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Nano-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塑料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PP/nano-SiO2)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当nano-SiO2用量不大于2%时,随着其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但都高于纯PP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高于纯PP;复合材料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且随着nano-SiO2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均逐渐提高,但在低频区和高频区的变化幅度不同。 Polypropylene / nano-silica (PP / nano-SiO2)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melt blending metho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mal properties and dynamic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impact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dosage of nano-SiO2, but both were higher than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impact of the pure PP Strength,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omposit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PP, the melt of the composites shows shear thinning phenomeno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plastic flui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nano-SiO2, the complex viscosity, storage modulus , Loss modulus are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in the low-frequency and high-frequency areas of different amplitude.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能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出众、积极性高的教师队伍,将决定高校能否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青年教师队伍作为师资队
目的探讨老年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82例老年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做好服药依从性教育;患者出院后加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脂代谢特点。方法收集突发性聋病例66例,健康对照者85例,根据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观察对象作血液流变性及脂代谢指标检测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其中,合作动机和个人分工
"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企业"。现代汽车企业不仅要思考如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服务等传统营销因素的更高要求,还要将环境、资源、伦理、社会责任意识等加入营销活动中一起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阳台农业的智能控制组,包括嵌入式网关控制端和移动控制端.嵌入式网关采用 3C2416芯片搭载WinCE操作系统,该系统能够充分发挥ARM9 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性
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其要求学生从语言吸收、理解及运用等多方面进行语文学习。围绕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与对语言审美这三个着眼点,开展语
<正>2009年9月14~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巨灾保险体系:国际经验与我国制度环境研究》课题组一行4人赴土耳其和法国进行巨灾保险制度的考察和调研。土耳其和法国一属
近年来,我国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媒体事业也逐渐发展,有很多新兴媒体应运而生,各档节目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形式,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从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即兴口语表达能力被注重起
拜读了《教学月刊&#183;小学版》2005年2月(上)章春宵老师的《遨游诗海感受经典——儿童诗辅导尝试》和2005年5月(上)刘贤萍老师的《没有必要进行儿童诗创作的辅导》两篇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