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科学引导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eage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接触到一些个案:一些出现亲子问题的家庭,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一股火药味,呵斥、指责、埋怨充斥在他们的谈话之中。
   【案例】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情景:早上,一对母子在我前方走着,应该是妈妈送孩子去上学。小男孩看上去三到四岁的样子,男孩的妈妈在前面快步地走着,小男孩小跑着跟上妈妈的脚步。孩子边跑边兴致勃勃地跟妈妈分享幼儿园里的趣事:“妈妈,我们班上有一个小朋友,昨天他午睡起来的时候……”小男孩一句话还没说完,妈妈立刻粗暴地打断他:“别说了!别说了!走快一点!”小男孩被吓到了,他抬头看了看妈妈,然后又低下头不说话了。
   专家简介:祁陶宇,科学学习力父母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硕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副主任。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还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表达是孩子倾诉的一种方式,从孩子的倾诉中,我们能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拉近亲子关系。
   语言环境影响表达能力
   达娜·萨斯金德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提到她在人工耳蜗植入研究项目中有一项奇怪的发现:两位耳蜗植入患者——扎克和米歇尔,在手术成功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康复结果。扎克性格活泼开朗,就读于一所公立学校,阅读水平达到了正常的三年级水平;同样上三年级的米歇尔却不得不在“特殊教室”里学习,只会比划简单的手语和说一点点话的她,阅读能力仅达到幼儿园水平。萨斯金德为此十分不解:他们明明有着同样的智力、同样深爱他们的父母、同样的先天性耳聋,并同样地接受了高端仪器治疗,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
   经过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后,达娜.萨斯金德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之一就是幼儿阶段,3岁前是孩子口语表达的敏感期,3岁以后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快速发展,开始表现出对书写、阅读等文字语言的兴趣。很多时候,父母常常会忽略或者不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觉得孩子慢慢长大自然而然就学会说话了,无须做什么引导,反而将和孩子交流的任务交给了冷冰冰的玩具、电视、故事机,却忘了发展孩子语言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人交流,这种交流是交互的、流动的,而不是单方面信息输出或接收。要想真正提升孩子语言能力,让孩子“会说话”,前提是父母要学会“好好说话”。
   父母要学会“好好说话”
   首先父母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倾听,让孩子乐意去表达。换句话说,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是鼓励孩子表达,激发孩子表达的兴趣。一日生活中,孩子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父母需要做的是用积极的态度去倾听、回应孩子,以此代替呵斥和粗暴制止。当孩子想分享或倾诉时,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去听,等孩子说完以后,可以表现出对他所说的事情有极大的兴趣,继续追问,鼓励孩子充分表达,将事情说清楚、说透彻。
   创设孩子“想表达”的语言环境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孩子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孩子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父母不要急于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
   丰富生活经验,让孩子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孩子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父母应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孩子体验的内容。父母还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孩子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讲述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与同伴交流,促进语言发展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孩子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經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孩子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父母应为孩子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孩子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提高语言能力。
   父母的每一句话,都会渐渐变成孩子未来的模样
