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语文学习起着指导作用。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仅可以锻炼思维、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水平,适应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目前的教育现状结合实际,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开放活跃的阅读教学课,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语文能力也就能逐渐提高。很多老师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学生学习优秀与否的衡量标准,这中观点是狭隘片面的。很多学生没有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阅读的习惯,学习的效率很低,使他们对阅读失去信心和兴趣。这些消极的情绪会让他们从不会学习到不愿意学习,严重的还会出现厌学情绪。所以,教师们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学习阅读读物的方法,这可以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们积极而主动地去阅读,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
  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
  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阅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是现在语文教学方法依然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面大部分的老师还是老生常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会将语文课阅读内容分析得很透彻,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要求他们先要死记硬背的把内容中心意思背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学习上就会很被动,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把考试分数当做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老师工作优秀与否的重要依据,因而学校要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并让老师积极的参与其中,带动学生共同进步。语文教师需要在工作中积极创新,运用新的观念及方法对学生学习进行教导,改善学生学习方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书本之间的一种交流过程,要让这种交流更加积极,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去阅读,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语文老师要积极主动的考虑该怎么让自己的教学工作质量提高,并且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的语文教育素质教育进行加强。
  初中語文阅读教学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把素质教育融合其中:(1)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进行指导。学生是有思想有立场的,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观点、立场,教师应该摆正教学思想和位置,改变"填鸭"式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阅读。(2)每个学生的性格是不同的,通过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是开发学生学习潜在能力的基础。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同样也要敢于尝试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和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宽度。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积极主动性
  如何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阅读,以读书为乐趣?阅读兴趣是关键,可以说兴趣是让学生积极学习阅读的最好老师,因为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推动力,也是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利法宝。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去阅读书籍,教师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首先,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多读阅读性刊物,以便学生深刻的理解文字内容,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来引导学生们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其次,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多鼓励学生,将学生写的小日记、小心情加以指点,优秀的文章给予肯定并在班级中朗读出来,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让他们能主动的去阅读去学习创造。
  (2)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新教育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自身理解吃透文章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分析文章,划出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的掌握每篇文章。其实,阅读学习是学生自我感悟理解的一个过程,教师不能加以取代而造成学生的"替阅读",而是应该从阅读技巧、阅读方法出发,对阅读内容上加以适当指导,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阅读带来的感受,在理解和感知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文学的魅力。
  三、教会学生们投入感情用心阅读
  感情是事物之间交流的纽带,也是学生阅读学习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传播者,通过对学生语文基础的教学,来指导学生用心阅读,体会并理解到作者的情感。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内容,才能有所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抓住文章重点,对文章句子内容反复推敲,让学生用心领会。对某一篇文章可以全班进行讨论,每个同学可以谈谈自己的读后感,以及从中学到什么知识。学生在这种活跃的环境并且投入感情的状态下,可以更加快速的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用心的帮助学生去理解作者文章,融入文章内容当中,要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建立一个活跃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提出想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从而达到用心阅读的目的。
  总之,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多读书籍,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让学生体会阅读带给自己的艺术魅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们阅读的方法,抓住文章的重要思想,让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总结方法以提高自己阅读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龙仲勤.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M].科学咨询,2010(14).
  [4]谢玉祥.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不能仅仅作为工具来教师,还应考虑其人文性的内涵。这就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而且必须采用审美阅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人文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不能仅仅作为工具来教师,还应考虑其人文性的内涵。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学知识的教学,还应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文的内容,受到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问工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时训练学生思维能
城市为人们提供了安定的容身之所,是人民生存的基础空间,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