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深空?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120万公里的深空,向故土投来深情一瞥,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清晰的地球与月球罕见合影。在这张从120万公里外获取的黑白合影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白皙新月状,镶嵌在暗黑色的宇宙间,交相辉映,惊艳绝伦。
  这张独特的照片,生动展现了中国进入深空探测时代的唯美而又崭新境界。
  为什么要去深空?7月23日长征5号发射之后,许多人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解释这一切的,或许就是那个诗意的回答:因为星辰大海,就在那里等待我们。
  广义来说,对地球以外天体开展的空间探测活动,都可以称为深空探测。这当中,只有对地球的卫星月球的探索,相对比较成熟。阿波罗载人登月、中国嫦娥探测器到达月球背面,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事件。
  有着更为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则是真正离开地球引力范围的深空探测,这是人类跨出地球摇篮的重要一步,也是向着更浩瀚星海奋进的起点,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离开地球引力的深空探测,实际上非常困难。7月23日发射的天问一号,选择了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开始旅程,5600万公里的路程,要花半年多时间。高达每秒30万公里的电波速度,也无法对探测器进行实时遥控,只能依靠事先精心设计的运行轨迹,孤独地飞向深空中太阳系另一个行星。
  太阳系包括有太阳和8个行星、67个卫星以及至少50万个小行星,直径大约为90亿公里。目前有意义的深空探测,也仅限于太阳系内,因为地球距离太阳1.5亿公里,从这个有人类活动的星球出发,且不说其间有无数难以解决的难题,即使能径直向太阳系边界飞行,也至少需要15年才能飞离太阳系。飞离太阳系后,一个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会展现在面前,探测器一头扎进的,将是更加浩瀚的银河系。
  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诞生了银河系,时间距今天约125亿年。银河系大体上是由恒星、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扁平盘状构造,通常称之为银盘。银盘外形如薄透镜,以轴对称形式分布于银心周围,其中心厚度约1万光年,不过这是微微凸起的核球的厚度,本身的厚度大约为2000光年,直径将近16万光年。
  银盘是银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拥有四条清晰明确且相当对称的旋臂,每条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阳系位于猎户座旋臂靠近内侧边缘的位置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4万光年。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大约有1200亿颗。
  根据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一架探测器飞离太阳系后,一头扎进的会是一个何等无垠的星海。这个时候,距离的计量单位只能用光年来计算了,因为如果还是用每秒16.7公里的第三宇宙速度来计算的话,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且以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最高速度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来计算,探测器飞离太阳系后,假如对太阳系所在的猎户座旋臂厚度进行探测,需要2000光年;从所在的猎户座旋臂去隔壁的另一条旋臂旅游,需要4500光年;如果想去银河系中心看看,那需要2.64万光年;而假如突发奇想在银盘中横向走一回,那就需要16万光年。更具有挑战性的,是一切顺利走遍银河系之后,还会有更浩瀚的河外星系在等着。
  我们现在能够描绘的深空探测,就是有着这样广阔的未来。最新研究认为,宇宙直径为1560亿光年,可观测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38.2亿年。这一切,未来都可以归类为深空探測的范畴。
  为什么要去深空?因为这是一个近乎于梦想的使命,有一个无比浩瀚的星辰大海在等待着我们迈出第一步。正如10万年前人类祖先从树上来到地面一样,如果没有最初迈出的第一步,就不会有今天地球高度发达的文明。
  7月23日奔向火星的天问一号,是我们开始漫漫征途迈出的第一步。
  这是代表着人类意志的一步。
其他文献
盆菜大约是上海小菜场的创举,我在外地没见过。盆菜的盛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副食品供应的紧张局面稍有缓解,但猪肉、豆制品仍要凭票供应,这显然与“大好形势”不符,于是小菜场就发明了盆菜。  盆菜是设专柜销售的,一只只搪瓷盆子叠床架屋,琳琅满目,红的绿的,像“办家家”似的颇有看头——两枚鸡蛋配三只番茄、两支茭白配一只猪腰、三只青椒配半只猪肝、半棵花椰花配一只猪心、两只猪脚爪配一片冬瓜、半只花鲢鱼
