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修饰ePTFE促进内皮化的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e_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膨体聚四氟乙烯表面构建肝素/胶原蛋白-REDV选择性活性界面,体外观察ePTFE表面早期内皮细胞(ECs)粘附情况和后期内皮细胞增殖及内皮化程度。

方法

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0.1 mm ePTFE膜片表面制备5层肝素和胶原蛋白复合涂层[(HEP/COL)5],随后接枝特异性吸附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REDV多肽和无活性的REVD多肽。将未修饰的ePTFE(ePTFE组)、(HEP/COL)5修饰的ePTFE[(HEP/COL)5组]、(HEP/COL)5-REDV修饰的ePTFE(REDV组)和(HEP/COL)5-REVD修饰的ePTFE(REVD组)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1~6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4组ePTFE表面早期内皮细胞粘附情况。6 h后将ePTFE膜片转移至新的培养皿,培养24~72 h,进一步评估ePTFE表面细胞增殖情况和内皮化程度。并用CK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4组ePTFE表面覆盖的内皮细胞活性。

结果

细胞贴壁时期,共培养1 h和6 h时,REDV组ePTFE表面覆盖的内皮细胞较其他组多;共培养6 h时REDV组细胞活性最高(OD=0.35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增殖时期,修饰过的3组ePTFE表面覆盖的内皮细胞数量均较未修饰的ePTFE表面细胞明显增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修饰过的3组ePTFE的细胞活性较未修饰的ePTFE组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与其他3组比较,REDV组表面的内皮细胞数量和内皮细胞活性最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细胞分布来看,(HEP/COL)5-REDV分布最均匀,培养72 h时,该组表面内皮细胞覆盖率高达95%。

结论

在0.1 mm ePTFE表面构建(HEP/COL)5-REDV选择性活性界面方法可行,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粘附及细胞增殖,有望在植入体内的ePTFE表面建立内皮细胞屏障,克服血栓形成、内膜增生、材料衰败等缺点。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婴幼儿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1例;平均年龄(13±5)个月,一岁以内22例(55%);平均体重(8.5±1.9)kg。二尖瓣大量反流27例,中大量反流10例,中量反流3例。术前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术为65.3%±10.1%,左心房直径为(2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oluble VEGF receptor-2,sVEGFR2)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冰平的变化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4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合并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人员的基础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三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纵裂畸形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诊治的225例脊髓纵裂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148例;年龄3 d~16岁,平均(5.8±3.1)岁;就诊年龄3 d~1个月(含1个月)14例,1个月~1岁(含1岁)65例,1~16岁146例;纵裂部位位于颈段3例,胸段105例,腰段117例,胸段及腰段5例,颈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溶血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早发型和晚发型的临床表现及早发型GBS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深圳市新生儿GBS感染研究协作组各单位收治的GBS感染新生儿临床资料,出生7 d内发病者为早发型,出生7 d后发病者为晚发型。采用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胎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非GBS感染患儿为早发型对照组。对早发型和晚发型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与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新生儿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1~6月收治的宫内感染或疑似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共100对为观察组,同期无宫内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共100对为对照组,足月儿和早产儿比例1∶1。检测母亲分娩当日外周血常规、CD64、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
期刊
目的探讨分期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断为双侧DDH患儿19例(38髋)的临床资料。手法方法均采用分期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及股骨短缩或旋转截骨术,测量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患儿髋臼指数。依据年龄将其分为<3.5
目的总结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婴儿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提高ELBW婴儿救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ELBW婴儿,总结并比较不同出生体重ELBW婴儿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LBW婴儿存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ELBW婴儿243例,胎龄23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ELBW)早产儿早期营养状况及近年营养支持策略变化对其住院期间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ELBW早产儿一般情况及住院期间肠内、肠外营养和并发症相关数据,2005—2009年存活出院者为前5年组,2010—2014年存活出院者为后5年组,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的ELBW早产儿中,前5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