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是另一种虫鸣

来源 :小溪流(故事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乡村是草的世界。到了春天,软软的风一吹,草儿就发芽了,远远看去,一片嫩绿,到了近处,却什么也看不见了。
  草儿还小,还刚刚冒出土门。
  可是,有了露珠,就暴露了草儿的踪迹。娘说,是草都有露珠。真的,每一棵小小的草芽,即使如针一样细,还没有绿透呢,鹅黄中刚刚沁出微微的绿意,可是,上面却挂着一颗露珠。露珠很小很小,芝麻大,圆圆的,碎钻一样,洁净,清亮。那鹅黄色透过露珠,显得格外洁净,格外明了。
  那种黄里透绿的色泽,也润染着露珠。露珠,沁出隐隐的鹅黄色,或者绿色,晶莹剔透,如一颗颗小小的翡翠珠子。
  这时,远山上的桃花、杏花和梨花开了,笼罩着人家的瓦屋。那一片粉墙黛瓦,也就隐藏在云霞一样的花儿里。一缕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也暴露了房子的踪迹,暴露了村子的踪迹。花丛里,响起孩子们嫩嫩的笑声,还有歌声。
  近处,零散的,有虫鸣声响起。虫鸣,是另一种露珠,也洁净清亮,圆润而饱满。
  夜幕渐渐落下,小村隐藏在暮霭里,只有零碎的虫鸣,一声声地传来,“唧——唧——唧——”我睡在房子里,睡在春天的宁静中,耳中是隐隐的虫鸣,一颗颗滴落。我慢慢地睡着了,梦里,仿佛睡在一片清亮的露珠里。
  虫声清亮,如满地散落的珠子。
  露珠清亮,如满地散落的珠子。
  我的心也一片清亮亮的,纤尘不染。长大后,我提着行李箱,走遍南北各处,带着一颗洁净的心,与人相处,与世事相处,都是如此。
  我想,这都得益于乡村露珠和虫鸣的洗涤吧。
  2
  乡村的草中,最多的是丝茅草,还有金谷兰。这两种草,叶子都修长狭窄,如随风飞舞的飘带。到了春天,早晨的时候,每一根草尖上都闪着晶莹的光。尤其金谷兰,到处都是,长遍田野,长遍小径,甚至长到院子的角落里。蛐蛐,在我们那儿叫土狗子,最喜欢在金谷兰的根部打洞,躲在里面鸣叫,“唧——唧——”
  我家的围墙下有一块石头,奇形怪状的,像一只狗蹲在那儿。石头的旁边就是一丛金谷兰,长得很茂盛,延展成大大的一片。里面就躲着土狗子,不是一只,竟然是两只:一个叫声短促,一个叫声悠长。一个重浊,一个清亮。
  前一个叫着:“吱吱吱——”
  后一个叫着:“吱——吱——”
  后一个的叫声不但清亮,还拐一个弯儿,如谁在暗夜里触碰了一下二胡的琴弦。
  多少次,我想翻开草丛,去寻找这两只土狗子。可是,它们很聪明,我一旦走近,它们就停住了叫声。等到我离开,叫声又开始了,竟然还是二重唱。
  我怀疑,它们之所以选中金谷兰,就是因为金谷兰上的露珠多。它们也会口渴的,不喝水行吗?当然要喝的,那就住在金谷兰下,唱渴了,一张嘴不就喝上水了吗?还是洁净的水。
  这些虫儿,怪机灵的。
  我家在村子的中间,走出门外,是一条土路,弯弯曲曲的,一直延展到那边,延展到山的拐弯处。路的两边,长满了金谷兰。春天的早晨,早早起来,走在土路上,两边的金谷兰上,浮动着清润的亮光,还有蒙蒙的水汽。一颗颗的露珠挂在草尖上,浮荡着一种洁净,浮荡着一种早晨山村特有的清亮。
  东边山尖上,是一种鸡蛋清般的白色。
  白色映在露珠上,露珠也泛出一种蛋清般的润泽。
  这时,东边山上特别清晰,甚至一根根草,都仿佛画在天边上一样,印出一痕墨色。村子里,一切也都十分清晰、明了、纤毫毕现。
  东边天上沁出淡淡的红色,草尖的露珠也沁出淡淡的红色。
  慢慢地,太阳升起来了。小村中,淡蓝色的雾气逐渐消散,阳光照在墙上,照在树上,照在屋瓦上。当然,也照在土路上。路两边的草尖上,露珠泛出七彩的光线,一闪一闪的,一丝丝交织着。
