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建国以来一直把美国作为主要敌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冷战后更是祭出核武器这把“杀手锏”来维护民族自尊和国家安全。美国二战后期强占韩日,敌视朝鲜;朝鲜战争后更是对朝鲜军事政治扼杀封锁,经济贸易孤立包围。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奉行强硬的保守主义对外政策,执行极端的“单边主义”战略,将朝鲜定位为“邪恶轴心”,由此引发美朝关系异常紧张,为东北亚地区局势增加了诸多变数。目前两国关系回暖再次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朝美关系又会走向何方呢?
一、朝鲜的地缘政治和历史积怨是朝美关系的主要障碍和根源所在
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北部,东濒日本海,南接韩国,西临黄海,北邻中国,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按照美国地缘政治边缘理论大师斯皮克曼的理论,谁控制了朝鲜半岛谁就掌控了东“攻”西“守”的枪戟和盾牌。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建设和平与民主》中将之称为“亚洲的巴尔干”。朝鲜半岛过去一直是两极冷战的焦点,被称为“冷战的冰块”,后冷战时代,朝鲜半岛上空的冷战阴云不散,被称为冷战“活化石”,一块难以消融的冰川。
朝鲜历史发展战火纷扰,动乱频仍,一直受到大国因素深刻影响和强力制约。近代以来,围绕朝鲜半岛的各种权益爆发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等。二战后初期,美国按照“三八线”分裂了朝鲜半岛,将朝鲜作为遏制前苏联的前哨阵地。朝鲜战争后,美国调整亚太战略,抢占战略要点和薄弱环节,以日本、韩国为军事基地,组建对大陆共产主义国家“心脏地带”的“遏制圈”。
冷战后朝鲜问题的核心仍然是统一与安全。鉴于苏联的解体和中国“稳定压倒一切”的改革开放,美国力图巩固以美为核心的东北亚安全与合作机制,防止潜在战略对手出现,维护其东北亚的既得利益和领导地位,对朝鲜从完全敌视到初步接触。“9·11”事件后,美国对不稳定国家重点打击,对朝鲜这个“重要地缘战略棋手”更是恶意丑化。对此,朝鲜逐步完善和发展具有朝鲜特色的社会制度、政经体制和意识形态,从而渐渐远离美国把持的国际政治经济轨道之外,被美日媒体批评为“作茧自缚”。冷战后,朝鲜失去前苏联战略保护伞,又受到俄“亲韩”外交政策的影响,被迫增强军力,比如,试射导弹,进行核试验,并期待在民族统一和地区安全问题上有所进步。
二、包容中有提防、合作中有制约是朝美前景走向的博弈范式
两国目前的焦点问题是朝核问题。朝鲜一方面准备以“核”为进攻武器和防御盾牌,对内安抚民心,对外增加军事、粮食援助谈判筹码。另一方面也担心日本借此扶植右翼势力,复兴军国主义势力,走向穷兵黩武的道路;恐怕韩国加强韩美同盟开展军备竞赛;同时也担心美国借此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战略攻击。其实综观美朝核问题博弈态势,朝鲜借鉴萨达姆下台的经验率先抛出有“核武器”论,在这方面相对于那些没有获得继续生存能力就挑战美国战略利益的国家来说,朝鲜领导人显示出极大的务实态度和精明睿智,从而走出了一条先保生存后求发展的核武发展之路。
美国国會继续对朝鲜或者说朝鲜半岛奉行“不统不乱,不战不和”的政策和准则。一方面借助朝鲜“威胁”,制造“莫须有”的信息情报,增兵亚太,构筑军事优势,牵制潜在对手;另一方面亚太地区是其本土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承接点和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虽然没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朝鲜问题起伏变动同样会触及美国能源供应市场神经,从而相对延缓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美国也期待朝鲜走向“正常国家”,建立美国式民主道路和发展模式。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要灭亡朝鲜的阴谋勾当,针对朝鲜的卑鄙伎俩从来都是着[于颠覆朝鲜政权从而占领东北亚战略制高点。
朝美关系目前有变暖的迹象,朝美高层人士半年来略有互动。先是金桂冠访美,朝鲜在汇业银行资金解冻,后是希尔访问朝鲜,IAEA高官赴宁边视察。朝鲜虽然知道自己能够避免美国入侵比伊朗有更多的胜算,但是它不会总是被动躲在大国阴影下,作为大国战略交易的棋子,它会随时准备主动出击,在世界多极化浪潮中实现国家和民族利益。相信通过开办新义州、开城经济特区的朝鲜特色社会主义试验,加上朝鲜美国双方互施善意,朝美关系会随着“六方会谈”机制化走向双边关系正常化。但是,朝美关系正常化短期内不可能化解历史积怨,反而会巩固南北分裂。增加朝美包容互信,增强双方互信是双方关系改善的基础和前提。放下历史包袱,履行承诺和互动交流,是朝美走向理性和冷静的关键和支撑,是朝美走向正常和健康关系的因子和要素。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姚黎君
