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与永恒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UNGKWOKK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在时间中产生,在时间中消亡。人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的存在,因此对存在的思索与追问也是对时间的探寻,而个体对时间的感悟,具有亲历性、体验性和记忆性。《我与地坛》一文渗透了作者对时间的认识与理解,是一篇极具时间意识的散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四百多年”的地坛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地坛四百多年的沧桑巨变是时间的历史见证。这“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显示出地坛辉煌的过去,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和肃穆。然而在四百多年里,它们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又散落,好不惨淡!这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地坛曾经的辉煌,如今的败落,显示着历史的沧桑,时间的变迁。
  这古老的残垣断壁让我充分感受到时间的伟大,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我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的时候,来到了地坛,这座荒凉残破的古园以博大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启迪着我,感动着我,虽然已经败落,但它依然坚强地挺立着,“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里的生命依旧生生不息。地坛中的昆虫也在忙碌地生活、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窸窸窣窣的响动片刻不息,这一切告诉我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告诉我生命的真谛,生命存在的意义,启迪我身残不能颓废,我那颗敏感细腻的心,感受到与地坛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而地坛这个富有历史沧桑感的世界,自然就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二、十五年的冥思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就再也沒有长久地离开过它”,在地坛里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在地坛中思考了十五年,感悟了十五年,在思考中蜕变,在领悟中成长,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里作者把自己十五年来对生死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结果,用直接陈述的方法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体会到一个残疾人通过人生的困境后得到精神涅槃的安然,那就是安于生命的过程,坦然接受生命最终的结果——死亡。多日的思索得到这样的结论,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结论给人以欣慰,给人以鼓舞,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而接下来得考虑“怎样活”的问题,作者认为“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他这样的事实并沒有让他放弃对“生”的思索,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默坐,去呆想,那么关于这一问题,作者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他并沒有直接地呈现出结论,而是用“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的句子来概括,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概括,作者一连用了六个关于景物的“譬如”,“有些东西”具体指下文中提到的“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等。那么作者对于“怎样活”这一问题思考得到的结论究竟是什么呢?什么东西时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从这六个“譬如”中可以得出,就是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但生命不会因此而改变,它们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存在着,这就是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存在。
  作者经历了十五年的艰难思索,将关于“死”和“怎样活”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了,想透彻了,然后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我们“坐享其成”其思索的成果,这一成果凝结着一个人十五年的岁月。现在来看,十五年,史铁生先生用自己生命整整四分之一的时间来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想通了,并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给人以恒久的精神力量。
  三、母亲去世后的追念
  在文章第二部分一开头,作者就写道:“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接着作者就展开对母亲的回忆,就这一点来说,《我与地坛》一文也是追忆性散文,是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回忆过去的生活,在许多事情在当时发生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苦,“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而只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一切的感悟都基于现在对过去事情的回想和理解,饱含着深深的怀念和哀思,痛悔和自责。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沒有反应。”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沒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些细节性的瞬间动作在儿子的视线脑海里凝成永恒的记忆, 清晰地诠释透过母亲所感受到的生命意义的厚重。
  四、景物包孕的时间感
  在文中,作者很擅长通过对景物变化的描写来反映时间的推移,看下面的几个句子: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太阳”的变化体现出时间的推移,让作者感受到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身影”。他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渺小,发现了宇宙的永恒和浩瀚。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这一独特的“沉静”环境,带给他思考,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艰难,反思自己的存在。
  “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这里作者用“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表明自己呆的时间之长,从白天一直呆到晚上,通过这样的景物变化描写,不但给人以真实感,而且用渐变的镜头带来时间的推移感,流逝感。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
  “十月的风”似乎还是“十月的风”,“又”表明再一次地“翻动”落叶,在这重复的动作中令人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而“安详的落叶”又让人感到生命走到尽头的恬然。
  在文中这样的表述随处可见,体现了作者观察景物的细致,是作者对时间意识的外化,更能让人在这些景物的变化中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与推移,形象而真实,很能触动人的时间感。
  总之,贯穿文章诸多情感体验的枢纽,是时间意识。无论是四百多年的地坛,历经岁月而“荒芜并不衰败”,还是我在地坛经过十五年的冥思得出的关于生与死的结论;无论是母亲去世后我对母爱的深刻思考与理解,对母亲追忆和忏悔,还是细微的景物变化中包孕的时间感,都留下了作者关于时间的认识与思考。海德格尔曾说:“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不是物与属性的关系。时间不是从属于存在的基本规定性,存在也不是从属于时间的基本规定性。存在和时间在本质上是合一的。从考察的角度看,可以说它们是同一个层次上两个关联项,互相依存。要弄清楚存在必须考察时间,要弄清楚时间则又必须考察存在。”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文中体现出来的时间意识,实质上是作者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和体悟,感受与理解,那就是承认存在的事实,坦然接受生命的过程,反思成长的历程,从地坛和母亲那里获取精神的动力,坚韧地活下去,活出豁达,活出精彩,让瞬间的生命活出永恒的经典!
