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观察、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从划船运动队的组织领导、运动员教育、目标制定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划船运动队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切实提高运动队的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划船运动队教育管理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划船运动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荣誉。然而,划船运动成绩的取得不仅依靠科学地大量训练,而且还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俗话说:“三分训练,七分管理”。划船属体能类竞技项目,其管理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训练、生活等进行管理。本文主要从划船运动的组织领导、运动员教育、目标制定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划船运动队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切实提高运动队的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1、领导重视,健立健全良好的划船运动队的管理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体育工作各项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各项制度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符合体育向社会化、商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并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的特点及时调整相关制度;同时各级领导应充分重视管理的作用,而且狠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体育制度的生机活力,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根据划船运动项目的特点,健立健全科学、稳定的管理机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1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奖惩机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日益强化,利益的追求也比以往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正确利用经济杠杆作用,会对运动员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这从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看出:刺激———需求———动机———行为———满足。因此,对表现突出的劃船运动员给予奖励,不仅可以调动获奖运动员本人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对其它运动员造成影响,使他们从思想上受到较大的刺激,从而产生需求。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运动员就会自觉的投入到训练中,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同样,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运动员施以处罚,也会对其它运动员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
1.2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
划船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要承受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又要学习繁重的科学文化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制定作息制度时,应根据划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正确处理好训练、学习与休息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使运动员全面发展的目的。
2、加强划船运动队伍的思想政冶教育
我国的划船运动队伍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把一定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转化为人的思想素质教育的活动或过程。
2.1人生观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要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对运动员来说,就是要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科学的人生观。但是长时间以来,个别运动员放松了看书学习,在正确处理金钱和人格、金钱与事业的关系上,以及清除享乐主义、树立艰苦创业精神的轨道上偏离了航线。在他们的眼里训练之余放纵一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是对他们刻苦训练的一种补偿。可见要杜绝划船运动队的这种不良习气,必须加强运动员的人生观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运动员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2.2集体主义教育。P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思想道德人性化管理的教育。一个基本原则和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能够实现辩证的、有机的统一。划船运动是集体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保持自己良好竞技状态前提下,服从集体的利益,讲求整齐划一,互相配合,必要时还要不惜牺牲自己的暂时利益来保全集体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和集体的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2.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可以激励划船运动员在竞争中奋力拼搏,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把训练和比赛与国家的荣誉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发扬献身精神、实干精神和拼搏精神,把参加重大比赛并取得胜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3、注重划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
对划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培养运动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为了更好地抓好划船队员的文化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他们督促:第一,定期与文化课老师沟通,了解队员学习情况,及时掌握队员学习动态,鼓励运动员用好课堂45分钟;第二,不定期针对他们刚学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了解队员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不足,弥补差距;第三,每周布置运动员一篇作文,且要求每名运动员用普通话大声的朗读出来,对写的好的、有进步的奖励学习用品以示激励,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第四,定期组织辩论赛,让运动员分成两组就事先拟定的主题展开辩论,让他们在“唇枪舌剑”的观点阐述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另外,在训练、比赛过程中也不放松文化知识的学习。
4、实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等人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时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1]。目标管理有利于突出工作的中心,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的效率,还有利于也有利于分清职责,强化责任。划船运动的管理目标最终是为了提高运动水平和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在划船运动队伍中实施目标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划船运动队中的目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划船教练员目标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主导者,一个好的教练员可以培养出一代甚至几代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作为教练员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首先,思想要明确,要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其次,要虚心学习,及时充电,特别是青年教练员要向那些业务精通、运动成绩和带队成绩突出的中老教练员讨教执教经验和心得,还应该主动参与到教练员业务培训,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另外,还要做好科学选材、训练等工作。
4.1.1科学选材
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就好比下棋者和棋子的关系,选材选得准选得好,对以后的育才和成材关系极大。划船教练员应根据该项目的运动特征进行科学选材:第一,重点突出、兼顾一般。重点是指先天体育运动能力较好,体育专项比较突出的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一般在初中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经过3—5年的系统训练和指导,体育专项成绩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一般是指专项运动成绩和能力并不十分突出,身体素质较好,运动积极性高,训练自觉性强、能够刻苦训练的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教练的悉心指导,也能有所造就。第二,选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的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一般身体发育较晚,目前运动水平不太突出,但其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专项运动能力大有潜力可挖。经过几年的系统训练,运动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第三,年龄较小和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综上所述,这些都需要“伯乐”有慧眼识“千里马”的本领。
