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肺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建立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ang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肺功能不全动物模型。

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照射组接受胸部局部单次20 Gy电子线照射,照后饲养6个月。超声心动检查心功能,血气分析检测血氧分压(PaO2),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肺纤维化。

结果

照射组LVEF (68.60±10.92)%与对照组(81.75±8.79)%降低(P<0.01);照射组心脏凋亡指数(23.90±6.60)%比对照组(3.25±3.38)%增高(P<0.01);照射组心脏CVF (15.42±5.72)%比对照组(1.45±0.64)%增高(P<0.01)。照射组PaO2(86.10±7.60) mmHg比对照组PaO2(107.16±9.01) mmHg下降(P<0.01);照射组肺脏凋亡指数(27.90±8.94)%比对照组(2.50±3.55)%增高(P<0.01);照射组肺脏CVF (17.76±5.77)%比对照组(2.50±3.55)%增高(P<0.01)。

结论

辐射使心肺凋亡纤维化重塑,进而导致心肺功能的下降,成功构建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肺功能不全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通过丝绸之路,中医对于以印度医药为主体的西域医学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吸纳。通过对敦煌医药文献以及传世医籍的分析,按"理、法、方、药"4个层次,分析和评判中医对于印度医药在不同方面的接纳程度和接纳机制,认为中医学对印度医药的吸纳在"理"的层面"局部渗透","法"的层面"无所吸纳","方"的层面"取己所需","药"的层面"重新定义",总体特征是"本我之道,用彼之器"。
《宋史·方技传》以时间为顺序,采用叙事方式,载录方技人才多以星历占候、律历五行、医学、道术者共42人。其中善医术者25人,其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本文通过《方技传》医家传记内容,对载录25位不同类别医家的分科、贡献、奖惩等生平史事进行整理探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医家的职业生涯状况,对了解医家在宋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陈逊斋是民国时期福建籍中医名家,现有文献中对其籍贯记载不一,通过查阅发表的期刊、书籍,寻访陈逊斋散落著作、族谱,走访陈逊斋后裔等方式对陈逊斋籍贯进行调查考证,确定陈逊斋(哉),名广诚,籍贯是福建省永定县高陂镇上洋村,属上洋颍川陈氏第二十二世,非长乐江田南阳陈氏裔孙,更非陈修园七世孙。为下一步陈逊斋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中医学药名词》以"平刺"为规范名,以"横刺""沿皮刺"为又称,释义为:"针体与腧穴皮肤约呈15°左右角度刺入的方法"。考察多种古代文献可知,这一释义与"横刺""沿皮刺"是相符的,"直针刺""卧针刺""横针""横刺""沿皮刺""地平刺""皮下刺"都是同义词。而"平刺"在首见文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的含义却与此释义根本不同,是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为主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即后世平补平泻法的雏形,与针刺
目的分析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态与放化疗近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2019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同时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估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风险状况,采用美国RTOG及不良反应常见术语标准评估急性放化疗不良反应。Spearman′s分析营养状态与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相关性。结果从放化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血液学检查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06例鼻咽癌患者,分析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与甲减相关性,建立血液学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平均剂量、V20Gy、V25Gy、V30Gy、V35Gy、V40Gy、V45Gy、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宫颈癌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和/或放疗联合化疗,放疗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治疗(BT),而BT又包括高剂量率BT (HDR-BT)和低剂量率BT (LDR-BT)。宫颈癌预后较好,但疗后仍有部分盆腔内和/或盆腔外复发。复发后宫颈癌治疗目前欠缺高效、微创和低不良反应的治疗手段,预后差。2002年王俊杰教授将CT引导技术引入LDR-BT领域,2015年又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BT领域,实现了LDR-BT术前计划
相比于体外放射治疗,后装放射治疗有其独特的剂量优势,在放射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开展后装放射治疗的单位不断增加,但是后装治疗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急需一份全面的,易于在临床中应用的纲领性文件发布,以适应当前精准后装放射治疗的需求。本指南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了临床的实际情况,指南的内容不但包括后装治疗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还针对每一项要求,列出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应用最多仍是二维近距离后装技术。为规范宫颈癌近距离腔内放疗二维治疗技术的应用与开展,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随着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中国的疫情防控将呈长期化趋势。放疗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合理应用,可使患者做到"防疫"、"抗瘤"两不误。本推荐将国内防疫指南、国外防疫及妇科肿瘤治疗文献,与北京协和医院前期疫情期间妇科肿瘤放疗实践相结合,从疫情期间妇科肿瘤放疗原则、临床试验、MDT及学术活动方面,为国内放疗科、妇科放疗组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妇科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