  [作者通联:江苏滨海中学]
其他文献
很久很久以前,英国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便决定将产业分给三个孩子。富商将孩子们叫到跟前,给了他们一笔资金,要他们去游历天下。  临行前,富翁告诉孩子们:“你们一年后要回到这里,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最高贵的事。我的财产不想分割,集中起来才能让下一代更富有。一年后,能做到最高贵事情的那个孩子,方可得到我的所有财产。”  一年过后,三个孩子回到父亲跟前,报告这一年来的收获。  老
在e环境(互联网环境)下“微课”教学理念在语文翻转课堂中有效应用,正是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最典型体现。   0.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最早由美国教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于2007年提出,该项教学方法瞬间在北美地区受到强烈欢迎和广泛应用。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教育学主要从它的教学流程进行分析,翻转课堂是指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中,教师通过提供视频教学资源、
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之一。虽然阅读是学生个人活动,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充分融入到阅读中,在阅读中自主感悟,便于后续学习。因此,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可通过哪些有效提问策略激发学生思考课文呢?   一、提问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况及作用   (一)提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虽然实行了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在实际课堂中,提问情
曾经火遍大街小巷的名曲《小苹果》中有这么一句歌词“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词作者用苹果表达了心上人给予自己的甜蜜感觉。在生活中,人们常拿糖的甜蜜来比喻让人愉悦的事情。关于糖的甜甜蜜蜜远不止感觉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幕后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苹果的甜有“秘密”]  成熟的苹果能给人甜蜜的感觉,但没成熟的苹果吃起来却会让人觉得又酸又涩,这样的感觉源于果肉里的两种物质——有机酸和单宁。有机酸使苹果发酸,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旬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怎样辨别句子中有没有用到互文呢?在有疑问时,不妨先直译句子。如《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照字面直译为“谈笑有渊博的学者,往来无浅薄的人”。但是,如果“鸿儒”没有和作者“往来”,又如何“谈笑”呢?可见这一句运用了互文。
新西兰美利奴绵羊向来以厚实却细致的卷羊毛闻名,贡献出一身长毛更是它们的义务。但今年9岁的史莱克的想法明显不同,早在3岁的时候,它为了保住一身漂亮的羊毛,躲入了深山,在密林中静悄悄地生活了6年。当女牧羊人安娜在新西兰南岛的深山中发现史莱克的时候,她被吓了一跳。  考虑到史莱克为了躲避剪毛而躲了6年,安娜决定在克伦威尔金门酒店为它举行一场隆重的“剪羊毛秀”,让它的心情变得好一些。新西兰前剪羊毛冠军彼得
蔡元培先生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提出“可以通过美感教育,使人们提高趣味与情操,以此来树立起正确与美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由此可见,美育主要从情感教育出发,在熏陶和浸润中陶冶情操,培养美的眼光,培养健全品格。“美育是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自觉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使人格得以完善的过程。”
“天下武功,无招不破,唯快不破。”在足球赛场上,速度,向来是衡量一个运动员素质、能力的重要指标。那些速度出众的球员,通常会被媒体冠以“快马”之誉,并在转会市场上成为惹得众多球队疯抢的“香饽饽”。  用速度撕开对方的防线,更是球场上屡见不鲜的战术。一名速度超快的球员,往往能在比赛中发挥奇效,尤其是对进攻型球队而言。那些前场突击手们往往能够凭借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越对手,突破防线,给对手致命一击。  那么
世百尔岛    在加拿大东岸,有,一个不毛孤岛叫世百尔岛。岛上,草不生长,鸟不歇脚,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光秃秃的,只有坚硬无比的青石头。奇怪的是每当海轮驶近小岛附近,船上的指南针便会突然失灵,整只船就像着了魔似地被小岛吸引过去,使船只触礁沉没,好像有死神在操纵。许多航海家“望岛生畏”,叫它“死神岛”。    旋转岛    据说有一艘希腊货轮在一次远航途中,发现离船1000米远的海面上,有个不断旋转
漫步于早春的山峦,身心与萌动的自然融为一体。那回环盘旋却总在上升的山路,让我在疲倦中有着一种怪异的舒适;那跳跃在枝头的点点新绿,让我不能不对生活充盈着满心的希望和爱意。山林深处,在松树与橡树之间,忽而耀出一丛紫色的映山红,让我从五官到四肢都有一种清新豁亮的感觉,不,更多的是感动。走过去背倚老松,手扶怪崖,思绪萦怀,这二十多年的教坛生涯给我心灵的印记,不正如这春山么?那偶尔现出的映山红,不正是我从教