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平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开展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对症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和丁苯酞,研究组患者基于此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干预,比较两组组间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均降低,研究组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提升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血塞通注射液;炎性状态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146-03
  脑卒中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变之一,相关调查显示,本病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居于第6位,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较为明显的升高趋势,尤以缺血性脑卒中常见,致残与致死风险均较高[1]。临床诊疗中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机体具有高水平的氧化自由基,神经细胞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栓也将直接影响预后效果,故而临床治疗以清除氧化自由基、改善凝血功能和改善脑血循环等为主[2-3]。本研究近年来对部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开展了中药制剂给药,应用较为满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间平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2~82岁,平均(71.11±1.95)岁;病程1~5 d,平均(2.33±0.49)d。对照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63~84岁,平均(72.34±2.70)岁;病程1~5 d,平均(2.22±0.35)d。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者;②入院后经由系统检查明确诊断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首次发病者;⑤发病至入院时间在24 h以内者;⑥平果市人民医院为首诊医院;⑦既往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等均正常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出血性脑卒中者;②合并脑部其他类型病变(如脑肿瘤、脑挫伤等)者;③治疗相关用药禁忌证者;④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⑤治疗配合度较差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开展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对症干预,积极给予降血压、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处理,以改善脑组织循环,同时给予吸氧、抗感染等一般支持干预,给予脑神经营养类药物,缓解脑组织细胞损伤情况。
  对照组患者开展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丁苯酞(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给药。其中,阿司匹林给药0.1 g/次,口服给药1次/d,丁苯酞注射液给药25 mg/次,混入100 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给药,给药2次/d。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注射用血塞通(生产企业: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38)干预,给药200~400 mg/次,混入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给药,控制滴注速度在30滴/min,给药1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开展2周治疗,治疗期间须严格卧床休息,结合患者具体病变情况进行用药方案的调整,完善生命体征监护,同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1.4  疗效评估标准与观察指标
  (1)依据治疗后患者缺血脑卒中症状体征、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情况,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显效:患者缺血脑卒中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神经系统功能基本恢复,NIHSS评分降低70%及以上;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开始好转,NIHSS评分降低30%~69%;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继发严重功能损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同时通过观察与记录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皮肤过敏、胃肠道反应、睡眠障碍、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3)在治疗前后,采集每位患者晨起外周血,离心处理留置血清,置于-20 ℃的冰箱中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进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的测定。
  1.5  統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牙龈出血、胃肠道不适症状者各1例,不良反应率为6.25%(2/32),对照组患者有皮疹1例,睡眠障碍1例,不良反应率为6.25%(2/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组间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和IL-6等指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机制复杂,与社会、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针对脑卒中的预防,以血管危险因素管理为主,即对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管理,如过氧化、脂质沉积等,降低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性病变的风险[5]。目前,临床治疗以针对性用药干预为主,阿司匹林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在抗血小板聚集、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效果突出。丁苯酞则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同时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分泌,提升机体舒张血管物质的水平,达到保持损伤血管、恢复脑组织血供等目的。
  在中医学中,本病属于“中风”范畴,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主要与气血亏虚、血行瘀滞、阴血亏虚和阴不制阳等导致的脑脉瘀滞相关,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要治则,血塞通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以黄芪、丹参、三七总皂苷等为主要组分,黄芪可益气活血,丹参可化瘀活血、清心除烦,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可活血通络、祛瘀通脉。现代药理学认为,三七总皂苷对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抑制效果显著,影响微血栓形成,达到降低血黏度、促进血循环等效果。同时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效果也较为突出。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TNF-α、IL-6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给药,能够发挥较好的协同效果,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在提升疗效,改善机体氧化反应与炎症因子水平的效果突出,是切实有效、安全可行的药物。
  参考文献
  [1]Huang SW,Chi WC, Chang KH,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 2.0 Asan objective assessment tool for predicting return to work after a stroke[J].Disabil Rehabil,2018,40(21):2592-2597.
  [2]宋晓明,郑珍婕,苏立静,等.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Hcy、NSE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434-436.
  [3]王欢,宋毅军,李晨,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0):1183-1186.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經科杂志,2015,48(4):246-257.
  [5]乔莉霞,陈升东.脂蛋白磷脂酶A2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2):270-27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B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探讨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的血糖相关指标,显示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摘 要: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联合脑钠肽在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日照心脏病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观察组,抽取同期6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高敏肌钙蛋白和脑钠肽检测,对比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敏肌钙蛋白I、N端脑钠肽原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功能不同等级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I和N端脑钠肽原进行比
摘 要:目的 探讨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治疗的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温经汤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
摘 要: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症老年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的效果及药学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反流、烧心、反酸、嗳气和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均
摘 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通过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彭水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将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A组,将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心率水平,分析该方法
摘 要: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ing,CBL)模式应用于免疫学检验教学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8级1班和2班共102名学生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接受CBL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成绩优良率、考试分数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教学模式满意度
摘 要:目的 探讨采用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2周、6周后,观察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
摘 要: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脂肪酶水平指导生长抑素用药量对胰腺炎诊治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这84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观察组(42例)根据血清脂肪酶检验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对不同剂量的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摘 要:目的 探讨不规则抗体检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阳谷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输血治疗者作为对照组,于输血前未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另随机选取2019年1月~12月阳谷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输血治疗者作为研究组,于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和阳性率情况。结果 输血反应发生率统计,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摘 要: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方式对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64例晕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之后在此基础上联合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测,以颅脑CT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对比两种监测方式对于晕厥的诊断效果。结果 通过颅脑CT诊断,在64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为脑源性晕厥,23例患者为心源性晕厥,30例患者为反射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