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连环”串起小学器乐教学情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儿童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连环”器乐教学情境就是将器乐课堂上的所有凌乱的知识点和每一个教学环节用一条主线把这一个个“环”串在一起,其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看似独立,但一环扣一环,环环都由那根主线串联,让学生在一系列相关的完整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体验和学习乐器演奏。通俗地说,就是课堂中前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是为了给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后一个教学情境都是前一个教学情境的发展,相互关联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一、故事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共性,相信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面对一群乱哄哄的学生,只要教师说“来,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顿时一双双眼睛就会紧盯着老师,唯恐错过精彩。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故事的形式,把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融入故事情境中,让教学产生巨大的诱惑力,让学生在听故事、奏故事、唱故事等不同的情境中,充满乐趣地学习器乐演奏,感受和体验音乐,由此建构故事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模式。
  例如,《顽皮的杜鹃》一课,以“小杜鹃”为主线,把整堂课串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从模仿杜鹃鸟的叫声、和杜鹃鸟捉迷藏、顽皮的小杜鹃、杜鹃妈妈和小杜鹃的对话等一些列故事情境中巧妙地融入了乐音“5 3”的聆听演奏,旋律感受体验,师生合作演奏,演奏力度变化等教学内容,最后在小杜鹃回家的尾声里完整演绎了乐曲的演奏,让学生在故事不断发展的情境中,学习表现音乐。
  又如,四年级《新三只小猪》一课。这个器乐学习素材的选择就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授课教师以三只小猪的音乐故事为主线:三只小猪走来了——家中最大的猪老大——爱爬楼梯的猪老二——聪明伶俐的猪老三——新三只小猪,融合律动、听唱、吹奏、表演等多种手段塑造小猪的角色形象,让乐曲教学变得更生動更有延续性,在故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猪老三的自由创作和小组合作,有趣的《新三只小猪》在环环相扣的情境创设中层层发展变化,音画同步,让学生享受器乐演奏和创作的快乐。
  在故事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中,把各教学环节与故事巧妙的结合,在故事的发展与变化中,把各教学内容相互串联在一起,在故事中形成一个整体,教师再运用生动而富有变化的语言,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故事情境,并让他们在故事的情境中找到自己的角色,通过联想来积极主动地学习、感受和体验音乐。
  二、活动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
  活动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是围绕一个主题创设各种各样的器乐学习活动的,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融入多元的活动中,以活动为主线把他们串成一个整体,就像一串铁环,让学生在看似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同一主题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音乐。在活动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中,活动是它的灵魂,参与性是它最基本的特征。
  例如,在二年级器乐教材《小星星变奏曲》这一课时,通过带学生走进“星星舞会”,创设符合此情境的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把“4”音的演奏学习放在星星眨眼睛口诀练奏的活动中,把歌曲的视唱放在高高低低摘星星的活动中,把乐曲演奏变化放在星星舞会的活动中,把创编变奏放在认识星星角色的活动中,活动创设的情境合情合理,环环相扣,趣味横生,让很多平时不愿意表现的学生跃跃欲试,大大提高了学生体验器乐活动的参与率。
  活动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将器乐学习活动化,将多样化的活动作为学生学习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器乐学习活动中,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器乐学习知识和技能。之所以在器乐教学中收到良好的实效,是因为在活动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中,所有教学内容都是藏在各种活动中,教学目标也是隐形的,所以学生感受到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有趣的活动,似乎整堂课就是不停地玩、不停地参与,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发现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
  发现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就是根据器乐教学内容,不断创设让学生发现音乐要素的切入口,唤醒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所有的发现型教学活动串联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教学整体。儿童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促进人智力发展和帮助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内部动因”。 发现型“连环”器乐教学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将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找出相应的音乐知识点展开与链接,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启”(激活思维)、“发”诱导领悟的过程中实现器乐知识技能的内化,在层层连环、逐渐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生器乐演奏与艺术表现的整合。
  例如,四年级器乐校本内容《鸿雁》一课。以认识五声调式为第一个发现点,创设复习演奏乐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去找音名填格子、归纳总结的游戏;紧接着又以五声调式乐曲《鸿雁》的主音为第二个发现点去引发学生对乐曲风格的关注;再用教师的范奏作为第三个发现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行气息连贯演奏的学习;师生合作卡农演奏成为第四个发现点,学生聆听并寻找合作演奏的方式;最后一个发现点隐藏在笛舞共鸣中,教师舞蹈的节奏点与结尾的渐慢停顿呼吸相符,学生在耳目渲染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发现并表现出乐曲的结束。所有的教学活动回归音乐本体,紧紧围绕音乐元素去发现、获得、体验,让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充满音乐性,串联出蒙古民歌《鸿雁》的民族风格特点。
  “连环”小学器乐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以“境”激“情”,让学生触“境”生“情”,辅以环环相扣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激发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这个正是“如果我们能了解和同情儿童的真正本能和需要,并通过适当的媒介来控制他们的表现,那么教育理想的专业知识和训练会及时来到”的时候。
其他文献
【摘要】歌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对于语言能力尚待发展的小学生来说,歌唱更能够表达他们的心情,但当前音乐歌唱教学中不少学生却不喜欢歌唱,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基于此,本文就小学三年级音乐歌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歌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也是一种能力,但提升歌唱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当前小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为其课程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及技术基础,对于教师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如何结合我国教育行业的现状来进行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应用,成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开发方向。本文就以探析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为研讨内容,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具体实例,展开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
广东本土音乐文化中的“咸水歌”是流传于广东珠三角沿海地区的民间歌曲。也是“疍民”即生活在“水上人家”,用本土方言吟唱的歌谣。“广州咸水歌”是珠三角及沿海地区“水上居民”口头创作,是在日常生活和劳作时随心所唱的歌谣。歌中有着浓厚的本土音乐风格特点,口头流传,歌者即兴编曲,即兴发挥。但随着“水上居民”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迁中,“咸水歌”已经无人传唱,当代很难再听到“疍民”们那游吟的歌声了。  2000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学习为主线”的三个形式的教学探索,让学生能以科学的方法、思维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生物素养;学生;主体;主导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堂教育、思考问题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让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学习。在生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情况比较突出,甚至纯粹作为一种体力活动,缺乏技能、思想的综合教育,不符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宗旨。语文老师往往是德育、劳动教育的兼任教师,通过在劳动课融合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劳动实践环节与语文课本教学内容结合,使学生从劳动实践活动中获得文化教育,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劳动;语文;实
【摘要】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不断地改革,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包括了阅读教學,语文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法展开有效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语文学习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学
【摘要】建立学生与文本的链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现今,思维导图已逐渐在教学领域中推广、应用,当我们的“阅读教学”遇见“思维导图”,将如何有效搭建学生与阅读文本的链接呢?笔者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整体预习、一课一得、“1 X”联读,让学生整体把握单元主题架构,并通过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整体预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注重基于主题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正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引入小组合作方式,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主题选择、主题分析及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基本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明确目标、尝试备课,互动合作、尝试掌握,合作探究、深化主题,得法课内、延伸主题等策略。  【关键词】主题阅读;小组合作;策略研究  针对2011版新
【摘要】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几乎每次都是那么几个孩子回答,提问其他小朋友,他们有的不敢说,或者不敢大胆说,甚至不吭声。但是他们在游戏、画画等活动时,却交流自如,说过不停。《纲要》阐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到各领域教育中,艺术活动中同样会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各学科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这也是《纲要》的教育宗旨,下面谈谈语言活动与艺术
本报综合消息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简称“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广州市越秀区、深圳市、佛山市南海区、东莞市入选。  各实验区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的要求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