4.1.2科学训练
“选材是一半,育才也是一半”。既然选好了苗子,能否真正成材,就要看如何育才,进行科学训练了。对于如何科学训练,传统的方法如: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变换练习法,以及比赛训练法等,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运动训练新思路—“专项限定原則”[2]。教练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运动训练要求进一步重视个性化,也就是说,教练员必须进一步遵循因材施教、个别对待的教育学原则。因此,教练员必须对队员的各种条件了如指掌。队员的条件通常包括:年龄、训练水平、身体和心理素质、悟性和体型。第二,教练员应该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遵循科学训练的原则和规律,切忌受竞赛制度所带来的短期利益的影响而拔苗助长,导致运动员过早夭折。第三,爱护运动员,注意观察运动员的情绪和反应,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教练员注意在平时训练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了解运动员,应该做到严中有爱,严爱结合[2]。
4.2运动员目标
对运动员而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运动训练,争取出好的运动成绩。运动训练客观存在的竞争的残酷性需要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和比赛中来,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的精心培养下付出百倍的努力,甚至要承受伤病的袭击和困扰,才有可能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创造好的运动成绩。当然,运动训练不仅要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与普通学生相比,运动员的学习时间相对紧张,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时间认真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比如英语、计算机等,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寻求好的就业出路打下基础。
4.3处理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标管理方法强调以人和工作为中心,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目标管理既是目标的分解,也是责、权、利的分解。它落实到个人,强调责、权、利三者统一。也就是说,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都必须关心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因为它和自己的责、权、利直接挂钩,和自己的奖惩、经济利益、出路等直接联系在一起;同时,运动训练的总目标又使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容易形成团体凝聚力,这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与运动训练无关的内耗和无效劳动,便于统一行动,也易于协调。
5、在划船运动队伍的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其基本精神是:“人是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做好划船运动队伍的管理工作:首先,要让运动员清楚地看到运动队的管理和他们的目标追求是一致的,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第二,以理服人,要相信队员使其自愿按队里制定的目标前进,并尊重队员的首创精神。队员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他们最了解自己、尤其了解训练管理在他们身上的效应是什么。因此,有时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管理者预想不到的问题,采取一些我们预料不到的行动。而这些想法和行动中往往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和许多有创造性的东西。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这种从队员中来。第三,以情感人。要重视“情感投资”,以情感人,教练员与运动员要互相沟通交往,要平等看待运动员,深入到运动员当中去,和运动员促膝谈心,在运动员心目中,亦师亦友。总之。划船运动队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做到“以人为本”,达到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6、结束语
划船运动员管理工作的优劣与运动队的成绩息息相关。因此,新形式下要根据划船运动的特点,从组织领导、运动员教育、目标制定等方面入手,采用科学方法,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为运动员服务,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巫成功.目标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2]钟枢秉.教练员如何做好工作[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1).
[3]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孙汉超.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进步得益于五大管理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1).
[5]刘显毓.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经理人, 2006(6).
【关键词】划船运动队教育管理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划船运动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荣誉。然而,划船运动成绩的取得不仅依靠科学地大量训练,而且还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俗话说:“三分训练,七分管理”。划船属体能类竞技项目,其管理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训练、生活等进行管理。本文主要从划船运动的组织领导、运动员教育、目标制定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划船运动队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切实提高运动队的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1、领导重视,健立健全良好的划船运动队的管理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体育工作各项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各项制度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符合体育向社会化、商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并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的特点及时调整相关制度;同时各级领导应充分重视管理的作用,而且狠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体育制度的生机活力,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根据划船运动项目的特点,健立健全科学、稳定的管理机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1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奖惩机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日益强化,利益的追求也比以往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正确利用经济杠杆作用,会对运动员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这从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看出:刺激———需求———动机———行为———满足。因此,对表现突出的劃船运动员给予奖励,不仅可以调动获奖运动员本人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对其它运动员造成影响,使他们从思想上受到较大的刺激,从而产生需求。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运动员就会自觉的投入到训练中,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同样,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运动员施以处罚,也会对其它运动员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
1.2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
划船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要承受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又要学习繁重的科学文化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制定作息制度时,应根据划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正确处理好训练、学习与休息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使运动员全面发展的目的。
2、加强划船运动队伍的思想政冶教育
我国的划船运动队伍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把一定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转化为人的思想素质教育的活动或过程。
2.1人生观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要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对运动员来说,就是要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科学的人生观。但是长时间以来,个别运动员放松了看书学习,在正确处理金钱和人格、金钱与事业的关系上,以及清除享乐主义、树立艰苦创业精神的轨道上偏离了航线。在他们的眼里训练之余放纵一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是对他们刻苦训练的一种补偿。可见要杜绝划船运动队的这种不良习气,必须加强运动员的人生观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运动员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2.2集体主义教育。P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思想道德人性化管理的教育。一个基本原则和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能够实现辩证的、有机的统一。划船运动是集体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保持自己良好竞技状态前提下,服从集体的利益,讲求整齐划一,互相配合,必要时还要不惜牺牲自己的暂时利益来保全集体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和集体的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2.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可以激励划船运动员在竞争中奋力拼搏,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把训练和比赛与国家的荣誉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发扬献身精神、实干精神和拼搏精神,把参加重大比赛并取得胜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3、注重划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