  早晨的时候,虫鸣少了一些,怕冷似的,零零落落的。
  此时,是露珠的天下。
  3
  露珠滴落的声音,也如虫鸣一般,“嘀嗒,嘀嗒”,很是清亮。人坐在那儿,听着露珠滴落,眼前就仿佛有一颗颗露珠,缓缓地从草尖滑落,缓慢地,带着一种清亮,一种圆润,滑落下来,“嘀嗒”一声,落在了人的心上去了。
  心,立马就长出一棵嫩嫩的草芽。
  春天的早晨,在树林里,很难听到露珠滴落的声音。因为这时,树叶刚刚冒芽,还不大。露珠不可能落在树叶上,所以无声,它落在了地上,立马就润入土里去了。小时候,望着地面,我常常想,露珠是草的种子吗?不然,怎么露珠落下,长出一片草芽?有时,即使落在树芽上,也被树芽努着毛茸茸的小嘴给喝了。这些树芽,小孩一样,很馋嘴的。
  至于要听露珠滴落的声音,最好走在花树下。
  春天,是鲜花如海的季节。
  在小村,人们爱在门前栽上桃树、杏树。房子的侧面,大多栽着梨树。花开时节,桃花胭脂一般,杏花如霞光,梨花则如堆积的雪花。花瓣重重叠叠,挨挨挤挤的。花瓣上也有露珠呢。桃花在露珠的滋润下,如女子的脸儿;杏花呢,则如清浅的微笑;梨花湿润润的,如白玉雕琢而成。
  花瓣上,露珠滚动着,有的花瓣承受不住了,一斜,露珠落下,落在另一个花瓣上,“嘀嗒”一响,十分轻微,就如露珠在和花瓣轻语。
  这种轻语,一般人是听不见的。
  你得用心去听,得腾空了所有的杂念去听,才能听得清,“嘀嗒、嘀嗒、嘀嗒……”人,在轻微的嘀嗒声里慢慢地走着,花瓣片片落下,落在头上,落在衣襟上,也落在脚下。脚踩上去,软绵绵的,让人有点儿心疼。
  有时,俯下身子,拾起一片花瓣,花瓣上还沾着露珠,湿漉漉的。花瓣,就如一个睡着的娃娃,带着一星一点的泪光。
  春天,在露珠嘀嗒声中,也就慢慢地老透了。虫鸣,随着露珠的增多,也变得密集起来,在田野,在小路,在台阶下,細细密密地响了起来。
  夏天,也就来了。   4
  夏天,是露珠的世界,更是虫鸣的世界。
  夏天早晨的虫鸣,大多集中在草丛里。
  可是,我们此时一般是不太进入草地的,也不太去寻找虫子的。因为,露珠会打湿我们的裤腿,会打湿我们的鞋子。小时,读过一篇课文,题目叫《明明上学》,三十多年过去了,书里的内容仍清楚记得:一个叫明明的学生,早晨去上学,听到草丛里蟋蟀的鸣叫,就忙去寻找,可翻遍草丛,什么也没找见。这时,同学小文喊:“明明,再不快走,就要迟到了。”明明听了,忙和小文一块儿赶向學校,刚坐在位子上,上课铃声就响了,老师进了课堂。明明和小文相视一笑。
  这样的经历,每一个农村学生几乎都经历过。那种经历,现在想来,竟那么温馨,温馨得让人落泪。
  夏日的黄昏,湿气慢慢地浮上来,露珠也就挂在了草尖上。这时,我们放学了,天边,已经沁出了晚霞。晚霞亮汪汪的,映衬在水面上,如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一般。有的水面照不到晚霞,就变成了深蓝色。天空,有一种洁净的红晕和清亮,蝙蝠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着,一个一个的黑点。
  我们背着书包,喊叫着,追逐着。听到虫鸣,我们马上停住了脚步,也闭紧了嘴,悄悄靠近草丛。可是,这些虫儿好像知道了似的,突然没了声音。接着,前面又响起虫鸣,我们走近,虫鸣又消失了。
  这些虫子,在和我们捉迷藏呢。
  天,渐渐黑下来。远处,传来娘的喊声,我们一个个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家里跑去,没有捉到虫子,可是我们仍高兴,无来由的高兴,满满地占据着我们的心。
  月亮出来了,盆一样大,就顶在东边山尖上。
