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女 41岁 车祸后出现右眼内斜,不能外转,并伴同侧复视7个月,经保守治疗无明显好转,于2008年7月7日至我院就诊,以"外展神经麻痹"收入院.查体:双眼视力均为1.0.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无异常.眼肌检查:映光:OD+30°;眼球运动:右眼外转不到中线;三棱镜加马氏杆:右眼注视:5m>+140△33cm+120△左眼注视:5m>+140△33cm+90△;线状镜:右眼抑制;Titmus立体视:无
【机 构】
:
300070,天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70,天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女 41岁 车祸后出现右眼内斜,不能外转,并伴同侧复视7个月,经保守治疗无明显好转,于2008年7月7日至我院就诊,以"外展神经麻痹"收入院.查体:双眼视力均为1.0.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无异常.眼肌检查:映光:OD+30°;眼球运动:右眼外转不到中线;三棱镜加马氏杆:右眼注视:5m>+140△33cm+120△左眼注视:5m>+140△33cm+90△;线状镜:右眼抑制;Titmus立体视:无.手术方式:右眼内直肌后退5mm,上直肌颞侧1/2与外直肌上1/2相联接,下直肌颞侧1/2与外直肌下1/2相联接,左眼内直肌行Faden手术(内直肌止点后12mm处行后固定缝线)。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手术矫正外隐斜引起的肌性视力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7例外隐斜导致肌性视力疲劳的患者进行屈光、隐斜、融合功能检查后进行手术矫正外隐斜视.结果 术后1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视物不清、复视、眼胀、头痛、恶心等症状消失,阅读持续时间较术前明显延长.术后1年随访仍未见临床症状复发者.检查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的远距外隐斜量分别为(21.6±7.4)Δ、(1.8±0.6)Δ、(2
贝伐单抗(Bevacizumab)局部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血管源性眼病在国内外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多见报道.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贝伐单抗治疗眼部新生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1].贝伐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引起患者高血压较为罕见,我们发现两例中年糖尿病患者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出现严重高血压,报道如下。
患者 女 45岁 二年前发现左眼睑红肿,经当地医院治疗反复发作.近日出现轻度上睑下垂.于2008年2月16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情况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男,9岁.发现双眼视力不佳二年.于当地某医院诊断为弱视,配镜并弱视训练治疗二年,视力无提高,反而不断下降.于我院就诊时裸眼视力:右0.12,左0.15.检影验光:右-50'×180DC=0.12,左-75°×180DC=0.15,均矫正不良。
患者男,82岁.因左眼被鱼骨击中后红痛、视物模糊5天,于2012年12月7日来院眼科就诊.患者全身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科:双眼球各向运动无受限,右眼裸眼视力为0.3,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圆,3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混浊,眼底未见改变;左眼裸眼视力为光感,结膜充血、水肿,鼻侧球结膜见一可疑伤口,全角膜灰白色混浊,中央见一约5 mm×6 mm溃疡面,表面附着大量白色脓性分泌物
目的 探讨共焦显微镜检查在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其中6例单眼患病,2例双眼患病)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疑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病例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层病变结构.结果 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发现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均偏大而且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反光明显增高,可见散在双核、多核、偏位核及分叶核等改变,7例细胞边界模糊,部分病例有局灶内皮细胞缺失、胞内环形暗区、分裂状细胞等
患者男 20岁因左眼视物模糊半年余,加重伴眼胀,视物变形1个月,于2007年8月3日入院.2006年10月左眼有被篮球撞击史.全身体检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3.50DS→1.0,左眼0.08-3.50DS→0.25.右眼检查内眼及外眼无异常.左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前房角镜检查为宽角,房水闪光(+),瞳孔圆形,直径5 mm,对光反应迟钝.眼底:左眼玻璃体轻度尘状混浊
目的 评估分析尼美舒利在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应用双盲法进行研究.收集接受PRP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8例58只眼,随机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在激光治疗前24h开始服用药物2天.激光治疗应用标准化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应用简式的McGill疼痛问卷表(Short form of the McGill pain quest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备受人们关注.此文从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误差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EM)患者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性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68例(76只眼)IE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BCVA、眼压、裂隙灯联合前置镜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SD-OCT眼底扫描检查,并均采用23G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剥除视网膜前膜.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9±4.3)个月.采用多因素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