一、朝鲜的地缘政治和历史积怨是朝美关系的主要障碍和根源所在
朝鲜位于朝鲜半岛北部,东濒日本海,南接韩国,西临黄海,北邻中国,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按照美国地缘政治边缘理论大师斯皮克曼的理论,谁控制了朝鲜半岛谁就掌控了东“攻”西“守”的枪戟和盾牌。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建设和平与民主》中将之称为“亚洲的巴尔干”。朝鲜半岛过去一直是两极冷战的焦点,被称为“冷战的冰块”,后冷战时代,朝鲜半岛上空的冷战阴云不散,被称为冷战“活化石”,一块难以消融的冰川。
朝鲜历史发展战火纷扰,动乱频仍,一直受到大国因素深刻影响和强力制约。近代以来,围绕朝鲜半岛的各种权益爆发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等。二战后初期,美国按照“三八线”分裂了朝鲜半岛,将朝鲜作为遏制前苏联的前哨阵地。朝鲜战争后,美国调整亚太战略,抢占战略要点和薄弱环节,以日本、韩国为军事基地,组建对大陆共产主义国家“心脏地带”的“遏制圈”。
冷战后朝鲜问题的核心仍然是统一与安全。鉴于苏联的解体和中国“稳定压倒一切”的改革开放,美国力图巩固以美为核心的东北亚安全与合作机制,防止潜在战略对手出现,维护其东北亚的既得利益和领导地位,对朝鲜从完全敌视到初步接触。“9·11”事件后,美国对不稳定国家重点打击,对朝鲜这个“重要地缘战略棋手”更是恶意丑化。对此,朝鲜逐步完善和发展具有朝鲜特色的社会制度、政经体制和意识形态,从而渐渐远离美国把持的国际政治经济轨道之外,被美日媒体批评为“作茧自缚”。冷战后,朝鲜失去前苏联战略保护伞,又受到俄“亲韩”外交政策的影响,被迫增强军力,比如,试射导弹,进行核试验,并期待在民族统一和地区安全问题上有所进步。
二、包容中有提防、合作中有制约是朝美前景走向的博弈范式
两国目前的焦点问题是朝核问题。朝鲜一方面准备以“核”为进攻武器和防御盾牌,对内安抚民心,对外增加军事、粮食援助谈判筹码。另一方面也担心日本借此扶植右翼势力,复兴军国主义势力,走向穷兵黩武的道路;恐怕韩国加强韩美同盟开展军备竞赛;同时也担心美国借此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战略攻击。其实综观美朝核问题博弈态势,朝鲜借鉴萨达姆下台的经验率先抛出有“核武器”论,在这方面相对于那些没有获得继续生存能力就挑战美国战略利益的国家来说,朝鲜领导人显示出极大的务实态度和精明睿智,从而走出了一条先保生存后求发展的核武发展之路。
美国国會继续对朝鲜或者说朝鲜半岛奉行“不统不乱,不战不和”的政策和准则。一方面借助朝鲜“威胁”,制造“莫须有”的信息情报,增兵亚太,构筑军事优势,牵制潜在对手;另一方面亚太地区是其本土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承接点和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虽然没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朝鲜问题起伏变动同样会触及美国能源供应市场神经,从而相对延缓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美国也期待朝鲜走向“正常国家”,建立美国式民主道路和发展模式。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要灭亡朝鲜的阴谋勾当,针对朝鲜的卑鄙伎俩从来都是着[于颠覆朝鲜政权从而占领东北亚战略制高点。
朝美关系目前有变暖的迹象,朝美高层人士半年来略有互动。先是金桂冠访美,朝鲜在汇业银行资金解冻,后是希尔访问朝鲜,IAEA高官赴宁边视察。朝鲜虽然知道自己能够避免美国入侵比伊朗有更多的胜算,但是它不会总是被动躲在大国阴影下,作为大国战略交易的棋子,它会随时准备主动出击,在世界多极化浪潮中实现国家和民族利益。相信通过开办新义州、开城经济特区的朝鲜特色社会主义试验,加上朝鲜美国双方互施善意,朝美关系会随着“六方会谈”机制化走向双边关系正常化。但是,朝美关系正常化短期内不可能化解历史积怨,反而会巩固南北分裂。增加朝美包容互信,增强双方互信是双方关系改善的基础和前提。放下历史包袱,履行承诺和互动交流,是朝美走向理性和冷静的关键和支撑,是朝美走向正常和健康关系的因子和要素。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姚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