   父母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要“好好说话”,同时父母也应该多读书多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丰富自己的词汇库,这样与孩子交流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注重自己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流畅性和准确性,让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儿童早期的语言环境能够预测其日后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父母与其把孩子的早期语言教育寄希望于各类机构,不如重视自身的作用,早学习,多学习,从现在做起。
其他文献
暑假眼看余额不足,宝贝就要重回学校了!不管是“新司机”,还是“老司机”,开学第一天,难免不在状态:“又开学了啊!”  如何让孩子从假日状态,回到求学的姿势?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份开学仪式感,一份带着爱和趣味,给孩子能量的成长记忆。  仪式感是什么?它不是一生一次的仪式,如婚禮和葬礼;而是平凡生活里,一份足以延续的期待和光彩;就像《小王子》里说的:“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敬爱的白衣天使:  您好!  最近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病毒,那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很多新闻都滚动播放冠状病毒,这种病毒是一种急性人传人的病。据说这种病毒的根源是野生动物身上的,比如:蝙蝠、穿山甲、蛇……   那我们如何预防呢?我要送给人们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宅”,平时要少出门或是不出门。第二个字是“戴”,如果一定要出门那就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普通的棉纱口罩能抵挡百分之三十的病毒。医用口罩能抵挡百分之七十
出道即巅峰  2014年底Keep正式诞生,它的创始人王宁,因健身过程里发现网上各种健身知识“杂乱不堪”,萌生打造一款移动健身APP的想法,以此来满足类似用户科学安排健身计划的需要。在当时的移动互联网上,拥有类似烦恼的用户很多,Keep一出世即快速走红,上线105天就收获100万粉丝,分享Keep跑步轨迹到“朋友圈”,曾是互联网白领人群间很流行的事。  上线至今,作为健身APP的Keep,用户累计
一般来说,孩子如果考出了好成绩,爸爸妈妈多半会说:“可别骄傲!争取下次考得更好!”  但女儿考出了好成绩,我却对她说:“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女儿刚进初中时,她的入学成绩在全班62个学生中名列倒数第二。在我和老师的鼓励下,第一次大考就名列第十名,以后便总是在十几名到二十名之间徘徊。我从不用分数和名次压她,总是给她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但有一点我的要求很强硬,这就是每天晚上10点以前必须
刚上小班时,犇犇算是出勤非常好的小朋友,每学期因生病请假大概也只有一两次。  可是,到了中班后,他留意到了生病与在家休息的内在联系,时常跟我说哪个小朋友生病了在家没来,哪个小朋友发烧了被提前接回去。  有一段时间,小朋友中扁桃体炎高发,正好犇犇的朋友多多、炀炀都赶上了。他俩都不再上幼儿园,每天在家里玩,吃完饭就呼呼大睡。这种集体缺席让他们窃喜不已,并且在回到幼儿园后,把这种“精神”传给了犇犇。  
【摘要】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才能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教中寓法、学中悟法、练中得法、用中固法是使学生尽快掌握学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法指导;自能读书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未来社会
作为两个男孩儿的妈,看《妈妈是超人》时,对沙溢胡可家的俩孩子百看不厌,俨然看到了我家俩娃相处的典型日常,无比过瘾。  胡可家的俩男孩儿以相爱著称,我家目前的状况也类似。不过在老二刚出生的时候,可不是这般甜蜜光景——  哪里出了问题  我家弟弟出生的时候,哥哥1岁多。弟弟出生后的3个月里,我发现,每天两个孩子一睁开眼睛,他们的任务似乎就只为了一件事:让对方不好过!  哥哥看到弟弟睡觉,一定要吵醒,连
公园有两个小朋友,其中一個手里拿着手枪型饮料,另一个没有。没有饮料的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另一个玩,另一个男孩发现了他的羡慕,没有选择分享,而是花式炫耀玩给他看。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会遇见?那个故意显摆的孩子真的有那么讨厌吗?实际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有过类似炫耀的经历。   在分析话题之前,我想和大家聊聊,你是否会分辨孩子真的在炫耀吗?   “显摆”是孩子一种天然的社交表现,
适合年龄:4~12岁  游戏目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乐观、积极的品格  准备道具:各色袜子或纸巾  游戏动作:抛接,扔掷  寒冷的天气限制了我们出去打雪仗的时间,有的爸爸妈妈会担心孩子会因为在外面呆了太久会感冒等等。但是,谁说打雪仗就一定要到外面呢?有趣的游戏还可以选择换一个地方继续进行,那不妨就来试一试在屋里打雪仗吧。  妈妈们淡定,在屋里打雪仗不是说把雪搬到屋子里,这样会化成很多水的哦。在屋里
【摘要】我们要区分好社会信息与学校德育的关系,在实践工作中增强德育工作的个体适应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疑惑,做到引其所欲,教其所能,杨其所长,解其所惑,使教育因素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德育;社会适应性;学校  当前,我国社会改革正在跨入一个新的转型升级阶段。在这样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经济成分、文化现象、社会生活,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