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族茶文化的发展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茶的故乡,可以说世界各地的茶文化无不源于中国。中国广阔的茶区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富饶的茶树品种资源以及卓越而富有创造性的采制技艺,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茶叶品类,中国是世界茶叶品类最多的国家。风韵奇特的各类茶叶,如似锦繁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云南更是茶的原产地,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于地域差异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各民族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茶与民族生活的结合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也是云南发展民族茶文化的优势所在。
  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地区产茶,不少人把饮茶当作了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的保健方法。 我国的客来敬茶富含洗尘、致礼、叙旧、同乐、互爱和祝福的深情。俗话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鲁迅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这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也是发展茶文化的最终目的。随着人类走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感受茶文化已成为人们衡量素质高低的标准,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等各个领域。包含茶事博览,茶叶专著、茶事掌故、茶与诗词、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歌舞、茶与禅教、饮茶习俗、茶艺表演、茶食茶疗、和茶事旅游等多方面。为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云南作为茶的原产地,如何抓紧发展民族茶文化,以推动云南茶经济的发展更显重要。具体论述如下:
  一、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
  1.多种多样的种质资源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就被子植物而言,据世界现知的544科中,云南就有256科,超过一半。山茶属植物约有200种,云南茶资源丰富,种质资源无论是野生的、过渡的,还是栽培的,全省已发掘利用的有199个,其中有性系良种46个,无性系良种153个。勐海大叶种、双江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为国家级良种,还有云抗43号等20多个省级良种和地方优良品种。作为茶的故乡,一直吸引着中外爱茶人到这里来探究茶的奥秘,追根溯源。云南的大茶树资源,不仅是中国产茶省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从西双版纳勐海县1952年南糯山800多年大茶树发现和约1700年的巴达大茶树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茶的原产地。世界各国的茶叶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入的。云南大叶种内含物丰富,尤其是药理有效生化成分含量高,饮用功效独特。所以,云南茶叶资源宝库是发展云南茶文化的源泉。
  2.品种繁多的茶叶种类
  云南茶叶面积居全国第一,茶类花色品种也是最多的省份,有响誉国内外的“滇红”、“普洱”老牌名茶;更有一大批新型的名茶给云南茶叶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云南茶叶以浓、鲜、甜、醇为特点,滋味纯属天然。茶之韵味,美在不同品种,各有千秋,如绿茶味浓烈而后回甘、红茶味浓甜厚、黑茶味醇清甘、青茶鲜浓甘纯、花茶芬芳清雅、普洱的陈香滑甘,茶韵各异。为发展云南茶叶,树立云南茶叶品牌,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文化是发展云南茶文化的基础
  云南有25种少数民族,各民族独有风格各异的品饮方式。如:傣族“竹筒茶”、布朗族的青竹茶、凉拌茶、酸茶;布依族的青茶、打油茶;白族的三道茶、烤茶;基诺族的“凉拌茶”、煮茶;爱尼人“土锅茶”、景颇族的竹筒茶、腌茶;拉祜族“烤茶”、竹筒香茶、糟茶;佤族的苦茶、煨茶、擂茶、铁板烧茶、瑶族的打油茶、滚郎茶;回族的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纳西族的酥油茶、盐巴茶、龙虎斗、糖茶;独龙族的竹筒打油茶、独龙茶、煨茶;水族的罐罐茶、打油茶;哈尼族的煨酽茶、煎茶、土锅茶、竹筒茶等等。民族茶文化发展的前提就是整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
  三、云南民族茶文化发展与时代发展相辅相成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它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以,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必须树立科学理念,促进民族文化与时代发展相协调。
  1.民族茶文化的发展是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需要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就是要把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云南民族文化,同建设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我省的多样性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全面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民族茶文化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云南得天独厚、多民族丰富多样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茶文化建设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精神和物质资源,为民族茶文化产业创造着大有作为的市场。我们要“保持独有文化,继承特色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开创一条有云南特色茶文化的发展道路。使民族茶文化融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契机和经济运作的规范,让民族茶文化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增加各类茶产品的文化含量与文化附加值,变为经济的动力;建设民族茶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目前完全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民族茶文化产业要以其日益增长的经济效益推动民族茶文化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愈来愈高的比重。同时,应做到使云南民族茶文化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直接参与者,又是精神的动力,进而推进优秀民族茶文化的弘扬、传播和各民族人民素质的提高,从而成为云南茶叶综合实力增长的动力和显著标志。没有发达的“民族茶文化产业”,何以推动云南茶叶的健康发展?因此,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是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需要。
  2.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的体系是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
  茶史学:茶的起源,各民族发现和利用茶,茶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特点及表现形式;
  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对茶文化的作用和社会各阶层与茶文化关系;
  饮茶民俗学:历史和现代,各个地区和少数民族,城市和农村饮茶习俗;
  茶的美学:云南民族传统茶叶形状和包装、成品茶外形设计、名茶取名、茶包装设计及宣传广告等;
  茶文化交流学:国际国内研讨、茶文化展示、民族茶艺表演、民族少儿茶艺、茶叶历史文化博览及茶事旅游;
  茶文化功能学:茶文化资源、特性、历史茶文化和新时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对现代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作用等。
  3.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必须了解茶文化具有的特性
  历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新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泰族、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普米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在喜庆婚礼用茶的方式,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在云南这民族众多的省份,民族茶饮展示的文化最为丰富,最具特色。如大理白族三道茶。