社畜对公司的感情就好像武士对藩主的愚忠。  酒酣耳热之际,激进派拍拍老板的肩膀:你怎么还不死?你死了,财产都拿来买军火该有多好。老板嘿嘿一笑:我不死,可以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家伙嘛。旁边他女儿就不乐意了:爸爸平常省吃俭用支援你们,还盼着他死,什么人嘛。  激进派象征理想主义,为了理想不惜任何代价;老板属于现实主义,女儿代表人情社会。非常精彩,可惜不是我的原创,原创是嗜酒如命的棋圣藤泽秀行——  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九院)今年迎来100岁生日。  “传奇”“神奇”——只要提起“上海九院”,无论普通大众还是医学界专业人士,脑子里多半会跳出这些形容词。一百年前,上海九院的前身伯特利医院在制造局路开业。可以说,自医院建立那天开始,上海九院的血脉里就流淌着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血液。  骨子里的执着柔情,让上海九院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围绕患者需求,医院研发“硬核
从健康养生到旅行休闲,从饮食居住到潮流风行,各个消费层面上,老年人的身影都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相比贷款也要消费的年轻人,和有钱但时间不充裕的中年人,有钱有闲的老年人群体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社交化、年轻化、智能化正成为“银发经济”的主要特征,那些健康尚可,有固定收入来源、有更多时间和更开放心态的老人,将追求“晚年幸福”作为目标,在生活上讲求高品质,消费行为与年轻人同步。  根据《中国老龄产
“云游戏”是游戏发展的新一代突破,它并不只是游戏技术的某种进步,更带来了改变整个产业生态的力量。摄影/沈琳  “一代有一代之特点,一代有一代之使命。”这样的论断在游戏的发展历程中同样适用。2020年,“云游戏”无疑是游戏发展的新一代突破,它并不只是游戏技术的某种进步,更带来了改变整个产业生态的力量。  云游戏的到来,用户的体验将更加接近“头号玩家”,而游戏产业将面临格局重塑、价值重估。“云”的精彩
海那么美,也有悬崖与暗礁陪伴其中,也要承受台风与巨浪的拍打。  《希望沟壑》(Hope Gap)真是一部让人毛骨悚然的电影,它把婚姻不堪的一面狠狠地撕开,尽管观众并不知道“伤口”在哪里,但仍然会通过若隐若现的故事细节,看到婚姻“黑洞”的深邃与冰冷。  它让人想起《革命之路》,莱昂纳多和凯特在这部婚姻片里的表演,让观众看到婚姻“狰狞”的面孔,他们两个吵架的时候,像火山迸发,像洪水决堤,像世界末日到来
苗炜  最近在读一本作家传记《卡特制造》,写的是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的生平。这本书很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记述了安吉拉每本小说的稿费,还讲了她买房子的故事。英国作家伍尔夫说过一句名言,女人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所以,我看这本书,特别留意安吉拉挣了多少钱,买的房子怎么样。  1965年,安吉拉将处女作《影舞》的手稿投给了威廉海涅曼公司,过了几个月,出版社决定出版,给出了150英镑的精装本预付稿费。英国的出
4月24日,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中国宣布了第一位火星使者的名字:"天问一号"。按照计划,它将在2020年7月搭乘长征五号火箭,远征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火星。这将是中国出发迄今最远的一次旅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在《天问》里提出的课题,如今中国航天人将派出使者,试图去解开屈原之问。中国的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最先出发的是"天
金风玉露一相逢  (2019年 第4期)  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影像,看了着实令人激动不已。登月,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梦。宋人苏轼一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至今传唱,甚至成为流行歌曲。再早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里的形象,被毛泽东引入诗词——“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在嫦娥四号完成探月任务之际,中国正式宣布2020年左右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且绕火星与着陆一次完成。这让我想起
围绕着饭桌的海派文化,上海人叫“老规矩”。  我的老外婆就是一个“老规矩”。一早起来,她必然先虔诚地擦桌子,时间一长我不禁奇怪:有这么重要吗?!  外婆的回答令我毛骨悚然,她说,你知道吗?我们夜间睡觉的时候,桌子是有人用的,老祖宗是要回来的!  我当时不屑地一笑,现在想来这老规矩其实颇有道理,晨起擦桌,正是“清晨即起,洒扫庭除”的一部分啊,说“祖宗来过”,只是为了使你慑服而编造的一个灵异叙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