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长一起正视孩子的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很多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都是身为家长,但对于幼儿在园的生活所关心的情况却是各有不一。有的关心幼儿吃得好不好,有的关心幼儿学得好不好,有的关心幼儿与同伴之间相处如何……真是五花八门。当然这些关心都是人之常情。面对家长们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关心,我对班里的幼儿及家长作了一个分类统计。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好幼儿是家园共同的责任;有的认为老师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大;有的家长有许多想法,却由于自己的性格使然,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更有甚者认为教育全部都是教师的责任。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任何时候父母的教育及对幼儿的影响都是不可取代的。虽然家长文化程度的不同,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同,但是只有让这些形形色色的家长都了解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各方面都有更大的提高。对于如何来让家长了解并配合教师,我做了以下思考。
  一、漠不关心型,即认为教育全部都是教师的责任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当代的社会这种漠不关心型的家长已经少之又少,实则不然。很多家长存在很大的就业压力,平时只忙于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幼儿交给爷爷奶奶带。这类型的家长,平时几乎是不与教师交谈的,常常会把孩子放下就去上班,把孩子交给老师就算是完事了。面对孩子的作业,家长也常常是漠不关心或是称不会。即使教了也常常是幼儿自己的随意涂鸦。
  如有一次我们发了成长档案请家长配合完成,雯雯爸爸妈妈都是开出租车的,平常很少关心雯雯,拿到就说:“这个我们不会做的呀,你们老师随便帮我们做做么好了。”
  措施:相信很多教师都碰到过类似的家长,这类型的家长常常会因为自己忙,或者对教育缺乏经验、认知,而把一切的教育责任都推给老师。老师在遇到这类型的家长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比如说上例,我们很仔细地给家长讲述了应该怎么来做成长档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诚意,在与家长讲述的过程中,我们也顺便讲述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好的地方说了,不足的地方也会提出,让家长也能开始有一些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发一些教育方面的短信,让家长对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当孩子有进步时候,我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配合,在一次制作亲子房子的时候,虽然雯雯妈妈做得很粗糙,但是却是用心了,这也表示了她开始对教育重视,让我也感到无比欣慰。面对这类型的家长的时候,如果我们主动地多和他们沟通,同时还利用孩子的积极性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相信这类型的家长一定会更好地配合。
  二、相互配合型,即认为教育好幼儿是家园共同的责任
  这类型的家长是很重视幼儿教育的,常常会主动来询问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无论是生活方面的还是学校方面的都会很关心。在一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事情上面,家长们更是非常积极,会很快并不错地完成一些小制作等。这类型的家长对于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会很积极地参与,发现问题也会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讨论,一起寻找办法。在他们心中,孩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相信,孩子的教育是要从娃娃抓起的。面对着这样的家长,我们也会觉得很有干劲。
  如:有一次由于主题的开展需要,家长配合完成制作亲子房子小制作,因而很多家长都把我们制作的范例用手机很仔细地拍下了,以便回家后参考。昀昀妈妈还很仔细地向我们询问了做法,这让我们很感动。
  措施:在遇到这类型的家长的时候,教师往往会觉得很轻松,因为这类型的家长很配合,也能理解教师工作的需要。当然在遇到这类型的家长时,教师更不能以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对待,而应该主动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向他们探讨他们的育儿经验,然后与其他的家长进行分享,在班级网页上进行交流。班上有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爸爸妈妈为此很苦恼,于是我们主动和他爸爸妈妈进行交流,沟通一些可以改变他的办法,并在生活中对他进行更多的观察。观察后,我们发现该幼儿平时在画画的时候还是比较安静的,于是,我们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并且鼓励家长多让其参与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画画、下棋等,慢慢地培养他的耐心。一些在班中比较出色的孩子的家长,我们也鼓励他们将育儿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除了能增加这些家长的积极性以外,还能很好地调动另一部分家长的积极性。相信,在这样的相互配合下,幼儿一定能更健康地成长。
  三、内向型,即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
  确实,在和家长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家长,他们很希望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表现,也希望能与教师一起探讨育儿的经验、知识,但却因为自己的性格使然,不知道该如何与教师进行沟通,有的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这样的家长虽然自己不会主动来沟通,但是,也常常会关注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进步。宝宝回家以后,也常会问幼儿:“宝宝,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呀?”幼儿们能说会说家长固然就会放心,可是由于幼儿年龄的特点,对于所学的知识幼儿掌握理解还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幼儿也不一定能将白天学习的知识理解并记忆,这时候,家长虽然心里着急却又不好意思打电话向老师询问。这时候,如果老师能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的话,家长就会更加积极。
  措施:面对这样的家长,对于平时幼儿在园的一些事情,教师也要主动地多与家长进行沟通。把幼儿的一些活动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网站或者其他的形式传给家长,让家长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进步及不足。相信这样家长们也一定会更加配合我们的工作,幼儿教育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家长。每个人都是有不同的思想的,在教育这一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好的经验我们要积极地吸取,当家长不去关注孩子时,我们要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一个被关注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当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教育方式的时候,教师要去关注这一教育方式是否是对孩子有益的。当发现不利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寻找文章、事例来与家长沟通,给家长做一个参考,与家长一起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家长能很配合的时候,教师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而不是当作理所应当,这样家长才会更愿意与老师分享,更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总之,在遇到各种不同的家长时,教师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对待,不能听之任之,这才是对教育负责,对孩子负责。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的“高效”如何胜出是许多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规范办学行为、备课、明确教学目标、角色转换、和谐生成几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备课 明确目标 角色转换 和谐生成    一些教师认为省规范办学行为使授课之路变“窄”了,不能加班加点了。教学时间的捉襟见肘,教师的急躁情绪导致其教学活动的无理、无序、无节,最终结果肯定是“无效”。我认为,教所当教,千方百计地激发
摘 要: 形式分析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学研究与实践方法,无论是在美学研究、创作实践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相关理论学说及教学实务对于该方法却给予了不应有的漠视,该方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危机。本文意在呼唤对形式分析方法的复归,对于该种方法进行应有的角色定位,同时还重点论述了该方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对提高中学生对美的把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形式分析法 中学美术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一个双边脑力劳动过程,应力求和谐互动。只有师生和谐互动,才可提高教学效率,获取最佳教学效益。可以说,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和谐互动,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仅要让他们“在思
摘 要: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在中学基础年级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
摘 要: 谈话法是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正确使用谈话法,班主任可以正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关键词: 谈话法 班主任工作 应用    谈话法是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备受人们关注。据专家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