞的增殖情况,分为成骨诱导组、成骨诱导中药组、中药组、空白组.培养7d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力.14 d后,检测A
目的 探讨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新公式(AC-eGF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99mTc-DTPA清除率准确测定117例不同疾病住院患者肾小球滤过率(Tc-GFR),并用生化仪测定血清胱抑素C、肌酐及尿素氮,同时以AC-eGFR、CKD-EPI等11条公式计算GFR,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 11条公式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而以AC-eGFR、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