  地区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全国大中城市举办的各类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4.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
  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忍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
  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岭、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等”。
  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唐代陆羽《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书。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
  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今天所处的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讲利益、讲效益。但人情较为冷漠,人际关系趋于淡漠。通过茶楼、茶艺馆品茗或茶艺,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朋友相聚在旧式茶馆里,随意说笑,回忆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古代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以茶代酒体现传统美德,符合今天中央倡导的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规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时期茶文化孕育出来的新的社会功能。上海、杭州等地少儿茶艺通过自己动手,学习茶科学,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敬茶中,展现出对老人、长辈的尊敬,对父母的孝敬,对朋友的敬意。
  5.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要使其茶文化对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将越来越多,生活也将更加富裕。东亚一些国家在推行工业化过程中,在吸收西方的优秀科技和工艺技术的同时,西方颓废的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也侵蚀到社会,随之产生道德危机、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不是唯一目标,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健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数千年的中国饮茶史,积淀着深厚的礼仪文化,这种礼仪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的饮茶礼仪是大众化的,以茶敬客,是每个中国人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节。客(下转第135页)来敬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热情好客,注重友情的传统美德。上至会见国宾,下至亲友相见,首先都是用茶示礼。无论多么庄重的高级会谈或是重要会议,每人面前都摆有一杯清茶,这种场合喝不喝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表示一种尊敬,这已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不能想像在庄重的会谈或会议上不用茶而喝酒,这就是以茶示礼内涵的独到功能。中国自古便有浅茶清酒之俗成,饮茶讲究浅斟慢饮。若满杯递与客人,便有欺客逐客之嫌,谓之不礼或失礼。浅浅一杯茶,浓郁着人情美,反映了宾主之间的和谐温馨。一杯茶,七分情,慢饮细品,显文雅与修养。浅茶慢饮,作为一种审美状态,茶人是把它作为一定程度,一定分寸来把握,品出了东方文化中简约、含蓄、宽容、自律的处世哲学。茶馆的名字,门面设计,内部装潢,使你如临山间小亭,世外桃源中的茅屋,在城市喧闹之余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感,壁上的各种图案及挂画,让你陶醉其中,沐浴茶文化的高尚情操,友情和美德在心中涌现。茶馆饮茶集各种饮茶礼仪之美,高雅人的气质,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优化人的艺术教养,从而达到美育、健康之目的。
  二是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昆明近年开设的一些茶楼已开始发挥这一作用。
  三是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民族茶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宣传云南各民族。
  五是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每年一届的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和众多的区域性茶事活动,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茶文化的美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追求的目标。让云南民族茶文化特有的美通过云南茶人和所有爱茶人的共同努力,走进人们的生活。促进生活艺术化,享艺术化生活。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极大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用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一发展形势,电力企业要想做好电力输电和配电工作
【摘要】本研究对4~6岁儿童说明性讲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4~6岁儿童说明性讲述结构不完整,语篇结构与内容结构的发展能力较低。(2)说明性讲述的句法发展水平略低于叙事性讲述。(3)说明性讲述语言与学业语言关系密切,尤其与修饰关系的理解水平相关显著。据此,研究者提出了有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4~6岁儿童;说明性讲述;结构;语言;学业语言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近年来,人民银行会计管理和核算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核算主体上升、账务处理业务集中、异地办理业务、网上申办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是这一变革的鲜明特征.变革适应了经济、金融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女性在家庭、就业等方面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女性劳动参与率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是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问题的衡量.本文利用
公元1920年的一天,浙江义乌乡下的一间简陋的柴屋里,一个小伙子一边看书一边写字。天黑了,他还点着煤油灯不停地翻书、写字。妈妈在外面喊道:“你吃粽子要蘸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  结果妈妈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正埋头写字,嘴上全是黑色的墨水。原来呀,是他吃错了。他旁邊有一碗红糖水,他没动,反而把粽子蘸着桌上的墨水给吃下去了。但是他写书写得太专心了,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还说“甜极
期刊
目的 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阴道试产并成功的产妇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产科分娩的非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总思路。作为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肩负着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大职责与使命,可谓任重而道远。近些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按照“创新强源、转化增效、培训增智、服务增力”的指导思想,提出“面向企业、面向协会、面向农民、面向专业基地、面向灾情”的推广工作新思路,扎实工作,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在论述内容分析法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知网2000年到2016年间关于内容分析法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对内容分析法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应用趋势进行了分
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 - PSN)对 I 型变态反应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 TNF -α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卵清蛋白注射雾化吸入致敏激发法建立 I 型变态反应小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