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外阅读教学实效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技巧,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收获丰富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重阅读量的准备,让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接触更加多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爱读
  良好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阅读,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生对于阅读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为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课外阅读。
  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认识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而教师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教学效果,而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通过大家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非常喜欢这样的题材,那么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神话故事,你知道什么神话故事呢?大家在课下搜集一下,然后明天我们一起分享。”学生在课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的故事,然后教师将这些资料汇集成册,让学生们阅读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者采用编演剧目的方式进行展现,这样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神话故事,因为神话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所以教师能够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轻松引导学生的视野走向课外,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课外阅读。
  二、借鉴影视,让学生深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生动的影视作品是深受喜爱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将影视作品带入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观看影视作品,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对于文本中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实,结合影视作品学习语文,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有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经典材料,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而且文本标题就很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抓住学生这样的认识特点进行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对于文本内容,你有什么深刻体会或者疑问吗?”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看法。“有一点我不明白,杀死一个大黑骡子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彭德怀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对于这样的疑问,教师没有直接阐述看法,而是为学生播放了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环境以及紧迫。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为学生补充抗日战争时期的影视剧,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背景,同时激发学生阅读抗日战争时期文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大胆、创新地将影视作品和文本解读融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有了影视作品的辅助,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教师为学生补充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的拓展延伸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提高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三、个性平台,让学生乐读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个性化体验和展示,这样的教学要求也适用于课外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实现学生的共同提高。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展示阅读体验。例如在学习完《伊索寓言》这篇课文后,教师鼓励学生阅读原著《伊索寓言集》,并且通过网络建立了关于《伊索寓言集》阅读的交流平台,学生们在阅读完这部作品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或者收获上传到平台和大家分享。这样的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大家从不同角度解读《伊索寓言》,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们尽情展示,效果很好。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就要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在旁做好指导、帮助,让学生学会探究和交流,学会分享和合作,这样学生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要特别关注课外阅读指导,优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课外閱读,让我们的语文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获得深刻的体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自主探究让学生获得个性化体验,开启小学语文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探究 精彩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将课堂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问",包括提问的方式、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探究,则是泛起课堂涟漪,激起话题波澜,点燃思维火花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英
朗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竞赛式,分小组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  朗读时,学生的情况不同,有的学生浅尝辄止,甚至在遇到生字词时,会主动绕过去,再或者对于某些字词的读音不准确,逐渐地对朗读失去了兴趣。这种情况下,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选择好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通过学生的随文练笔,又能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一、依托文本,解决选材问题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是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话可说,也就
期刊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探索以强制性手段保障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效机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强制性能源政策,已被纳入国家能源局2011年工作计划。然而配额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自觉成为了学生课堂学习与探究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充分发挥,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尽情张扬,让课堂精彩纷呈。  一、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理应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伙伴及发表独特见解的自由。由于语
期刊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意思是说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关键在于方法是否适合。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难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提升,这个问题的症结点正是在于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不得法”。实际上,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现代的素质教育模式又发展艰难。因此,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一次彻底的审视。  一、树立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两者有
期刊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艺术的基础和载体。由此可见,正确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然成为传授汉字的前沿阵地。为此,“新课标
期刊
在当今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以不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自身和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以知识创造为目标,构建或加入技术创新网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