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 :安徽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c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高铁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属于中国的高铁品牌.通过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国外的技术引进,充分结合多年来我国的无砟轨道应用的实际情况和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设计了符合我国工程实际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该结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现阶段采用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结合了我国的工程实际,一般采用自密实结构混凝土材料作为工程的辅助材料,此混合工程施工技术是国际同行业无砟轨道工程中使用最普遍的技术类型,材料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自密实结构混凝土材料,表现出灌注施工性好、工程环境下体积稳定性好、施工过程弹性模量低并且具有工程实际需要的高耐久性等优良的特点.充分结合自主研发施工方法与应用技术,总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在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灌注设备、工艺及技术控制难点.
其他文献
基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0-2019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集中系数对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研究发现,2010-2019年间,三省一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差距较大,均等化程度较低,但均等化程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进程中,长三角地区面临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供给不足、服务标准不一致、社会化水平不充分、合作机制不完善的挑战.基于此,从精准财政帮扶、引入标准管理、凝聚社会力量、构建文化共同体几个维度,为促进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依据2007—2016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数据(安全事故总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验证,引入二阶弱化因子D2对传统GM(1,1)预测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初始数据震荡变化趋势,提高模拟精准度.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预测模型的精准度符合实际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状况,有助于统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措施,对政府有关部门预防安全事故、制定相关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在挡土墙设计中,为了达到经济安全的效果,文章对某重力式挡土墙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从断面积、抗滑移、抗倾覆、基底承载力、以及造价方面进行计算,并进行综合比对.结果表明:①折背式挡土墙截面积更小每延米挡土墙体积可以减小1.41m3;②折背式与仰斜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基底应力更加均匀,基底不会出现局部较大的压应力,避免地基局部破坏的情况;③折背式挡土墙背后土压力更大,在一定程度上对挡土墙重心的偏移起积极的作用.
为研究负弯矩钢束张拉阶段简支转连续桥梁支点截面的应力状态,在试验桥主梁支点截面预埋混凝土应变计,实测张拉阶段该截面的混凝土应力,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试验桥梁计算模型,对张拉墩顶负弯矩钢束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3钢束对负弯矩钢束通过的支点截面应力影响较大,T1钢束对相邻支点截面应力影响较大,且该阶段的截面最大拉应力出现在8#墩顶的T3钢束张拉完成时,为0.973MPa,未超过C50混凝土抗拉设计强度,结构安全.
在城市桥梁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上跨盾构隧道的情况,为减少桩基承台对盾构结构的影响,可采用大悬臂预应力盖梁的方案来跨越盾构隧道,同时减少墩柱数量.文章以台州市开发大道跨东山河桥工程为例,对1#桥墩的大悬臂预应力盖梁进行了设计与计算,归纳总结了大悬臂预应力盖梁的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为此类型盖梁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借鉴.
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游戏是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认知、情感、社交能力.目前,国内研究多关注儿童活动空间的安全性,设计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征、活动需求缺乏了解,导致大部分儿童活动空间设计从成人视角出发.本文首先回顾了认知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体系,指出不同游戏带给儿童的学习裨益,尝试将游戏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机制.其次,梳理了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证据,提出将功能多样性作为设计首要原则,指出挑战性、模糊性可以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能力.最后,本文分享了基于认知教育目的的设计实例,以期为儿童户外活动
在大跨度斜拉桥中,为了在桥梁监测系统内对辅助墩进行快速准确的损伤识别,提出使用最敏感索力对辅助墩损伤识别方法.对于辅助墩损伤识别问题,采用最敏感索力与辅助墩位移进行拟合得到的关系公式,以此通过最敏感索力的变化对辅助墩进行损伤识别.辅助墩竖向位移与最敏感索力关系式的得出,可以运用在桥梁健康监测的损伤研究中,对辅助墩的损伤进行更加快速且准确的识别.
本世纪以来,苗族史诗《亚鲁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现有研究中运用“共词聚类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的研究却较为有限,体现不出方法的创新性.因此,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学界在《亚鲁王》研究领域的CNKI期刊数据库的论文为计量对象,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构建关键词共现矩阵,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聚类,探究苗族史诗《亚鲁王》及其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趋势.统计研究的结果表明:“研究成果相对集中”、“研究者组成相对单一”等是《亚鲁王》研究的基本现状,而“人类
汉阙是我国文明史上保存最完整、最悠久的汉代建筑之一,而四川雅安高颐阙是中华汉阙之典范,其建筑形制及其阙身图像反映出汉代玄学思想和社会形态.通过对高颐阙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及田野调查,针对高颐阙中的“典式”图像展开具体研究,从图像符号学的视角考释高颐阙图像文化内蕴,进而展开对高颐阙所表达的习俗与信仰,以及在汉代社会意识中的等级礼制与阴阳五行的的具体探究,由此窥见汉代的等级制度、社会形态的神话论以及汉人对生死信仰的追崇.
近年来,我国的大跨径连续梁桥数量大幅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O#块支架是保证“T”构悬壁现浇期间结构安全及稳定的重要临时工程.然而在进行墩旁支架工程时,时常会遇到支架体系布设困难、支架体系的承载性能不足等问题.现以苏滁现代产业园滁州大道跨清流河大桥工程桥梁施工为背景,分析复杂水域大跨度宽幅矮塔斜拉桥柱墩复合式现浇支架0#块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