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语文学语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把语文学习仅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是苍白、没有生命力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文”的广阔天地中,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生命的成长,获得未来生活必需的语文素养。
  一、“跳”出语文教材学语文
  在中国,教师仅凭一套或几套教材教学几亿学生,所以我们要树立“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的思想,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几十篇课文)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学语文不能只闻一知一,一定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跳出语文教材,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灵活运用语文资源,处理教材,自主学习,自如运用。
  因此,课本只是一个例子,但一定要把这个例子用好,同时又不能依赖这个例子,教师要以独到的阅读见解、健康丰富的人生体验,搭建使学生感受独特体验的桥梁。
  开学第一周,我让每位学生利用一周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或读、或背、或讲、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同学的帮助。当我问一位一向讨厌背书的学生为什么背得这样投入时,他的回答是:“我热爱,我喜欢!”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看他们的学习热情那样高涨,学得那样投入,我也常常沉浸在激动与幸福之中。这正如《论语》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本学期一开始,我便将我们中队命名为“书香中队”,建立图书角,创办“书虫手记”栏,把从网上下载打印的新教育实验课题组为孩子们推荐的100本书的书目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一时间,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看着、搜寻着,既好奇,又渴求。我经常与学生共同学习一些自己找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装订成册。然后自己制订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最后把自编的教材与全班同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我的想法和追求是,不仅给孩子字词句段篇量的积累,还要让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今精品和人生格言警句,如同空气一样滋养学生,如同阳光一样照耀孩子的心灵,让每个学生的血液和骨髓里都充满着先哲们的生命哲学和人生理想。书籍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赐给我们,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我们,对比着无数智慧、美好与愚昧、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就这样,学生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在书的世界中陶醉,在书的世界中静听自己成长的拔节声。当孩子爱上读书、渴望读书,读书成为他们一生习惯时,会发现自己在短短几十年光阴里,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产生的最终归功就是读书。
  二、“跳”出语文课堂学语文
  有人这样说:“语文犹如大海,入之愈深,受到的支持力越大;拥之愈切,得到的满足感越强。”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课堂,只看重于书本,我们的视野怎么开阔,学生的头脑如何武装?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断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园、社会和家庭,引向图书室、阅览室、展览馆、博物馆及各种纪念馆……我时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行一系列采访和社会调查,增强感性认识,激发情感;带领学生到广阔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欣赏花鸟虫鱼的可爱,陶冶情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现实生活中,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表达个人观点,培植理性情感。
  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时,学生如果只看课本,不会对周总理这个人物有全面的了解,我就先引导其在课前搜集关于周总理的多方面资料,在课堂上谈一谈自己眼中的周总理,学生的资料准备得非常充分,周总理的工作、生活,尤其是外交方面,学生感受特别深刻,列举的事例很典型,人物形象很丰满、高大,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不会取得这种效果的。
  三、“跳”出语文学科学语文
  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学科间的综合问题,语文学科有其自身优势和责任,理应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主动综合,使各科教学与语文学习建立紧密联系,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使其更具创造性和发展性。
  以下以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综合为例,谈一谈我的想法: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吴文俊等,不仅研究数学,写了许多数学方面的文章,还写了许多哲学著作和诗歌。如果同学们也能坚持写各方面的文章,不仅可以把各科学得更好,还能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学生写作文的愿望就被激发出来了。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数学作文该怎样写?有的建议写数学日记;有的认为可以写一写某道题的巧妙解法;有的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学数学的经验;还有的想写一写自己的数学发现……这样,学生的日记、习作中出现了不少有关数学、自然、美术、劳动等方面的东西。
  社会课、自然课、艺术课中都可以找到与语文学习的结合点。语文教学是一种交流,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确立“时时可以学语文,处处都要用语文”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源头活水,学会摆脱束缚,跳出语文教材、语文课堂、语文教材的框架,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呼吸、翱翔,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加速,许多农村学生都转到城镇学校就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随同父母进城读书的也越来越多,农村村小的学生越来越少,为此许多地方已经调整学校布局,撤并了许多村小,但很多乡镇还有大量村小,可学校学生数锐减,从几个学生到几十个学生不等,这些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少数是单亲家庭的学生。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师随着学校布局调整都调去城镇学校了,村
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发展个性。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感悟。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更要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相应的训练。只有加大阅读活动的实施力度,才能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与共同讨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辩,提高其民主参与意识,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不乏精妙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