  露水起来了,密密地挂在草尖上,映着月亮光,和虫鸣相互映衬着。
  5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葡萄树,瓦钵粗,盘曲环绕,沿着搭成的架一路攀爬着,遮蔽着整个院子。一到夏天,绿叶如掌。一串串绿色的葡萄,翡翠一样,从枝叶间挂下来。
  夏天的晚上,我们常坐在葡萄架下乘凉。
  这时,风轻轻地吹着。月光透过枝叶,细细碎碎地落下来。院子外面,山上水面,人家房子,一片月光,洁净得如过滤过一样。
  葡萄叶间,时时响起“嘀嗒嘀嗒”的声音。有时,有清凉的水珠落在脖子上,或者落在手背和胳膊上,娘说,那是露珠。
  虫鸣,也在这时响起来,在院子的角落,或者石阶下,亮亮的,好像还泛着一丝丝的亮光。
  在夏日的晚上,露珠和虫鸣,几乎是相随相伴的。
  院子的外面,是一片玉米地。晚上,土狗子的叫声细密如雨。密集的虫鸣声中,不时传来轻微的“嘀嗒”声,是苞谷叶上的露珠。夏日晚上的苞谷,长得贼快,由于露珠和虫鸣的滋润,一夜间长几寸,几天就长过了人的头顶。
  我家对面一湾地,叫阴坡湾。到了夏日,引上水,栽上秧,绿乎乎的一片。月夜的晚上,站在我家院子,可以清楚地看到阴坡湾,在月光下,秧田的水面反射着光,一片净白。甚至,人都能感觉到秧苗上挂着的露珠,映射着白亮的月光。因为,秧苗上,浮荡着一种淡蓝的水汽,没有露珠,怎么会这样啊?
  秧田中,另一种叫声传来,“咯哇咯哇”的,是青蛙的声音。
  青蛙是兽,还是虫,我一直弄不清。
  青蛙的叫声,在乡村里是另一种音乐。
  这些虫鸣,伴随着露珠,一直在我的童年里闪烁着,带着一地清亮的光。可惜,它们都是依泥土草木而生的。城市里没有了泥土,没有了肆意生长的草木,这些虫鸣,还有虫鸣一般的露珠,都已经逐渐远去。
  有时,即使有一星两星露珠,一声两声虫鸣,在城市里出现,可都沾满了城市特有的雾霾灰尘,已经失去了乡村特有的洁净,特有的水韵。
  这,让我更加思念那片远去的乡土。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的一天下午,黄州警署来了一位报案的中年妇女,一见慕容剑探长,她就哭哭啼啼地诉说起来。她说自己叫杨雪梅,她的丈夫陆传宗午饭后去看望一位叫赵青林的朋友,谁知竟被害死了。慕容剑探长不由一愣,马上问:“尸体现在何处?”杨雪梅说仍在赵家。  慕容剑带了两名助手,立即前往赵青林家。只见死者面色青紫,七窍流血,经检查系中毒而死。慕容剑问站在一边不知所措的赵青林,陆传宗在他家吃了什么。赵青林说只喝了一些茶
1  有这么一个人,无论我说要干什么,她都会反对。  我说要去参加市里举办的中学生个人才艺大赛,她问:“你有才艺吗?”我说:“有啊,我会跳舞,还会弹吉他。”她看着我,像看着一个外星人,脸上写满惊异:“你会跳舞?我看像抽筋儿;至于弹吉他,你听过弹棉花吗?”  我气得半死,决定以后什么事也不和她说。  于是,国庆长假第三天,我一个人跑去看海,事先没告诉她。海边,海风恣意地吹着脸,吹着发;海浪任性地打着
在凄迷的深秋黄昏,抑或寂静的隆冬雪夜,来自岁月和心灵深处的诗性的更声,总像雾岚般把我淹没,总是浆果一样悬挂在我记忆的枝头上。  我的栖居地是一个只有百户人家的小村子,叫宫家庄,前村叫朱庄,后村叫桑湾。我们村庄只有五六百号人,和其他村子一样,依偎在逶逦流淌的卤汀河畔。玉带般的卤汀河边静卧着几座馒头样的坟茔,上面衰草萋萋,随风摇曳,经幡一样。河里长年开着轮船、拖驳船,还有张着帆的农船和垒着泥锅箱的古朴