对划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培养运动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为了更好地抓好划船队员的文化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他们督促:第一,定期与文化课老师沟通,了解队员学习情况,及时掌握队员学习动态,鼓励运动员用好课堂45分钟;第二,不定期针对他们刚学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了解队员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不足,弥补差距;第三,每周布置运动员一篇作文,且要求每名运动员用普通话大声的朗读出来,对写的好的、有进步的奖励学习用品以示激励,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第四,定期组织辩论赛,让运动员分成两组就事先拟定的主题展开辩论,让他们在“唇枪舌剑”的观点阐述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另外,在训练、比赛过程中也不放松文化知识的学习。
4、实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等人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时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1]。目标管理有利于突出工作的中心,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的效率,还有利于也有利于分清职责,强化责任。划船运动的管理目标最终是为了提高运动水平和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在划船运动队伍中实施目标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划船运动队中的目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划船教练员目标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主导者,一个好的教练员可以培养出一代甚至几代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作为教练员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首先,思想要明确,要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其次,要虚心学习,及时充电,特别是青年教练员要向那些业务精通、运动成绩和带队成绩突出的中老教练员讨教执教经验和心得,还应该主动参与到教练员业务培训,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另外,还要做好科学选材、训练等工作。
4.1.1科学选材
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就好比下棋者和棋子的关系,选材选得准选得好,对以后的育才和成材关系极大。划船教练员应根据该项目的运动特征进行科学选材:第一,重点突出、兼顾一般。重点是指先天体育运动能力较好,体育专项比较突出的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一般在初中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经过3—5年的系统训练和指导,体育专项成绩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一般是指专项运动成绩和能力并不十分突出,身体素质较好,运动积极性高,训练自觉性强、能够刻苦训练的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教练的悉心指导,也能有所造就。第二,选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的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一般身体发育较晚,目前运动水平不太突出,但其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专项运动能力大有潜力可挖。经过几年的系统训练,运动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第三,年龄较小和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综上所述,这些都需要“伯乐”有慧眼识“千里马”的本领。
4.1.2科学训练
“选材是一半,育才也是一半”。既然选好了苗子,能否真正成材,就要看如何育才,进行科学训练了。对于如何科学训练,传统的方法如: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变换练习法,以及比赛训练法等,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运动训练新思路—“专项限定原則”[2]。教练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运动训练要求进一步重视个性化,也就是说,教练员必须进一步遵循因材施教、个别对待的教育学原则。因此,教练员必须对队员的各种条件了如指掌。队员的条件通常包括:年龄、训练水平、身体和心理素质、悟性和体型。第二,教练员应该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遵循科学训练的原则和规律,切忌受竞赛制度所带来的短期利益的影响而拔苗助长,导致运动员过早夭折。第三,爱护运动员,注意观察运动员的情绪和反应,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教练员注意在平时训练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了解运动员,应该做到严中有爱,严爱结合[2]。
4.2运动员目标
对运动员而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运动训练,争取出好的运动成绩。运动训练客观存在的竞争的残酷性需要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和比赛中来,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的精心培养下付出百倍的努力,甚至要承受伤病的袭击和困扰,才有可能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创造好的运动成绩。当然,运动训练不仅要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与普通学生相比,运动员的学习时间相对紧张,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时间认真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比如英语、计算机等,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寻求好的就业出路打下基础。
4.3处理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标管理方法强调以人和工作为中心,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目标管理既是目标的分解,也是责、权、利的分解。它落实到个人,强调责、权、利三者统一。也就是说,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都必须关心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因为它和自己的责、权、利直接挂钩,和自己的奖惩、经济利益、出路等直接联系在一起;同时,运动训练的总目标又使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容易形成团体凝聚力,这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与运动训练无关的内耗和无效劳动,便于统一行动,也易于协调。
5、在划船运动队伍的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其基本精神是:“人是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做好划船运动队伍的管理工作:首先,要让运动员清楚地看到运动队的管理和他们的目标追求是一致的,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第二,以理服人,要相信队员使其自愿按队里制定的目标前进,并尊重队员的首创精神。队员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他们最了解自己、尤其了解训练管理在他们身上的效应是什么。因此,有时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管理者预想不到的问题,采取一些我们预料不到的行动。而这些想法和行动中往往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和许多有创造性的东西。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这种从队员中来。第三,以情感人。要重视“情感投资”,以情感人,教练员与运动员要互相沟通交往,要平等看待运动员,深入到运动员当中去,和运动员促膝谈心,在运动员心目中,亦师亦友。总之。划船运动队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做到“以人为本”,达到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6、结束语
划船运动员管理工作的优劣与运动队的成绩息息相关。因此,新形式下要根据划船运动的特点,从组织领导、运动员教育、目标制定等方面入手,采用科学方法,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为运动员服务,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巫成功.目标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2]钟枢秉.教练员如何做好工作[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1).
[3]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孙汉超.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进步得益于五大管理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1).
[5]刘显毓.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经理人,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