1  花苞里的故事打开后  最先听到的是  一声带着香味儿的惊叹——  噗!  端坐在花蕊里的小小主人公  张开翅膀  飞舞在我们共有的世界里  也停留在  一个孩子又长又弯的睫毛上  還有盲孩子的梦里  2  春天在大地上长久地定居下来  带给人们最大抚慰的还是  花  春天的慷慨,我们的勤劳  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对搭档  种子的秘密  由花朵一声一声地道破  春天已经是我最熟悉的邻居了  不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国最北的边境城市。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在那次旅行中我们首先来到了占地1000多公顷的白桦林。被誉为“纯情树”的白桦树婀娜多姿,笔挺的枝干仿佛插入天空。洁白的树干上掺杂着稀疏的黑色。我倚着白桦树拍了张照片,红裤子擦过树干,留下了一道白色,那是白桦精灵在我身上涂上的水粉画吧?妈妈在我耳边唱起了《白樺林》,那经久不衰的爱
马三枣,从事校外教育工作,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著有儿童幻想小说《疯狂的鸡毛信》《魔鬼只有一条腿》等,曾荣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华语中国故事短篇创作邀请赛铜奖等。  亲爱的小读者:  我买的最贵的书是一套《丰子恺漫画全集》,2500元,那时候我一个月才挣1000多块钱。舍得把钱花在丰子恺身上,是因为他给了我人文素养的第
“东极岛啊你人杰又地灵,太平洋的风儿最先吹到你。东极岛,东极岛,大陆最东的岛屿,海浪都来亲吻你,鱼儿都来拥抱你。东极岛你是人间的仙境,太平洋的阳光它最先照耀着你……”就这样,哼着《东极岛岛歌》,我们踏上了这座位于东经122.4°、北纬30.1°的青浜岛,这座島屿是东极岛的一部分。  青浜岛坐落于海域深处,交通极其不便,很多日常用品都需要从沈家门码头船运过来,岛上物资匮乏,物价奇高。我们中午点菜时,
我要  用一支铅笔  画出一片梨花白,梨花白!  我的小牛角弯刀  咬去铅笔的束缚的时候,  就告诉了它,  银灰的一片底色里,  会有滇西小镇的一个山湾,  卧狮似的山脊  聚生许许多多的梨树,  耳朵支楞着,它们  听湾里小名叫“菜园河”的溪水  用波形的小舌舔吸散落河床的糖块,  这些岁月的卵石啊,天狗  它舔不舔吃?  梨林里蹿出的小路不回答,  哼着小曲路过的夜莺不回答,  开着碎白的花
从前只会坐井观天的青蛙,因家里安装了现代设备,即便他足不出户,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一天,一只趾高气昂的小鸟来到井底,向他炫耀外面的奇闻趣事,小青蛙洗耳恭听。小鸟骄傲地说:“笨蛙,我说的事情你是不是闻所未闻啊?”青蛙说:“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说的这些对我不过是小菜一碟。”小鸟说:“你就吹牛吧,敢和我比试一番吗?”小青蛙说:“没问题啊,我问你,拿两张纸,双手分别捏着纸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间
沉浸在酣甜的梦境里,被母亲一把从被窝里揪起来,我很不情愿地睁开眼,看见窗外一片白。打开厨房门,一股冷风钻进来,和我撞了个满怀。地上白花花的,但不是雪,我们这里的人称它为“白头霜”——它一夜之间白了树的头,白了青菜和萝卜的腰身。我生火做饭,灶膛里没了细长的松针,我只好用一把未干透彻的毛柴叶点火,浓烟一下子冒出来,呛得我直咳嗽。“烟子烟儿,莫烟我,搭根梯子,你上青天……”我念着祖母教的童谣,饭煮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